自动分配出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7855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配出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分配出模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设于皮带输送机尾部和侧部的两出模口,在两出模口处均设有气缸,在两气缸的供气管上均设有自控阀,两自控阀均与PLC相连,其特征在于在两出模口的两端设有两对射光电开关,两对射光电开关位于皮带输送机的两侧,两对射光电开关均与PLC相连。本实用新型能消除皮带输送机上的检测盲区,避免模具发生碰撞,且结构简单,确保连续生产。
【专利说明】自动分配出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分配出模装置,特别是用于雷管成品人工检测后的雷管模具自动分配出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雷管生产线上,雷管成品均需通过人工检测,检测完后,放置雷管的模具需通过自动分配出模装置返回生产线;现有的自动分配出模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设于皮带输送机尾部和侧部的两出模口,在两出模口处均设有气缸,在两气缸的供气管上均设有自控阀,在皮带输送机的两侧设有数组平行的两对射光电开关,对射光电开关与自控阀均与PLC相连;设置对射光电开关的目的是判断皮带输送机上是否有返回的模具,如没有,由PLC控制气缸动作,按顺序将两出模口处的模具依次推上皮带输送机,以免模具在皮带输送机上发生碰撞;但平行设置的数组两对射光电开关,不仅检测装置数量多,且只能检测同组的两对射光电开关之间的皮带输送机上是否有模具,无法检测整个皮带输送机上是否有模具,存在检测盲区,模具有可能在皮带输送机上发生碰撞,不利于连续生产。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分配出模装置,它能消除皮带输送机上的检测盲区,避免模具发生碰撞,且结构简单,确保连续生产。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配出模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设于皮带输送机尾部和侧部的两出模口,在两出模口处均设有气缸,在两气缸的供气管上均设有自控阀,两自控阀均与PLC相连,其特征在于在两出模口的两端设有两对射光电开关,两对射光电开关位于皮带输送机的两侧,两对射光电开关均与PLC相连。
[0005]由于两对射光电开关位于两出模口的两端及皮带输送机的两侧,形成倾斜的对射线,可判断整个皮带输送机上是否有模具,能消除皮带输送机上的检测盲区,避免模具发生碰撞,且减少了传感器数量,结构简单,确保连续生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8]如图1所示,该自动分配出模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1、设于皮带输送机尾部和侧部的两出模口 2、3,在两出模口处均设有气缸4或5,在两气缸4、5的供气管上均设有自控阀(未示出),两自控阀均与PLC (即可编程控制器,未示出)相连,在两出模口的两端设有两对射光电开关6、7,两对射光电开关6、7位于皮带输送机I的两侧,两对射光电开关6、7均与PLC相连。[0009]由于两对射光电开关6、7位于两出模口的两端及皮带输送机I的两侧,形成倾斜的对射线,如皮带输送机I上无模具,两对射光电开关6、7导通,反之,两对射光电开关6、7断开;皮带输送机I上无检测盲区,避免模具发生碰撞,且减少了传感器数量,结构简单,确保连续生产。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分配出模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设于皮带输送机尾部和侧部的两出模口,在两出模口处均设有气缸,在两气缸的供气管上均设有自控阀,两自控阀均与PLC相连,其特征在于在两出模口的两端设有两对射光电开关,两对射光电开关位于皮带输送机的两侧,两对射光电开关均与PLC相连。
【文档编号】B65G43/08GK203682513SQ201320886230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江宗丙, 江宗尚, 袁明国 申请人:四川省宜宾威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