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轿厢护脚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4335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轿厢护脚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轿厢,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可折叠轿厢护脚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为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需要另行开挖电梯底坑,但既有建筑周围往往会存在较多的水管电线,开挖较深底坑需要另行对水管电线进行改造,成本较大,因此加装梯一般采用浅底坑井道结构。

为了适配浅底坑井道,公开号为cn103896142a的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旋转轿厢护脚板,通过扭簧的旋转实现护脚板的折叠,但是此种结构完全展开时强度较差,受力时会变为折叠状态,不能实现护脚板的功能;公开号为cn106081804a的发明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伸缩式护脚板,上内板和下外板之间通过滑轨连接,电梯运行到底坑时,下外板撞击地面后沿滑轨收缩实现护脚板缩回,但电梯轿厢每运行至底层一次护脚板即撞击地面一次,不仅影响护脚板使用寿命还产生额外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轿厢护脚板,适用于浅底坑井道,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损坏,有效解决了检修人员或乘客坠落井道的问题,同时满足了相关标准的要求,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折叠轿厢护脚板,包括:固定于轿底平台的第一护脚板,与第一护脚板铰接的第二护脚板,还包括可折叠的连杆机构和将折叠后的两护脚板固定的锁定机构,其中:

所述连杆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轿底平台底部的第一连杆和活动连接于第二护脚板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活动连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处设有限制第一、第二护脚板反向折叠的限位装置;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一护脚板之间设有将折叠的两护脚板撑开的弹性支撑。本发明可折叠护脚板适用于浅底坑井道,当电梯正常运行时,处于折叠状态;当电梯需要检修时,打开锁定机构,可折叠护脚板在弹性支撑的驱动下展开。

作为优选,所述轿底平台底部和/或第二护脚板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活动连接在对应的固定座上。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和/或固定架。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为导轨结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可沿相对应的固定架移动以便调节连接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杆,所述锁杆一端连接在第一护脚板上,另一端连接在轿底平台底部,锁杆上设置有锁钩,第二护脚板上设置与所述锁钩配合将第二护脚板锁定的锁套。

更进一步,所述轿底平台底部和/或第二护脚板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锁杆和锁套固定于相应的固定架上。

更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为导轨结构,锁杆和锁套可沿相对应的固定架移动以便调节连接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护脚板上设置有三角锁与锁杆联动连接。

为了检测可折叠护脚板的状态,优选地,所述第一护脚板、第二护脚板上分别设有限位开关以及触发限位开关动作的触杆装置,两护脚板折叠时,触杆装置触发限位开关闭合,电梯正常运行;两护脚板展开时,限位开关断开,电梯进入检修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为轴连接,所述限位装置为设置在第一或第二连杆连接处的折弯边。

本发明可实现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轿厢护脚板适用于浅底坑井道,结构简单、强度高。在电梯正常运行时处于折叠状态,电梯运行到底层时,可折叠护脚板不会撞击到底坑底面,有效避免了可折叠护脚板遭到损坏;当电梯需要检修时,打开锁定机构,展开可折叠护脚板,不但保证了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满足了相关标准的要求,有效解决了检修人员或乘客坠落井道的问题,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连杆机构在展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连杆机构在折叠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主铰链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锁钩203、锁套205、第二固定架102和锁杆202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压缩弹簧的主视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压缩弹簧的左视图。

图中:101、第一固定架;102、第二固定架;103、第一底座;104、第二底座;105、第一连杆;106、第二连杆;107、第一护脚板;108、第二护脚板;109、主铰链;110、空气弹簧;111、折弯边;112、轴承;201、三角锁;202、锁杆;203、锁钩;204、锁套;205、限位开关;206、触杆装置;207、挂钩;301、螺杆;30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可折叠轿厢护脚板,包括固定于轿底平台的第一护脚板107、与第一护脚板107通过主铰链109铰接的第二护脚板108、固定于轿底平台的第一固定架101、固定于第二护脚板107的第二固定架102,还包括连杆机构。

其中,连杆机构包括:连接在第一固定架101上的第一底座103、铰接于第一底座103的第一连杆105、连接在第二固定架102上的第二底座104、铰接于第二底座104的第二连杆106以及两端分别铰接于第一连杆105和第一护脚板107的空气弹簧110。所述第一连杆105和第二连杆106通过轴承112连接,所述112轴承也可以用销或铰链代替。所述第二连杆106上设有折弯边111,可限制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之间转动的角度,从而限制第一护脚板107和第二护脚板108反向折叠。

第一固定架101和第二固定架102为导轨结构,第一连杆105、第二连杆106可沿相对应的固定架移动,以便调节连接的位置。

主铰链109的转动范围为0~180°,当第二护脚板108完全展开至与第一护脚板107在同一平面时,主铰链109转至180°的极限位置。

可折叠轿厢护脚板,还包括锁定机构。如图5和图6所示,锁定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护脚板107上的三角锁201、通过三角锁201固定在第一护脚板107上且与三角锁201保持同步转动的锁杆202、固定在锁杆202上的锁钩203和通过第二固定架102固定在第二护脚板8上的锁套204,所述锁套204配合所述锁钩203将第二护脚板108锁定,所述三角锁201、锁杆202、锁钩203和锁套204在同一平面上。为了防止锁杆202过长而下坠或折断,所述锁杆202通过第一固定架101上的挂钩207与轿底平台连接,所述挂钩207用于勾起锁杆202。

为了检测可折叠护脚板的状态,所述第一护脚板107上设有限位开关205,第二护脚板108上设有触发限位开关205动作的触杆装置206,当第二护脚板108折叠时,触杆装置206触发限位开关205闭合,电梯正常运行;第二护脚板108展开时,限位开关205断开,电梯进入检修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可折叠轿厢护脚板展开和折叠工作过程描述如下:

当电梯需要检修时,将钥匙插入三角锁201并转动,锁杆202和固定在锁杆202上的锁钩203同时转动,直至锁钩203转出锁套204。在空气弹簧110的驱动下,第一连杆105和第二连杆106绕轴承112转动,直至第一连杆105与第二连杆106上的折弯边111相卡住;与此同时,第二护脚板108绕主铰链109转动,直至展开至与第一护脚板107在同一平面。第二护脚板108展开后,限位开关205与触杆装置206断开,并将第二护脚板108展开的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控制电梯不能上下运行,电梯进入检修状态。此时,可折叠护脚板完全展开并处于自锁状态,可以承受来自厅外的推力。

检修完成后,需折叠第二护脚板108。首先将电梯检修运行至接近底层位置,操作人员进入底坑,从第一护脚板107和第二护脚板108的背面推动第一连杆105与第二连杆106的连接处,解除可折叠护脚板的自锁状态。第二护脚板108绕主铰链109转动,直至第二护脚板108所处平面垂直于第一护脚板107所处平面。最后,将钥匙插入三角锁201并转动,锁杆202和固定在锁杆202上的锁钩203同时转动,直至锁钩203勾入锁套204,将第二护脚板108锁住。第二护脚板108完全折叠后,位于第二护脚板108上的触杆装置206触发第一护脚板107上的限位开关205,限位开关205闭合,第二护脚板108折叠的信号传输到控制电路,电梯进入正常运行状态。

实施例2

参照图7和图8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将实施例1中的空气弹簧110替换为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包括螺杆301和弹簧302,起到与空气弹簧110相同的作用。在电梯需要检修时,转动三角锁201,第二护脚板108在压缩弹簧的驱动下完全展开。同时,压缩弹簧可加强可折叠护脚板在电梯运行时的稳定性,防止可折叠护脚板晃动,减小噪音。

以上仅就最佳的实施例做了详细的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的其他方式的限制,凡是在本发明基础上进一步的改进和类似或雷同的方案,均视为是本发明请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