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小间距情况的钢轨平移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0491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用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小间距情况的钢轨平移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局焊轨基地的用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小间距情况的钢轨平移系统及方法,同时也适应于其它起重作业场合。



背景技术:

随着高速铁路的大力建设,对长钢轨需求的加大,对焊轨厂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焊轨基地的钢轨,由龙门吊从货车上卸下钢轨到下料存放区,然后再由龙门吊将钢轨成组(目前,7组龙门吊在国内焊轨厂应用很普遍)吊装到钢轨存放台上,在存放台上,再将钢轨按单根转移到钢轨输送线上,使钢轨进入后续的打磨、校直、焊接等工序。

在钢轨从存放台转移到输送线这一环节上,传统的作业方式是通过龙门吊将钢轨按单根吊装到钢轨输送线上,此种作业方式的弊端是,钢轨从前一工位吊装到存放台与钢轨从存放台转移到输送线上,此两过程都需要调用龙门吊,特别是在钢轨从存放台转移到输送线上时,由于输送线一次只能进一根钢轨,龙门吊也只能单根吊装,大大降低了龙门吊的作业效率,生产节拍跟不上,在此工位上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实现突破。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采用钢轨横移系统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目前的钢轨横移系统对现场有一定的要求,例如要求钢轨输送线与地坪标高≥1000mm,否则无法布置钢轨横移系统的机械和电气装置。但由于在焊轨基地的建设之初,对上述情况的认识不足,现场情况千差万别,很难用一种模式的钢轨横移方案来加以解决,其中某些轨基地上,其输送线与地坪标高只有300mm,根本无法在地坪上布置钢轨横移系统,如采用挖地坑的方式降低来容纳钢轨横移系统的机械和电气装置,一则土石方工作量大,停工时间长;二则机械和电气装置安放在地坪以下,排水和将来的检修均是大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对上述的输送线与地坪标高只有300mm的焊轨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通过技术论证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小间距情况下的钢轨平移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小间距情况的钢轨平移系统及方法,能够适用于焊轨基地上钢轨输送线与地坪标高≤1000mm小间距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一种用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小间距情况的钢轨平移系统,包括:总控制模块、第一输送轨道、与第一输送轨道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轨道、以及设于第一输送轨道与第二输送轨道上的数套横移机构,总控制模块用以同步操控每套横移机构;

所述横移机构均包括:分控单元、承载单元、平移单元和托举单元,分控单元用以接收总控制模块的指令,并操控横移机构,承载单元用以承载钢轨,平移单元用以将承载单元上的钢轨分别往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方向平移,托举单元用以将平移单元平移过来的钢轨分别放置到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上,使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再将钢轨往下一道工序输送。

所述的承载单元为一对承轨架,间隔架设于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上,且承轨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相连。

所述的平移单元包括:横移小车和导轨,导轨连于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之间,横移小车移动设于导轨上,使横移小车能在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之间移动。

所述的托举单元具有两个,一个设于第一输送轨道上,另一个设于第二输送轨道上,托举单元均包括:护框部件,以及设于护框部件内的二次举升部件。

所述的护框部件包括:主框架、电机罩和滚轮,主框架相对的两侧面上均开设槽口,滚轮设于一槽口上,电机罩设于主框架的顶部。

所述的二次举升部件包括:底板、防护管、导向柱、电动举升机和举升架,防护管连于底板的下表面,导向柱连于底板的上表面,电动举升机控制举升架沿导向柱运行。

所述的举升架上还设有导向座,举升架通过导向座沿导向柱运行。

另一方面,一种用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小间距情况的钢轨平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始位置:横移小车停在原点位置,承轨架上摆放有数根钢轨,二次举升部件停在最低位置;

s2.第一输送轨道侧寻轨:当总控制模块发出第一输送轨道供钢轨信号,横移小车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从原点位置开始寻轨作业,自动寻找到最靠近第一输送轨道的钢轨,并与钢轨保持正确位置;

s3.第一输送轨道侧举升:横移小车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将钢轨抬高,数套横移机构中的横移小车在总控制模块的保证下,确保对钢轨举升力的一致性;

s4.第一输送轨道侧横移:横移小车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将钢轨平移送至第一输送轨道的二次举升部件上方;

s5.第一输送轨道侧二次举升:第一输送轨道的二次举升部件上升,将横移小车上的钢轨接住;

s6.第一输送轨道侧复位:横移小车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下降并回到原点位置,第一输送轨道的二次举升部件在总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同步下降,将钢轨平稳放置在第一输送轨道上,并向总控制模块发出完成信号;

s7.第二输送轨道侧寻轨:当总控制模块发出第二输送轨道供钢轨信号,横移小车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从原点位置开始寻轨作业,自动寻找到最靠近第二输送轨道的钢轨,并与钢轨保持正确位置;

s8.第二输送轨道侧举升:横移小车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将钢轨抬高,数套横移机构中的横移小车在总控制模块的保证下,确保对钢轨举升力的一致性;

s9.第二输送轨道侧横移:横移小车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将钢轨平移送至第二输送轨道的二次举升部件上方;

s10.第二输送轨道侧二次举升:第二输送轨道的二次举升部件上升,将横移小车上的钢轨接住;

s11.第二输送轨道侧复位:横移小车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下降并回到原点位置,第二输送轨道的二次举升部件在总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同步下降,将钢轨平稳放置在第二输送轨道上,并向总控制模块发出完成信号;

s12.第一输送轨道、第二输送轨道再同步将钢轨往下一道工序输送。

所述的步骤s3、s8中,横移小车将钢轨抬高100mm。

所述的步骤s3、s8中,横移小车对钢轨举升力一致性的误差≤20%。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小间距情况的钢轨平移系统及方法,还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适合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标高≤1000mm的现场情况;

2.本发明所以部件均高于地坪,不受水淹、鼠害的困扰,施工、维修条件好,结构紧凑合理;

3.本发明施工安装简单,不需要对原有地坪进行大规模的土石方施工,安装时停产时间短,对生产影响小;

4.本发明对钢轨举升时的同步保证,故障率低,完全杜绝横移小车托举平移时钢轨的滑脱事故;

5.本发明充分考虑了户外作业的特点,各个运动部件机构均选用专业的集成机构,并辅以防护罩,在防水、防晒方面都有保障;

6.本发明若出现故障,可切换至原有生产模式继续进行生产,而在检修的过程中也不会对生产过程造成很大的影响;

7.本发明采用总控加分控的方式,而分控单元又完全相同,若出现故障也易于排除,还可减少备件数量;

8.本发明的横移机构上均加有放置钢轨意外撞击的防护,确保生产的安全进行;

9.本发明既可完成长钢轨的横移,也可完成短钢轨的横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护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二次举升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步骤s1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步骤s2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步骤s3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步骤s4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步骤s5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步骤s6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步骤s7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步骤s8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步骤s9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步骤s10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步骤s11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小间距情况的钢轨平移系统,包括:总控制模块、第一输送轨道1、与第一输送轨道1平行设置的第二输送轨道2、以及设于第一输送轨道1与第二输送轨道2上的数套横移机构,总控制模块用以同步操控每套横移机构,本实施例中横移机构采用8套,钢轨3采用100m长度的钢轨。

较佳的,所述横移机构均包括:分控单元、承载单元、平移单元和托举单元,分控单元用以接收总控制模块的同步指令,并再操控该横移机构与其余7个横移机构作同步运行,承载单元用以承载钢轨3,承载单元上最多可以承载14根钢轨3,平移单元用以将承载单元上的钢轨3分别往第一输送轨道1、第二输送轨道2方向平移,托举单元用以将平移单元平移过来的钢轨3接住,并平稳地放置到第一输送轨道1、第二输送轨道2上,使第一输送轨道1、第二输送轨道2再将钢轨3往下一道工序输送,让钢轨3进入后续的打磨、校直、焊接等工序。

较佳的,所述的承载单元为一对承轨架4,间隔架设在第一输送轨道1、第二输送轨道2上,承轨架4包括:承载台水平轨、分别连于承载台水平轨两端的承载台垂直轨,2根承载台垂直轨再通过底板分别连于第一输送轨道1、第二输送轨道2上,承载台垂直轨与底板连接位置上还连接了数块筋板,使承轨架4结构更加稳固。

较佳的,所述的平移单元包括:横移小车5和导轨6,导轨6连接在第一输送轨道1、第二输送轨道2之间,横移小车5安装在导轨6,沿导轨6来回移动,使横移小车5能移动在第一输送轨道1、第二输送轨道2之间,横移小车5又通过拖链电缆9与分控单元相连,防止横移小车5来回移动时,电缆出现纠缠、磨损、拉脱、挂和散乱等情况。导轨6的两端还安装了横移小车限位架10,拖链电缆9上安装了接近开关,都为了防止横移小车5来回移动时发生出轨情况。

较佳的,所述的托举单元具有两个,一个安装在第一输送轨道1上,另一个安装在第二输送轨道2上,托举单元均包括:护框部件7,以及安装在护框部件7内的二次举升部件8。

较佳的,所述的护框部件7包括:主框架701、电机罩702和滚轮703,在主框架701相对的两侧面上均开设了一个能供钢轨3通过的槽口704,在一槽口上设置了滚轮703,用以辅助钢轨3输送,滚轮703通过滚轮座704安装在槽口上,滚轮座704内设有弹簧,使滚轮703与钢轨3接触时有缓冲作用,电机罩702安装在主框架701的顶部,用以防护二次举升部件8上的电动举升机804。

较佳的,所述的二次举升部件8包括:底板801、防护管802、导向柱803、电动举升机804和举升架805,防护管802连于底板801的下表面,导向柱803连于底板801的上表面,而电动举升机804控制举升架805沿导向柱803上下运行,在举升架805的顶端开设了一个用以放置钢轨3的开口,能否防止钢轨3从举升架805上滑脱。

较佳的,所述的举升架805上还安装了导向座806,举升架805通过导向座806可以沿导向柱803上下运行。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钢轨输送线与地坪小间距情况的钢轨平移方法,为了便于表述,本实施例只取其中一套横移机构进行描述,包括以下步骤:

s1.开始位置(如图5所示):这是本系统开始工作前的状态,横移小车5停在原点位置,承轨架4上最多摆放有14根钢轨(位置不限),二次举升部件8停在最低位置;

s2.第一输送轨道1侧寻轨(如图6所示):当总控制模块发出第一输送轨道1的供钢轨3信号,横移小车5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从原点位置开始寻轨作业,自动寻找到最靠近第一输送轨道1一侧的钢轨3,并与钢轨3保持正确位置;

s3.第一输送轨道1侧举升(如图7所示):横移小车5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将钢轨3抬高100mm,以方便横移,8套横移机构中的横移小车5在总控制模块的保证下,确保对钢轨3举升力的一致性(误差≤20%);

s4.第一输送轨道1侧横移(如图8所示):横移小车5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将钢轨3平移送至安装在第一输送轨道1的二次举升部件8上方;

s5.第一输送轨道1侧二次举升(如图9所示):第一输送轨道1的二次举升部件8上升,将横移小车5上的钢轨3接住;

s6.第一输送轨道1侧复位(如图10所示):横移小车5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下降复位并回到原点位置,第一输送轨道1的二次举升部件8在总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同步下降,将钢轨3平稳放置在第一输送轨道1上,同时并向总控制模块发出完成信号;

s7.第二输送轨道2侧寻轨(如图11所示):当总控制模块发出第二输送轨道2供钢轨3信号,横移小车5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从原点位置开始寻轨作业,自动寻找到最靠近第二输送轨道2的钢轨3,并与钢轨3保持正确位置;

s8.第二输送轨道2侧举升(如图12所示):横移小车5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将钢轨3抬高100mm,以方便横移,8套横移机构中的横移小车5在总控制模块的保证下,确保对钢轨3举升力的一致性(误差≤20%);

s9.第二输送轨道2侧横移(如图13所示):横移小车5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将钢轨3平移送至安装在第二输送轨道2的二次举升部件8上方;

s10.第二输送轨道2侧二次举升(如图14所示):第二输送轨道2的二次举升部件8上升,将横移小车5上的钢轨3接住;

s11.第二输送轨道2侧复位(如图15所示):横移小车5在分控单元的控制下,下降复位并回到原点位置,第二输送轨道2的二次举升部件83在总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同步下降,将钢轨3平稳放置在第二输送轨道2上,并向总控制模块发出完成信号;

s12.第一输送轨道1、第二输送轨道2再同步将钢轨3往下一道工序输送。

综上所述,本发明专门适用于焊轨基地上钢轨输送线与地坪标高≤1000mm的小间距现场情况,且既可完成长钢轨(100m)的横移,也可完成短钢轨(25m)的横移。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