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盘式瓶盖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900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齿盘式瓶盖检测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盖生产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齿盘式瓶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瓶盖生产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瓶体的密封,瓶盖的加工精度要求通常较高,而由于加工过程中的种种原因,加工的成品瓶盖中势必会夹杂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因此需要利用专门的设备对这部分瓶盖进行筛分并回收,现有的中国专利“一种齿盘式瓶盖检测装置”(授权号为CN203772760U)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并剔除,但是其问题在于,由于采用了两个瓶盖传动装置,并且两个传动装置的位置为上下关系,即使利用了两个皮带夹持的方式,瓶盖依旧会因传动装置的运行振动造成位移,因此,无法保证瓶盖到达图像传感部分时瓶盖的位置,在经过图像传感部分时,也很容易出现检测死角,另外皮带在长期磨损的状态下会产生一些粉尘碎屑,这些杂质粘附在瓶盖上很容易造成对瓶盖的污染,而且两组皮带的翻转机构中存在一定的卫生死角,对瓶盖这类对卫生具有一定要求的产品生产来说,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盘式瓶盖检测装置,能够提升瓶盖检测效率,避免检测过程中瓶盖被污染,同时保证了瓶盖检测过程中的固定,从而保证了瓶盖的检测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盘式瓶盖检测装置,包括托盘,托盘上设有瓶盖限位齿盘,瓶盖限位齿盘外侧上均匀设有瓶盖定位缺口,瓶盖限位齿盘能够在托盘上轴向转动,托盘一侧设置瓶盖输入口;

托盘上方设有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上连接设有吹风嘴,托盘外侧设有出料口,吹风嘴对准出料口方向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托盘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托盘下方和上方分别设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头竖直向上,第二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头竖直向下。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出料口为三个,三个出料口分别为第一次品出料口、第二次品出料口和成品出料口,所述的托盘上平面的外沿上设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分为三段,三段限位挡板分别设置在瓶盖输入口和第一次品出料口之间、第一次品出料口和第二次品出料口之间、第二次品出料口和成品出料口之间,相邻的两个出料口之间形成瓶盖输出瓶盖输出缺口,出料口正对瓶盖输出缺口。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瓶盖输入口和第一次品出料口之间,第二图像采集装置设置在第一次品出料口和第二次品出料口之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第二图像采集装置以及设置在出料口位置的吹风嘴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A/D转换器和单片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瓶盖限位齿盘的旋转方向由第一次品出料口向第二次品出料口,再向成品出料口方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试车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采用托盘旋转式结构,利用图像采集装置进行瓶盖图像采集,在检测过程中保证了瓶盖的固定,避免了因瓶盖的位移造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2)瓶盖检测过程中无需进行翻转,简化了检测的步骤,更有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

(3)利用托盘取代了皮带的结构,在保证检测作业正常进行的基础上,避免了采用皮带所造成的瓶盖污染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托盘1,瓶盖限位齿盘2,瓶盖输入口3,限位挡板4,瓶盖输出缺口5,出料口6,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第二图像采集装置8,瓶盖9,控制系统10,吹风嘴11,瓶盖定位缺口201,第一次品出料口601,第二次品出料口602,成品出料口60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中,一种齿盘式瓶盖检测装置,包括托盘1,托盘1上设有瓶盖限位齿盘2,瓶盖限位齿盘2外侧上均匀设有瓶盖定位缺口201,瓶盖限位齿盘2能够在托盘上轴向转动,托盘1一侧设置瓶盖输入口3;

托盘1上方设有控制系统10,控制系统10上连接设有吹风嘴11,托盘1外侧设有出料口6,吹风嘴11对准出料口6方向设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托盘1采用透明材料制作,托盘1下方和上方分别设有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和第二图像采集装置8,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的摄像头竖直向上,第二图像采集装置8的摄像头竖直向下。采用透明材料制作,使得瓶盖不经过翻转,即可通过上下设置的不同图像采集装置完成图像采集作业,避免了需要翻转瓶盖造成的设备结构复杂化。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出料口6为三个,三个出料口6分别为第一次品出料口601、第二次品出料口602和成品出料口603,所述的托盘1上平面的外沿上设有限位挡板4,限位挡板4分为三段,三段限位挡板4分别设置在瓶盖输入口3和第一次品出料口601之间、第一次品出料口601和第二次品出料口602之间、第二次品出料口602和成品出料口603之间,相邻的两个出料口6之间形成瓶盖输出瓶盖输出缺口5,出料口6正对瓶盖输出缺口5。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设置在瓶盖输入口3和第一次品出料口601之间,第二图像采集装置8设置在第一次品出料口601和第二次品出料口602之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第二图像采集装置8以及设置在出料口6位置的吹风嘴11均与控制系统10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控制系统10包括A/D转换器和单片机。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瓶盖限位齿盘2的旋转方向由第一次品出料口601向第二次品出料口602,再向成品出料口603方向转动。

本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瓶盖9由瓶盖输入口3输入至托盘1上,并通过瓶盖限位齿盘2上的瓶盖定位缺口201以及托盘1上设置的限位挡板4进行定位,通过瓶盖限位齿盘2旋转的旋转,瓶盖9发生移动,当移动至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上方时,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对瓶盖9进行图像采集,采集后的图像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10中,由A/D转换器将信号转换后传递给单片机,单片机将信号与标准瓶盖信号进行比对,若发现存在差别则控制第一次品出料口601位置的吹风嘴11进行吹风,将瓶盖9吹至第一次品出料口601中回收,由于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仅能够采集瓶盖9一端的图像,因此在经过第一次品出料口601之后,设置一个与第一图像采集装置7相反的第二图像采集装置8,第二图像采集装置8能够对瓶盖9的另一端图像进行采集,采集之后的量化、编码过程与之前相同,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单片机控制第二次品出料口602的吹风嘴11进行吹风剔除,最终,合格的成品由成品出料口603的吹风嘴11吹至成品出料口603中,完成不合格产品的检测与分离作业。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对瓶盖的检测以及对不合格瓶盖的剔除,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提供了更加卫生的检测环境,在保证能够完成检测作业的前提下,也保障了瓶盖检测的卫生,同时装置的结构也实现了简化,大大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