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介入式电梯运行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5403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非介入式电梯运行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运行状况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介入式电梯运行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现代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已经越来越多,电梯也越来越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中普及。随着电梯的不断增多,电梯故障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因此电梯的运行安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一方面要靠电梯本身的制造和安装质量,另一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要靠运行过程中及时高效的维修养护工作。维修保养除了周期性保养外,还有就是在电梯发生故障时要及时发现和排除,及时并合理的解救电梯内的被困人员。

电梯品牌种类繁多,而针对电梯的运行状态检测系统也是五花八门,人们在选择使用时,并不方便,市场上缺少一种可以适用于对不同型号电梯进行运行状态检测的系统。

电梯制造企业特别排斥第三方设备直接接入电梯控制系统中进行监控电梯的运行状况。

此外,电梯维保企业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能监督现场维护人员是否及时到达现场并排除故障。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介入式电梯运行监测装置,从而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介入式电梯运行监测装置,包括:CPU控制单元、三轴加速度传感检测模块、远场通讯模块、近场通讯模块,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检测模块实时收集电梯运行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CPU控制单元,CPU控制单元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远场通讯模块将运行数据和分析处理结果上传;所述近场通讯模块实现签到功能。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远场通讯模块至少采用GPRS、CDMA、3G、4G、5G中的一种。

优选地,技术方案中,近场通讯模块至少选用蓝牙、WIFI、RF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非介入式的监测装置对电梯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可适用于不同型号的电梯,方便人们的选用。采用近场通信技术实现人员签到,为运维管理提供了一种监管维保人员是否及时到达目标电梯排除故障的便捷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非介入式电梯运行监测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结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非介入式电梯运行监测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介入式电梯运行监测装置,包括:CPU控制单元、三轴加速度传感检测模块、远场通讯模块、近场通讯模块,所述三轴加速度传感检测模块实时收集电梯运行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CPU控制单元,CPU控制单元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远场通讯模块将运行数据和分析处理结果上传;所述近场通讯模块实现签到功能。

如图1、3所示,一种非介入式电梯运行监测装置的工作流程为:

(1)监测装置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检测模块实时收集电梯运行数据,通过CPU控制单元对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通过远场通讯模块将运行数据和分析处理结果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2)当云端服务器根据上传的运行数据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电梯出现故障时,云端服务器向维保人员的手持移动端推送事件命令;

(3)维保人员根据手持移动端接收的事件命令,向目标电梯移动,当达到目标电梯时,监测装置通过近场通讯模块与手持移动端对接签到;

(4)维保人员对目标电梯故障进行排除,并将维保数据通过手持移动端上传至云端服务器。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