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车辅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0111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装车辅助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毯库房的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装车辅助架。



背景技术:

随着土地成本进一步升高,为节省土地资源,现有的地毯库房开始采用立式结构或者直接将库房建成两层,并用电梯实现地毯楼层间的运输,并在库房一般都开有通风窗,保证库房的通风。

但是当需要出货时,需要先将地毯运输到一楼,再进行装车,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地毯装车的装车辅助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装车辅助架,包括支架以及固接在支架上的滑梯,倾斜设置的滑梯截面成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根据自家库房高度和车辆高度制造下料紧架;工作时,将装车辅助架从放置在窗户处,使滑梯的上端与通风窗平齐,而下端与火车的货斗平齐;打开窗户,将打包好的地毯放入上料架的上游,地毯沿装车辅助架直接滑入货车中,便于了地毯装车;而且圆形的封闭式滑梯防止地毯从滑梯中脱出,确保地毯落到车斗内。

较佳的,滑梯上侧固接有与之相互连通的入料板,倾斜的入料板包括托毯部以及位于托毯部两端的延展部。

封闭式的滑移虽然防止地毯的脱离,但装车时必须将地毯沿轴向完全插入滑梯中,造成上料的不方便;因此焊接敞开的入料板,通过入料板进行入料,利用地毯自身的重量,地毯沿入料板滑入滑梯,再从滑梯落到货车的货斗中,从而使装车过程更加方便。

较佳的,托毯部与滑梯半径一致且同轴设置,延展部沿托毯部两侧的切线方向斜向上延伸。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将地毯放置在延展部上,受重力的影响,地毯自动滚入托毯部上,再从托毯部滑入滑梯中,便于了将地毯放入滑梯中。

较佳的,滑梯靠近入料板一侧边缘包裹有防护垫。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防护垫包裹住滑梯,防止在入料过程中,滑梯边缘划伤地毯。

较佳的,滑移下侧固接有水平设置的出料板,出料板截面成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出料板将地毯斜向下滑动运动转变为向前滑动,从而地毯插入货斗中,便于了装车。

较佳的,滑梯外侧套设有加固环,加固环焊接有沿滑梯轴向设置的加固梁,且加固梁延伸至托毯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固环与加固梁加固圆筒状的滑梯,加强滑梯的强度,保证滑梯内部的平整程度,利于地毯沿滑移下滑。

较佳的,支架包括位于下侧的框架以及焊接在框架上的支撑杆,支撑杆由下游至上游高度逐渐升高,支撑杆与位于两侧的加固梁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杆将滑梯支撑起来,保持滑梯的倾斜状态,从而使地毯从滑梯从上向下滑动。

较佳的,框架靠近入料板一端固接支撑架,加固梁两端分别与支撑架顶面以及框架远离支撑架一侧固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支撑架固定加固梁,与支撑杆一同保证滑梯的倾斜状态,保证滑移的稳定。

较佳的,支撑架与延展部间还跨设有支撑延展部的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连接杆支撑延展部,保持延展部处于倾斜状态,防止延展部变形。

较佳的,框架底面四角处转动连接有脚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脚轮便于运送装车辅助架,当库房一个通风窗处的地毯全部运走后,将装车辅助架挪移到下一个通风窗,再去运送下一个通风窗处的地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敞开的入料板,进行入料;利用周向上封闭的滑梯,将地毯下滑;与倾斜的入料板与滑梯不同,水平设置的出料板改变地毯的运动方向,使地毯插入货车的货斗中;而支架固定上述剂结构,保证它们的状态,防止它们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装车辅助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显示防护垫安装结构所作的图1中A部放大图A。

图中,1、支架;11、框架;12、支撑架;121、顶杆;122、侧杆;13、支撑杆;2、滑梯;21、主体;22、入料板;221、托毯部;222、延展部;23、出料板;3、加固环;4、加固梁;41、阶梯槽;411、方槽a;412、方槽b;5、防护垫;6、加固杆;7、连接杆;8、脚轮;81、定向轮;8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装车辅助架,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1以及固接在支架1上的滑梯2。

滑梯2包括主体21以及分别位于主体21上、下游的入料板22和出料板23。

其中,倾斜设置的主体21成空心圆柱状,由铁皮弯折、焊接而成。

入料板22由一张铁皮弯曲而成,形成托毯部221以及位于托毯部221两端的延展部222。托毯部221成圆弧板状,其半径与主体21的半径一致,并同轴地焊接在主体21下侧,而延展部222成平板状,沿托毯部221两侧的切线方向斜向上设置。

而水平设置的出料板23,出料板23截面成半圆形,并直接焊接在主体21的下端面上。

主体21外侧套设有三个加固环3,其中,下游的两个加固环3与主体21的外壁过盈配合,从而加固环3与主体21固接。加固环3跨间有沿主体21轴向设置的加固梁4,加固梁4与下游的两个加固环3焊接;结合图2所示,最上方的一根加固梁2内侧沿主体21轴向开有供上游的一个加固环3插入的阶梯槽41。阶梯槽41由方槽a 411和方槽b 412组成,其中方槽a 411位于加固梁4外侧且宽度较大,而方槽b 412位于加固梁4内侧且宽度较小,而这个加固环3为一块弧形板,从而防止上游的加固环3在插入时与加固梁2干涉,并安装有防护垫5。

防护垫5为长方形柔性布料,其一端被夹持在方槽b 412内壁与主体21间,而中部被插入方槽a 411的加固环3压在主体21上,从而固定防护垫5。防护垫5包裹主体21的上端面边缘后,与主体21内壁粘接。从主体21的周向上看,防护垫5从托毯部221与延展部222连接一端沿主体21延伸到托毯部221与另一块延展部222连接一端。

相应的,托毯部221沿周向和轴向焊接有加固杆6,加固杆6外壁与下方延伸到托毯部221的两个加固梁4焊接。主体21也可以在套设下游的两个加固环3后再焊接,保证滑梯2的强度。

支架1包括位于下侧的长方形框架11以及焊接在框架11一端的支撑架12,支撑架12包括顶杆121以及焊接在顶杆121两端、相互对侧的侧杆122,侧杆122下端与框架11焊接,从而将支撑架12竖立在框架11上。

位于主体21下侧的两个加固梁4一端与顶杆121焊接,另一端与框架11远离支撑架12的另一端焊接,使主体21的倾斜。支撑架12与延展部222间还跨设有支撑延展部222的连接杆7,连接杆7两端分别与侧杆122顶端以及加固杆6焊接。框架11上还焊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13,支撑杆13由下游至上游高度逐渐升高,且上端与加固梁4固接,支撑滑梯2的主体21。

框架11底面四角处均按安装有脚轮8,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两个定向轮81,另一端螺栓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82。脚轮8为现有技术,其具体结构本文不再赘述。

在焊接支架1时,需考虑库房通风窗的高度以及货车的货斗底面的高度,使入料板22与通风窗平齐,而出料板23的高度略高于货斗底面的高度。当开始装车时,利用脚轮8移动装车辅助支架1,使入料板22与通风窗平齐,而出料板23的高度位于货斗处;将地毯放置在延展部222上,受重力的影响,地毯自动滚入托毯部221上,再从托毯部221滑入主体21中,从出料板23中滑出,落入货车的货斗中,便于装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