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63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过以下结构能够更容易地将玻璃垫结合体结合并固定在基座上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所述结构为:将形成在玻璃垫结合体下部表面中心的结合突起插入到形成在基座中心的结合槽上,并通过左右旋转操作使其分离,当基座和玻璃垫结合体一致时,通过恢复力恢复至原位置的卡止体与结合突起卡止并固定。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半导体制造设备等中具有用于移动玻璃(glass)的设备(机器人),为了防止玻璃产生划痕和破损,在这种设备中设置有用于支撑玻璃的玻璃垫。

如上所述的玻璃垫由橡皮等弹性材质制成,从而吸收冲击力且能够防止玻璃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滑动。通常,支撑一个玻璃需要数十个至数百个玻璃垫。

也就是说,在lcd制造工艺中为了加工玻璃面板而需具备用于移动玻璃垫的玻璃移动装置。如图所示,这种玻璃移动装置一般具有两个臂,并且,在各个臂上结合有50个左右的玻璃垫,因此,移动一个玻璃需设置大约100个左右的玻璃垫。

另外,如上所述的玻璃垫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磨损等,因此需要定期更换才能期待稳定的作用。因此,需要具备用于将玻璃垫从设置在玻璃移动装置的臂上的基座上分离或者结合在基座上的玻璃垫结合装置。

作为如上所述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现有技术,如韩国实用新型授权第20-0268268号所公开的玻璃垫结合装置为多个玻璃垫结合体通 过固定螺丝结合并固定在玻璃移动装置的臂上部表面上。其中,玻璃垫结合体由构成下部侧的铝材质的垫框架和结合在垫框架上部表面上的玻璃垫构成。

因此,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玻璃垫结合装置,为了更换设置在一台玻璃移动装置上的数十个至数百个玻璃垫结合体而需进行将各玻璃垫结合体的固定螺丝松开并拧紧的过程,因此更换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特别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玻璃垫结合装置,在更换玻璃垫结合体的过程中,当固定螺丝的螺纹损坏或者固定螺丝的螺丝刀插入槽等磨损或损坏时,玻璃垫结合体的更换时间会变得更长。

并且,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在更换玻璃垫结合体的过程中需停止运行相关的制造设备,因此玻璃垫结合体的更换时间变长,从而导致制造lcd的生产效率或人力运营效率大幅度下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2008-0087460号(2008年10月1日公开)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实用新型第1999-0020493号(1999年6月15日公开)

(专利文献3)韩国公开专利第2006-0129693号(2006年12月18日公开)

(专利文献4)韩国公开实用新型第2010-0009373号(2010年9月29日公开)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所述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 合装置,将形成在玻璃垫结合体下部表面中心的结合突起插入到形成在基座中心的结合槽上,并通过左右旋转操作使其分离,当基座和玻璃垫结合体一致时,通过恢复至原位置的卡止体来固定玻璃垫结合体,从而能够更容易地更换玻璃垫结合体。

而且,本发明的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将形成在玻璃垫结合体下部表面中心的结合突起插入到形成在基座中心的结合槽上,并通过左右旋转操作使其分离,当基座和玻璃垫结合体一致时,通过恢复至原位置的卡止体来固定玻璃垫结合体,从而能够减少为了更换玻璃垫结合体而所付出的努力。

同时,本发明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将形成在玻璃垫结合体下部表面中心的结合突起插入到形成在基座中心的结合槽上,并通过左右旋转操作使其分离,当基座和玻璃垫结合体一致时,通过恢复至原位置的卡止体来固定玻璃垫结合体,从而缩短玻璃垫结合体的更换时间,并大幅度提高制造lcd时的生产效率或人力运营效率。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构成的本发明如下,即,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包括:基座,通过固定螺丝结合并固定到玻璃移动装置的臂,并且包括在其中心以同心圆形状上下贯通而形成的定位孔、在下部表面以一定深度形成的导槽以及形成在导槽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中心的挡块;导杆,经由导槽设置并固定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加压片,两端贯通结合在导杆上,并以挡块为基准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两侧的导槽上,且上下贯通形成有方形的加压槽;弹簧,其结合在导杆的外周表面上,使加压片持续地向相对方向受压;以及玻璃垫结合体,其具有玻璃垫接合并固定在与基座具有相同大小的结合体的上部表面上的结构,且由放置突起和固定片构成,其中,放置突起以可插入至基座的定位孔的大小形成在结合体的下部表面中心,固定片突出形成在放置突起的中心并可插入至加压槽上,且外周表面形成有倾斜 的卡止槽。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结构中,加压片上的加压槽可以以正交于左右长度方向的前后方向的边较长的方形构成,相反,玻璃垫结合体上的固定片可以以左右长度方向的边较长的方形构成。

另外,在本发明的结构中,将玻璃垫结合体结合并固定在基座上时,在将玻璃垫结合体以相对于基座正交的方向放置在基座的状态下,以固定片的长方向与加压槽的长方向一致的方式将固定片插入至加压槽之后,将玻璃垫结合体进行左旋转或者右旋转,以使固定片的长方向正交于加压槽的长方向,从而通过弹簧的恢复力而受压的加压片的加压槽的端面放置并卡止在固定片的短方向卡止槽,使玻璃垫结合体结合并固定在基座上。

并且,在本发明的结构中,更优选地,加压槽的端面上还形成有与固定片的卡止槽上的倾斜度相对应的倾斜面。

而且,在本发明的结构中,更优选地,形成在结合体的下部表面中心的放置突起的厚度与定位孔相对应。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效果:将形成在玻璃垫结合体下部表面中心的结合突起插入到形成在基座中心的结合槽上,并通过左右旋转操作使其分离,当基座和玻璃垫结合体一致时,通过恢复至原位置的卡止体来固定玻璃垫结合体,从而更容易地更换玻璃垫结合体。

而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提供具有通过玻璃垫结合体的左右旋转来能够结合和分离的结构的玻璃垫结合装置,不仅能够减少更换玻璃垫结合体所付出的努力,而且还能够缩短玻璃垫结合体的更换时间,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lcd制造工艺的生产效率和人力运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分离示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立体结 构图。

图2是分离示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上结合玻璃垫结合体的过程中的一次状态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示出在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上结合玻璃垫结合体的过程中的二次状态的俯视结构图。

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上结合玻璃垫结合体的过程中的三次状态的俯视结构图。

图6是依次示出在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上结合玻璃垫结合体的结合过程的立体结构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的结构图。

图8是示出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上的加压片的结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玻璃垫结合体的结构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说明标记

10:臂

100:玻璃垫结合装置

110:基座

112:定位孔

114:导槽

116:挡块

120:导杆

130:加压片

132:加压槽

140:弹簧

150:玻璃垫结合体

152:结合体

152a:放置突起

152b:固定片

154:玻璃垫

160: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分离示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分离示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俯视结构图,图3是示出在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上结合玻璃垫结合体的过程中的一次状态的俯视结构图,图4是示出在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上结合玻璃垫结合体的过程中的二次状态的俯视结构图,图5是示出在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上结合玻璃垫结合体的过程中的三次状态的俯视结构图,图6是依次示出在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上结合玻璃垫结合体的结合过程的立体结构图。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100包括:基座110,通过固定螺丝160结合并固定到玻璃移动装置的臂10,并且包括在其中心以同心圆形状上下贯通而形成的定位孔112、在下部表面以一定深度形成的导槽114以及形成在导槽11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中心的挡块116;导杆120,经由导槽114设置并固定在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加压片130,两端贯通结合在导杆120上,并以挡块116 为基准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两侧的导槽114上,且上下贯通形成有方形的加压槽132;弹簧140,其结合在导杆120的外周表面上,使加压片130持续地向相对方向受压;以及玻璃垫结合体150,具有玻璃垫154接合并固定在与基座110具有相同大小的结合体152的上部表面上的结构,且由放置突起152a和固定片152b构成,其中,所述放置突起152a,以可插入至基座110的定位孔112的大小形成在结合体152的下部表面中心,所述固定片152b突出形成在放置突起152a的中心,并可插入至加压槽132上,且外周表面形成有倾斜的卡止槽152b-1。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100主要由设置并固定在玻璃移动装置的臂10上的基座110和可装卸地固定在基座110的玻璃垫结合体150构成。此时,玻璃垫结合体的结合和分离是通过玻璃垫结合体150相对于基座110左右旋转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如图1、图2、图3及图6所示,在如上所述的基座110上,相对于基座110正交的方向上结合玻璃垫结合体150的状态下,通过将玻璃垫结合体150进行左旋转或者右旋转,使基座110和玻璃垫结合体150在长度方向上一致,从而实现玻璃垫结合体150结合并固定在基座110上。此时,在弹簧140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向相对的方向受压的加压片130被卡止在玻璃垫结合体150的固定片152b的卡止槽152b-1上,由此玻璃垫结合体150结合并固定在基座110上。

如上所述,在基座110上结合玻璃垫结合体150的过程中,如图2、图3及图6所示,由于加压片130因挡块116而处于分离的状态,因此形成在两侧加压片130的相对端的加压槽132的大小大于玻璃垫结合体150的固定片152b的大小。因此,为了将玻璃垫结合体150结合在基座110上,将玻璃垫结合体150以相对于基座100正交的方向放置在基座110上,来使固定152b片插入至加压槽132上时,固 定片152b会不受阻碍地插入在加压槽132内。

另外,如上所述,为了将玻璃垫结合体150结合在基座110上,将玻璃垫结合体150以相对于基座110正交的方向放置在基座110上,来使固定片152b插入至加压槽132上的过程中,放置突起152a会放置在定位孔112上,从而使固定片152b位于加压槽132的中心。此时,如图2、图3及图6所示,长方形形状的加压槽132和长方形形状的固定片152b呈长方向排列。

如上述的图2、图3及图6所示,为了将玻璃垫结合体150结合在基座110上,将玻璃垫结合体150以相对于基座110正交的方向放置在基座110上,来使固定片152b插入至加压槽132上,然后,如图4和图6所示,将玻璃垫结合体150进行右旋转或者左旋转。此时,若将玻璃垫结合体150进行右旋转或者左旋转,则固定片152b的棱角部分会推动加压片130的加压槽132的端面,使加压片130向左右移动。

因此,如上述的图4和图6所示,通过将玻璃垫结合体150进行右旋转或者左旋转,固定片152b的棱角部分推动加压片130的加压槽的端面,使加压片130向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弹簧140通过弹性力对加压片130持续地向固定片152b方向施压。

另外,如上述的图4和图6所示,通过将玻璃垫结合体150进行右旋转或者左旋转,固定片152b的棱角部分推动加压片130的加压槽的端面,使加压片130向左右移动的过程中,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玻璃垫结合体150的旋转而基座110和玻璃垫结合体150在长度方向上一致时,加压片130通过弹簧140的恢复力而向固定片152b的短方向受压,从而加压片130的加压槽132的端面卡止在固定片152b上的卡止槽152-1上,从而玻璃垫结合体150结合并固定在基座110上。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将玻璃垫结合体150结合并固 定在基座110上时,在将玻璃垫结合体150以相对于基座110正交的方向放置在基座110的状态下,以固定片152b的长方向与加压槽132的长方向一致的方式将固定片152b插入至加压槽132之后,通过将玻璃垫结合体150进行左旋转或者右旋转,使固定片152b的长方向正交于加压槽132的长方向,从而通过弹簧140的恢复力而受压的加压片130的加压槽132的端面放置并卡止在固定片152b的短方向卡止槽152b-1上,从而玻璃垫结合体150结合并固定在基座110上。

相反,为了更换而将如上所述的结合并固定在基座110上的玻璃垫结合体150从基座110分离时,如图6和图5所示,将结合并固定在基座110上的玻璃垫结合体150,如图6、图4、图3及图2所示,相对于基座110正交的方向进行旋转,使得加压槽132的长方向和固定片152b的长方向一致,从而解除加压片130的加压槽132与固定片152b的卡止槽152b-1之间的卡止,使玻璃垫结合体150从基座110分离。

也就是说,为了更换而将如上所述的结合并固定在基座110上的玻璃垫结合体150从基座110分离时,按照图2、图3、图4及图5的相反顺序将玻璃垫结合体150进行反方向旋转,使玻璃垫结合体150以相对于基座110正交的方向放置,从而使加压槽130与固定片152b的长方形在长方向上一致,使固定片152b容易地从加压槽130分离。如此从基座110分离玻璃垫结合体150的过程可称之为结合过程的相反顺序。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的结构图,图8是示出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基座上的加压片的结构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玻璃垫结合体的结构图,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易于更换的玻璃垫结合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基座110通过固定螺丝160结合并固定到 玻璃移动装置的臂10,并且包括:定位孔112,在其中心以同心圆形状上下贯通而形成;导槽114,在下部表面以一定深度形成;以及挡块116,形成在导槽114的长度方向的两侧中心。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如上所述构成的基座110的定位孔112能够使玻璃垫结合体150的放置突起152a插入并放置于其中,从而使固定片152b位于在加压片130的相对端形成的加压槽132的中心。即,定位孔112通过将放置突起152a插入并放置于其中而使固定片152b位于加压槽132的中心。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加压片130的两端贯通结合在导杆120上,且以挡块116为基准可左右移动地设置在两侧的导槽114上,并形成有上下贯通的方形的加压槽132。此时,加压槽132以长方形的形状形成。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加压片130的结构中,由于加压槽132的端面上还形成有与固定片152b的卡止槽152b-1的倾斜度相对应的倾斜面132-1,如图10所示,当在基座110上结合并固定玻璃垫结合体150时,加压槽132上的倾斜面132-1插入并放置于固定片152b的卡止槽152b-1的倾斜面,从而固定片152b通过加压片130牢固地卡止。

而且,形成在如上所述的加压片130之间形成的导槽114的长度方向两侧中心的挡块116,使加压槽132分离相当于挡块116的厚度的距离,其目的是将玻璃垫结合体150以相对于基座110正交的方向放置在基座110上时,使固定片152b容易插入到加压槽132以及容易从加压槽132分离。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玻璃垫结合体150具有玻璃垫154接合并固定在与基座110具有相同大小的结合体152的上部表面上的结构,且由放置突起152a和固定片152b构成,其中,所述放置突起152a以可插入至基座110的定位孔112的大小形成在结合体152的下部表面中心,所述固定片152b突出形成在放置突起152a的中心,并可插 入至加压槽132上,且外周表面形成有倾斜的卡止槽152b-1。

如上所述构成的玻璃垫结合体150的结构中,形成在结合体152的下部表面中心的放置突起152a的厚度与定位孔112相对应。

另外,本发明的结构中,加压片130上的加压槽132以正交于左右长度方向的前后方向的边较长的方形构成,相反,玻璃垫结合体150上的固定片152b以左右长度方向的边较长的方形构成。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效果:将形成在玻璃垫结合体150的下部表面中心的固定片152b插入至在基座110的中心形成的加压片130上的加压槽132,并通过左右旋转操作使加压片130分离,因此在基座110上能够容易地将玻璃垫结合体150结合或分离,从而更容易地更换玻璃垫结合体150。

在本发明中对具体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内可实施各种变形。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实施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和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内容来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