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79940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传送装置本体包括可折叠主架、传送带、电机,所述主架的四角处均设置支架,所述主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设置主动辊筒,从动轴上设置从动辊筒,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的主架上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等距离设置若干托辊,所述的托辊设置在传送带内侧,所述的电机固定设置在主架上,电机通过皮带轮与主动轴连接。本发明采用可折叠主架,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包装运输;本装置可以快速地把废石等沉重物品搬运至指定地点,省时省力,为救援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是救援工作不可或缺的利器;结构简单,传送平稳。
【专利说明】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援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近几年国内外地震、泥石流、煤矿坍塌等灾害频繁发生,救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把废墟的砖块、废石等沉重物品搬运到其它地方,以方便救援工作。现阶段,救援工作大多依靠救援人员徒手把阻挡救援的石头等送出去,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会浪费很多时间,对紧迫的救援工作是非常不利的。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运送废石等沉重物品,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为救援工作赢得了时间,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造价低廉。
[0004]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传送装置本体包括可折叠主架、传送带、电机,所述主架的四角处均设置支架,所述主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设置主动辊筒,从动轴上设置从动辊筒,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的主架上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等距离设置若干托辊,所述的托辊设置在传送带内侧,所述的电机固定设置在主架上,电机通过皮带轮与主动轴连接。
[0005]所述四个支架的底部均设置轮子。
[0006]所述的支架为可伸缩支架。
主动轴的一端设置摇把。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其采用可折叠主架,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包装运输;本装置可以快速地把废石等沉重物品搬运至指定地点,省时省力,为救援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是救援工作不可或缺的利器;结构简单,传送平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架、2-传送带、3-电机、4-轮子、5-主动辊筒、6-从动辊筒、7-托辊、8-摇把、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1所示,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本体,所述的传送装置本体包括可折叠主架1、传送带2、电机3,所述的主架I主要起连接的作用,当使用完本装置后,将主架I折叠收起,包装运输非常方便。所述主架I的四角处均设置可伸缩的支架9,所述四个支架9的底部均设置轮子4,轮子4的设置使移动本装置更加的方便,可伸缩支架9起支撑的作用,通过对支架9的伸缩可实现对本装置高度的调节。
[0010]所述主架I的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设置主动辊筒5,从动轴上设置从动辊筒6,主动辊筒5与从动辊筒6之间通过传送带2连接。所述的主架I上沿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等距离设置若干托辊7,所述的托辊7设置在传送带2内侧,托辊7用来对传送带2进行支撑,防止传送带2下坠,使本装置更加平稳地进行物品运输。
[0011]所述的电机3固定设置在主架I上,电机3通过皮带轮与主动轴连接,主动轴的一端还设置摇把8,电机3驱动主动辊筒5实现传送带2的运动,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也可通过手摇的方式带动传送带实现物品的传送。
【权利要求】
1.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包括传送装置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传送装置本体包括可折叠主架、传送带、电机,所述主架的四角处均设置支架,所述主架的两端分别设置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上设置主动辊筒,从动轴上设置从动辊筒,主动辊筒与从动辊筒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所述的主架上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等距离设置若干托辊,所述的托辊设置在传送带内侧,所述的电机固定设置在主架上,电机通过皮带轮与主动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四个支架的底部均设置轮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架为可伸缩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折叠式救助传送装置,其特征是:主动轴的一端设置摇把。
【文档编号】B65G41/00GK103723476SQ201410021437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7日
【发明者】朱国栋, 艾长胜, 孙选, 孝志辉, 杨玉振 申请人:济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