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071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升降设备主要用于带动产品进行上升与下降的动作,其升降过程很显然要满足平稳和安全可靠的需求。在现有技术中,升降设备的升降模式,大多是通过气动实现设备的升降设备,或通过电机带动皮带或者丝杆来实现设备的升降。对于大型设备的升降来说气动或者电动的升降设备无疑是省力、实用和可靠的,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对于需要进行升降的小型产品来说,其并不一定需要使用到电动或气动,相反,使用电动或者气动,会更容易出现故障,且结构会非常复杂,电路或者管线的布置也会使得设备更为杂乱,同时会增加升降设备的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也会消耗更多的电能等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且其无需电动或气动驱动,也不用考虑走线、走管等因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包括:

底座,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定位孔;

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柱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柱体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连接部、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柱体中心的圆柱通孔、穿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相对两侧的两滑轨孔;两所述滑轨孔对称设置;

升降机构,包括穿过所述圆柱通孔且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二柱体、穿设于所述第二柱体的滑动孔、穿过所述滑动孔且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销;所述滑动孔与所述第二柱体的轴线相互垂直;

旋转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柱体外壁的套筒、设置于所述套筒内壁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滑轨孔及所述滑动孔三者均对应设置;

所述滑动销在穿过所述滑动孔之后,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滑轨孔插入所述内螺纹的螺纹槽中;所述套筒绕所述第一柱体旋转时,通过所述内螺纹带动所述滑动销及所述升降机构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配重地盘,所述定位孔为阶梯孔,所述定位孔的阶梯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连接部为凸设于所述第一柱体外壁上的凸块,且所述连接部上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柱体顶端的固定帽,所述固定帽与所述第一柱体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帽的底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柱体的顶端,且所述固定帽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一可供所述套筒绕所述第一柱体旋转的旋转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顶端与所述套筒的底端之间设有第一胶垫,且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第一胶垫抵接于所述套筒;所述固定帽与所述套筒之间设有第二胶垫,且所述固定帽通过所述第二胶垫抵接于所述套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轨孔为长条形,且所述滑轨孔与所述第一柱体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所述套筒的下半部分,且所述内螺纹的长度与所述滑轨孔的长度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任意停转轴与固定座,所述任意停转轴安装于所述第二柱体的顶端,且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任意停转轴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柱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轴孔,所述第二柱体的顶端设有安装孔,所述任意停转轴的一端插入所述安装孔中,且另一端穿过所述轴孔连接于所述固定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外部产品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上的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包括穿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拧接孔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拧接孔的固定螺钉;或所述装载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卡持或夹持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柱体上设有两环形凹槽,两所述环形凹槽分别位于对应于所述滑轨孔两端的位置,且两所述环形凹槽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滑轨孔的长度;且两所述环形凹槽中均安装有密封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销为圆柱形,且所述滑动销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的螺纹槽适配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圆台或半圆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产生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机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包括本体、设置于所述本体上的定位孔;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柱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柱体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连接部、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柱体中心的圆柱通孔、穿设于所述第一柱体的相对两侧的两滑轨孔;两所述滑轨孔对称设置;升降机构,包括穿过所述圆柱通孔且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二柱体、穿设于所述第二柱体的滑动孔、穿过所述滑动孔且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销;所述滑动孔与所述第二柱体的轴线相互垂直;旋转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柱体外壁的套筒、设置于所述套筒内壁的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滑轨孔及所述滑动孔三者均对应设置;所述滑动销在穿过所述滑动孔之后,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滑轨孔插入所述内螺纹的螺纹槽中;所述套筒绕所述第一柱体旋转时,通过所述内螺纹带动所述滑动销及所述升降机构上下移动。本发明通过滑动销与内螺纹等之间的配合实现升降,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且其无需电动或气动驱动,也不用考虑走线、走管等因素。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取。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所示的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图1所示的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其通过滑动销与内螺纹等之间的配合实现升降,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且其无需电动或气动驱动,也不用考虑走线、走管等因素。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机械升降装置包括:

底座10,包括本体110、设置于所述本体110上的定位孔120;可理解的,所述定位孔120用于定位与固定以下固定机构20中的第一柱体210,且所述定位孔120与连接部220固定连接。以便于在套筒410的旋转带动下,第二柱体310上下升降时,所述第一柱体210也保持在原有位置不发生位置偏移。同时保持整个装置的稳定可靠。所述本体110的底部还设有防滑减振垫,用于在放置所述机械升降装置时,可以进行防滑和减振等,且防滑减振垫也可以设置为可以进行上下位移微调的装置,如此当该机械升降装置放置在不是十分平整的地带时,也可以进行微调而保持整个机械升降装置的平衡。可理解的,在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减振垫设置为四个,且其均匀分布在所述本体110底部四角,但在本发明中,所述防滑减振垫也可以设置为其他数量,比如对称设置于所述本体110相对两侧,且每侧数量为1个或3个等,只要能保持其平衡且稳固可靠同时可以达到防滑减震的效果即可。

固定机构20,包括第一柱体210、设置于所述第一柱体210一端且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0的连接部220、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柱体210中心的圆柱通孔230、穿设于所述第一柱体210的相对两侧的两滑轨孔240;两所述滑轨孔240对称设置;可理解的,所述第一柱体210为圆柱形,且其中设有圆柱通孔230,则所述第一柱体210在外观上为圆筒状;所述第一柱体210底端在插入所述定位孔120中之后,位于所述第一柱体210底端的连接部220与所述本体110固定连接,两所述滑轨孔240用于供所述滑动销330的两端在其中上下滑动,且在所述滑动销330的滑动轨迹与所述第一柱体210的轴向平行,也即所述滑动销330沿所述第一柱体210的轴线滑动。且在其沿该方向滑动时,带动所述第二柱体230同步沿该方向上下滑动,也即,所述滑动销330沿所述滑轨孔240滑动,带动所述第二柱体230升降。

升降机构30,包括穿过所述圆柱通孔230且与其同轴设置的第二柱体310、穿设于所述第二柱体310的滑动孔320、穿过所述滑动孔320且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销330;所述滑动孔320与所述第二柱体310的轴线相互垂直;也即,所述第二柱体310上设置的滑动孔320与所述滑动销330之间也为滑动连接,也即所述滑动销330可以在所述滑动孔320中沿与所述第二柱体轴线垂直的方向滑动;由于与所述滑动销330两端配合的内螺纹420相对两侧的螺纹槽并不对称,因此在所述内螺纹420随套筒410的旋转而旋转时,所述内螺纹420会带动与其适配连接(滑动销330两端抵接于所述螺纹槽的相对两侧中)的滑动销330发生位移变化(比如滑动销330在所述滑动孔320中的左右位移的变化,滑动销330沿所述滑轨孔240的上下移动的唯一变化),可理解的,由于两滑轨孔240对所述滑动销330在旋转方向的自由度的限制,因此所述滑动销330不会发生旋转,而仅产生左右与上下位移的变化。旋转机构40,包括套设于所述第一柱体210外壁的套筒410、设置于所述套筒410内壁的内螺纹420;所述内螺纹420与所述滑轨孔240及所述滑动孔320三者均对应设置;所述滑动销330在穿过所述滑动孔320之后,两端分别穿过两所述滑轨孔240插入所述内螺纹420的螺纹槽中;所述套筒410绕所述第一柱体210旋转时,通过所述内螺纹420带动所述滑动销330及所述升降机构30上下移动。也即,所述套筒410旋转,带动内螺纹420旋转,随后所述滑动销330随所述内螺纹330的旋转而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二柱体310上下移动,完成所述机械升降装置的升降,而安装在所述第二柱体310上的待升降的产品此时也随时上下移动。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通过滑动销与内螺纹等之间的配合实现升降,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且其无需电动或气动驱动,也不用考虑走线、走管等因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0为配重地盘,所述定位孔120为阶梯孔,所述定位孔120的阶梯上设有第一螺纹孔121;所述连接部220为凸设于所述第一柱体210外壁上的凸块,且所述连接部220上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21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孔221,所述第一螺纹孔121与所述第二螺纹孔221通过螺栓130固定连接。也即,配重地盘的设置会保证安装在所述本体110上的固定机构20、升降机构30、旋转机构40等稳稳固可靠而不会摇晃倾斜。而在本实施例中,同所述连接部220与所述定位孔120的阶梯之间的螺纹连接,使得在所述套筒410的旋转带动下,当第二柱体310上下升降时,所述第一柱体210也保持在原有位置不发生位置偏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40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柱体210顶端的固定帽430,所述固定帽430与所述第一柱体210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帽430的底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柱体210的顶端,且所述固定帽430与所述连接部220之间形成一可供所述套筒410绕所述第一柱体210旋转的旋转空间。也即,在所述固定帽430与所述连接部220之间形成旋转空间之后,所述套筒410才可以在所述旋转空间之内转动的同时,不发生上下位移的偏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20的顶端与所述套筒410的底端之间设有第一胶垫440,且所述连接部220通过所述第一胶垫440抵接于所述套筒410;所述固定帽430与所述套筒410之间设有第二胶垫450,且所述固定帽430通过所述第二胶垫450抵接于所述套筒410。也即,所述第一胶垫440与所述第二胶垫450的设置,使得所述套筒410在绕所述第一柱体210旋转时,也不会发出金属摩擦的声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轨孔240为长条形,且所述滑轨孔240与所述第一柱体210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内螺纹420设置于所述套筒410的下半部分,且所述内螺纹420的长度与所述滑轨孔240的长度一致。所述第二柱体310上设置的滑动孔320与所述滑动销330之间也为滑动连接,也即所述滑动销330可以在所述滑动孔320中沿与所述第二柱体轴线垂直的方向滑动;由于与所述滑动销330两端配合的内螺纹420相对两侧的螺纹槽并不对称,因此在所述内螺纹420随套筒410的旋转而旋转时,所述内螺纹420会带动与其适配连接(滑动销330两端抵接于所述螺纹槽的相对两侧中)的滑动销330发生位移变化,比如滑动销330在所述滑动孔320中的左右位移的变化,滑动销330沿所述滑轨孔240的上下移动的唯一变化;可理解的,由于两滑轨孔240对所述滑动销330在旋转方向的自由度的限制,因此所述滑动销330不会发生旋转,而仅产生左右与上下位移的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30还包括任意停转轴340与固定座350,所述任意停转轴340安装于所述第二柱体310的顶端,且所述固定座350通过所述任意停转轴340旋转连接于所述第二柱体310。也即,任意停转轴340可以使所述固定座350上固定的产品实现360度旋转,且随时可以停止并固定在想要固定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350上设有轴孔351,所述第二柱体310的顶端设有安装孔311,所述任意停转轴340的一端插入所述安装孔311中,且另一端穿过所述轴孔351连接于所述固定座350。可理解的,所述任意停转轴340插入所述安装孔311中之后,还需要通过设置在所述任意停转轴340上的通孔将其固定在所述第二柱体31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效的机械升降装置还包括用于将外部产品固定于所述固定座350上的装载机构,所述装载机构包括穿设于所述固定座350上的拧接孔352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拧接孔352的固定螺钉360;所述固定螺钉360转过所述拧接孔352将产品固定螺纹连接拧在所述固定座350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载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座350上的卡持或夹持设备(图未示)。所述卡持或夹持设备可以为卡扣、可以容纳产品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的特制模具,也可以为其他装载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柱体310上设有两环形凹槽312,两所述环形凹槽312分别位于对应于所述滑轨孔240两端的位置(在所述第二柱体310位于所述圆柱通孔230的最底端时),且两所述环形凹槽31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滑轨孔240的长度;且两所述环形凹槽312中均安装有密封圈370。所述环形凹槽312与所述密封圈370的设置,使得在所述第二柱体310升降时,所述第二柱体310与第一柱体210之间配合紧密又不会出现卡顿。可理解的,所述环形凹槽312与所述密封圈370各有两个,且在所述第二柱体310位于所述圆柱通孔230的最底端时,两个所述环形凹槽312与所述密封圈370一个位于所述内螺纹420的上方,一个位于所述内螺纹420的下方,如此,配合效果最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销330为圆柱形,且所述滑动销330的两端均设有与所述内螺纹420的螺纹槽适配的导向部331,所述导向部331为圆台或半圆形。也即,所述滑动销330需要设有导向部331来使得与所述内螺纹420的配合更为顺畅,且所述导向部331应小于所述滑动销330的中间部位,可理解的,所述导向部331也不限定于为圆台或半圆形,也可以为设置于所述滑动销330上的不规则形状(该不规则形状的截面应小于所述滑动销330中间位置的截面),或设置于所述滑动销330两端的倒角等。

本发明通过滑动销与内螺纹等各构件之间的配合实现产品的升降,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成本低,且其无需电动或气动驱动,也不用考虑走线、走管等因素。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这些实施方式不作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方式,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