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盒装封口机切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012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盒装封口机切膜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的盒装封口机的切膜刀在切断封口膜的时候只能沿着包装盒边缘外侧进行切割,从而导致包装材料浪费和美观度受到极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盒装封口机切膜装置,其先切膜后封口的原理,在提升美观的同时节约的包装材料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盒装封口机切膜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与包装盒外形相契合的腔体,所述上模包括上模本体和设置于上模本体下方的上模下板,所述上模下板与上模本体通过贯穿上模本体的T型导杆连接,所述上模本体与上模下板之间放置封口薄膜;所述上模本体上方设有气缸,上模本体内设有上模上板、加热板、切膜刀固定板和固定于切膜刀固定板上的切膜刀,所述上模上板与气缸通过穿过上模本体的液压杆连接,所述上模上板与加热板通过贯穿上模上板的T型导杆连接,所述上模上板与切膜刀固定板通过贯穿上模上板的T型导杆连接;所述上模本体底部和上模下板对应加热板设有开口,所述加热板对应切膜刀固定板设有开口,所述T型导杆和液压杆上均套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将需要封口的包装盒放入下模腔体内,封口薄膜从上模本体和上模下板之间穿过,气缸下压,封口膜被上模下板和上模本体压紧,气缸继续下压,切膜刀与封口膜接触,根据封口形状切断封口膜,当切膜刀固定板与上模本体底板接触后切膜刀停止下压,气缸继续下压使加热板推动被切断的封口膜使其与包装盒接触再加热加压使封口膜与包装盒融合达到封口要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的上部围绕包装盒外形腔体还设置有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先切膜后封口的原理,解决了一台机器可以封装封口区域相同但外形边缘不同的盒子,一机多用,包装盒边缘内切技术使包装盒的美观度大大提升,同时节约的包装材料的成本。

2、在下模中包装盒外形腔体周围设置有凹槽,可使加热板加热薄膜时加热更加集中,不会烫坏未使用的薄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盒装封口机切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气缸,2、液压杆,3、上模,4、凹槽,5、上模上板,6、切膜刀固定板,7、封口薄膜,8、下模,9、腔体,10、切膜刀,11、上模下板,12、加热板,13、上模本体,14、弹簧,15、T型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盒装封口机切膜装置,包括上模3和下模8,所述下模8上设置有与包装盒外形相契合的腔体9,所述上模3包括上模本体13和设置于上模本体下方的的上模下板11,所述上模下板11与上模本体13通过贯穿上模本体13的T型导杆15连接,所述上模本体13与上模下板11之间放置封口薄膜7;所述上模本体13上方设有气缸1,上模本体13内设有上模上板5、加热板12、切膜刀固定板6和固定于切膜刀固定板上的切膜刀10,所述上模上板5与气缸1通过穿过上模本体13的液压杆2连接,所述上模上板5与加热板12通过贯穿上模上板5的T型导杆15连接,所述上模上板5与切膜刀固定板6通过贯穿上模上板5的T型导杆15连接;所述上模本体13的底部和上模下板11对应加热板12设有开口,所述加热板12对应切膜刀固定板6设有开口,所述T型导杆15和液压杆2上均套设有弹簧14。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盒装封口机切膜装置,包括上模3和下模8,所述下模8上设置有与包装盒外形相契合的腔体9,所述上模3包括上模本体13和设置于上模本体下方的的上模下板11,所述上模下板11与上模本体13通过贯穿上模本体13的T型导杆15连接,所述上模本体13与上模下板11之间放置封口薄膜7;所述上模本体13上方设有气缸1,上模本体13内设有上模上板5、加热板12、切膜刀固定板6和固定于切膜刀固定板上的切膜刀10,所述上模上板5与气缸1通过穿过上模本体13的液压杆2连接,所述上模上板5与加热板12通过贯穿上模上板5的T型导杆15连接,所述上模上板5与切膜刀固定板6通过贯穿上模上板5的T型导杆15连接;所述上模本体13的底部和上模下板11对应加热板12设有开口,所述加热板12对应切膜刀固定板6设有开口,所述T型导杆15和液压杆2上均套设有弹簧14。

所述下模8中围绕包装盒外形腔体9还设置有凹槽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