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0896阅读:6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常压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卸料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压槽车卸车普遍采用非密闭卸车方法。用卸车泵将槽车内的物料输送至储罐,卸料过程中操作人员须将槽车顶盖开启以防止槽车罐体内产生负压抽瘪槽车罐体。在卸车过程中,槽车内可燃、有毒物料挥发后以气相形式经过车顶盖直接排放至大气。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可能对现场作业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卸料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槽车在卸料过程中物料供应装置中的压力无法调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卸料系统,包括物料供应装置,物料供应装置上设置有卸料管路;惰性气体供应装置,惰性气体供应装置与物料供应装置通过气相平衡管路相连通;及限流单元,限流单元设置在气相平衡管路上。

进一步地,限流单元设置有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和第一限流管路,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一限流管路上,且第一限流管路分别与气相平衡管路、惰性气体供应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地,限流单元还设置有限流孔板和第二限流管路,限流孔板设置在第二限流管路上,第二限流管路与第一限流管路并联设置,且第二限流管路分别与气相平衡管路、惰性气体供应装置相连通。

进一步地,限流单元还设置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设置在第一限流管路上,且第一阀门位于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的上游,第二阀门设置在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的下游。

进一步地,限流单元还设置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设置在第二限流管路上,且第三阀门位于限流孔板的上游,第四阀门设置在限流孔板的下游。

进一步地,卸料系统还包括排空管路,排空管路与气相平衡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地,卸料系统还包括呼吸阀,呼吸阀设置在排空管路上。

进一步地,卸料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表,第一压力表设置在呼吸阀上游的排空管路上。

进一步地,卸料系统还包括第二压力表,第二压力表设置在惰性气体供应装置与限流单元之间的气相平衡管路上。

进一步地,物料供应装置为常压槽车。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物料供应装置与惰性气体供应装置经气相平衡管路相连通,这有利于调节物料供应装置中的压力,从而能够使卸料过程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同时还能够解决密闭环境下因卸料导致物料供应装置中出现负压的情况。更为重要地是,本申请还在上述气相平衡管路上设置了限流单元从而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物料供应装置中的压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物料供应装置;11、第六阀门;12、第七阀门;13、视镜;14、过滤器;15、卸车泵;16、第三压力表;17、单向阀;101、卸料管路;102、气相平衡管路;20、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1、第二压力表;30、限流单元;31、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311、第一阀门;312、第二阀门;301、第一限流管路;32、限流孔板;321、第三阀门;322、第四阀门;302、第二限流管路;41、呼吸阀;42、第一压力表;43、第五阀门;401、排空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正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现有槽车在卸料过程中物料供应装置中压力无法调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卸料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物料供应装置10、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和限流单元30。上述物料供应装置10上设置有卸料管路101,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与物料供应装置10通过气相平衡管路102相连通,限流单元30设置在气相平衡管路102上。

本申请提供的卸料系统中通过将物料供应装置10与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经气相平衡管路102相连通,这有利于调节物料供应装置10中的压力,从而能够使卸料过程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同时还能够解决密闭环境下因卸料导致物料供应装置10中出现负压的情况。更为重要地是,本申请还在上述气相平衡管路102上设置了限流单元30从而有利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物料供应装置10中的压力。

上述卸料装置能够根据需要随时调节物料供应装置中的压力,上述限流单元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限流方式。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限流单元30设置有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31和第一限流管路301,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31设置在第一限流管路301上,且第一限流管路301分别与气相平衡管路102、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相连通。采用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31作为限流单元有利于根据气相平衡管路102中的压力调节惰性气体的流量,进而实现自动调节物料供应装置10中压力。

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限流单元30还设置有限流孔板32和第二限流管路302,限流孔板32设置在第二限流管路302上,且第二限流管路302与第一限流管路301并联设置,且第二限流管路302分别与气相平衡管路102、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相连通。采用限流孔板32作为限流单元能够直接读取气相平衡管路102中的流量,进而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调节物料供应装置10中压力。同时将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31与限流孔板32并联设置能够为操作人员提供两种调节物料供应装置10中压力的方式,当只使用其中一条限流管路提供的流量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可以同时使用另一条限流管路进行流量补充。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限流单元30还设置有第一阀门311和第二阀门312,第一阀门311和第二阀门312均设置在第一限流管路301上,且第一阀门311位于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31的上游,第二阀门312设置在自力式压力调节装置31的下游。在第一限流管路301上设置第一阀门311和第二阀门312有利于操作人员自由选择是否使用第一限流管路30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限流单元30还设置有第三阀门321和第四阀门322,第三阀门321和第四阀门322设置在第二限流管路302上,且第三阀门321位于限流孔板32的上游,第四阀门322设置在限流孔板32的下游。在第二限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321和第四阀门322有利于操作人员自由选择是否使用第二限流管路302。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卸料系统还包括排空管路401,排空管路401与气相平衡管路102相连通。设置与气相平衡管路102相连通的排空管路401有利于在限流单元30出现故障时抑制气相平衡管路102中压力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出现,进而将气相平衡管路102中的压力限定在正常范围内,防止超压事故的发生。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卸料系统还包括呼吸阀41,呼吸阀41设置在排空管路401上。在排空管路401上设置呼吸阀41有利于较为灵活的控制气相平衡管路102中的压力。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卸料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表42,第一压力表42设置在呼吸阀41上游的排空管路401上。在排空管路401上设置第一压力表42能够实时监测排空管路401中的压力。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卸料系统还包括第二压力表21,第二压力表21设置在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与限流单元30之间的气相平衡管路102上。在惰性气体供应装置20与限流单元30之间的气相平衡管路102上设置第二压力表21能够实时监测气相平衡管路102中的压力。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卸料系统还包括第五阀门43,第五阀门43设置在物料供应装置10和限流单元30之间的气相平衡管路102上。优选物料供应装置10与气相平衡管路102之间通过软管相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物料供应装置10为常压槽车。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较为优选的卸料系统中的卸料管路101的结构示意图,如题1所示,在卸料管路101的物料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六阀门11、第七阀门12、视镜13、过滤器14、卸车泵15、第三压力表16和单向阀1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