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0788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振动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领域,尤其是一种振动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冶炼生产线上,需要对物料进行输送,在物料在输送出料处,特别是湿物料输送的出料处,容易发生物料粘结在物料口位置上,造成物料堵塞,进而整条生产线的运行,而采用人工清理的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清理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防止湿物料堵塞的振动出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振动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斗、料斗架、底座和振动电机,所述出料斗安装于料斗架上,所述料斗架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料斗架之间设置有隔震垫,所述振动电机安装于出料斗或者料斗架上。

优选地,所述振动电机数量为两个,两个振动电机并排安装于出料斗底部。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支柱、预埋件和混凝土浇筑体,所述预埋件设置于混凝土浇筑体内,所述支柱底部与预埋件连接,所述支柱顶部设置于用于安装隔震垫的顶板。

优选地,所述隔震垫为圆柱形,所述顶板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支柱数量为四个,所述支柱之间设置连接有加固角钢。

优选地,所述料斗架上设置有横向圆筒,所述横向圆筒上连接有抱箍,所述抱箍底部连接有底板,所述隔震垫位于底板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振动出料装置通过振动电机的振动,防止物料粘结在出料斗上,从而避免出现物料堵塞现象,而隔震垫的设置则可以保证整个振动出料装置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出料斗1,料斗架2,隔震垫3,振动电机4,凝土浇筑体5,支柱6,顶板7,横向圆筒8,抱箍9,底板10,加固角钢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出料装置,包括出料斗1、料斗架2、底座和振动电机4,所述出料斗1安装于料斗架2上,所述料斗架2设置于底座上,所述底座与料斗架2之间设置有隔震垫3,所述振动电机4安装于出料斗1或者料斗架2上。在出料斗1出料的同时,振动电机4开启,使料斗振动,以避免湿物料的堆积堵塞,隔震垫3的设置可以防止振动传递到底座上,保证底座安装的长期稳定。

振动电机4可安装于出料斗1上,也可安装于料斗架2上,只要振动能够出料斗1上,并作用于物料上即可,而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振动电机4数量为两个,两个振动电机4并排安装于出料斗1底部。出料斗1底部正是物料淤积最严重的位置,将振动电机4安装于出料斗1底部,可以最有效地保证振动的效果。

虽然设置有隔震垫3,但是底座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振动作用,因此底座的安装必须保证其安装的牢固度,普通的出料机构通常直接放置于地面上,仅仅在底部设置胶垫防滑,但对本实用新型显然并不太适用,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包括支柱6、预埋件和混凝土浇筑体5,所述预埋件设置于混凝土浇筑体5内,所述支柱6底部与预埋件连接,所述支柱6顶部设置于用于安装隔震垫3的顶板7。所述支柱6数量通常为四个,所述支柱6之间设置连接有加固角钢11,以提高水平方向的刚度。所述隔震垫3为圆柱形,使其具有足够厚度来隔离振动,相适配地所述顶板7为圆形,并略大于隔震垫3底面积。

因为料斗架2和底座之间是通过隔震垫3连接的,为防止料斗架2在震动作用下出现偏移、滑落,料斗架2及底座与隔震垫3接触部位需要保持水平,底座顶板7保持水平较为容易,但是出料斗1在安装过程中常需要调整角度,而料斗架2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因此,为保证料斗架2与隔震垫3接触部位在安装调整后也能保证水平,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料斗架2上设置有横向圆筒8,所述横向圆筒8上连接有抱箍9,所述抱箍9底部连接有底板10,抱箍9与底板10之间还可设置加劲板以提高连接的稳固性,所述隔震垫3位于底板10下方。通过在出料斗1定位准确后,通过调整抱箍9,就可保证底板10的水平度,从而避免料斗架2在振动下出现偏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