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取料机的导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5974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堆取料机的导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货运导料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在堆取料机转运散碎物料时,将物料导至下游皮带机上的导料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转运到港口码头的散碎物料,卸船后通过固定的上部漏斗,再经过堆取料机上的下游皮带机转送到堆场暂时存放。当需要将物料分发给用户时,再将堆场物料用堆取料机的斗轮取料,由所述皮带机转运到运输车辆上运走。上述的堆料和取料过程,均由一台堆取料机通过其转运皮带机的正转和反转来完成。

堆取料机在堆料运行时,随着物料在堆场所堆高度的增加,皮带机必须作适应性的倾斜,其靠近堆场的一端要逐渐上仰;取料时堆取料机的斗轮旋转,将堆场的物料送到皮带机上,物料通过皮带机向离开堆场的方向转动,皮带也要随所堆物料的减少而逐渐下俯;

堆取料机的皮带机上仰和下俯,是靠其依附的臂架来完成的,即所述臂架上面背负着皮带机,该皮带机就被称谓为臂架皮带机,臂架皮带机完成仰俯动作,是由所述臂架绕其离开堆场一端的铰支轴作上下摆动一定角度来带动的。

堆料时,物料从上游皮带的高处经固定的上部漏斗引导,下落到臂架皮带机上再转运到堆场,由于物料下落不能完全对向皮带的中间部位,会造成撒漏以及出现扬尘。目前的办法是,在所述上部漏斗下出口的下部,顺皮带长度方向安装有方形导料槽,方形导料槽的下端一般连接有略带弹性的胶板,以防在物料下落的冲击下与皮带面贴合时划伤皮带。堆料时方形导料槽的下出口必须非常接近臂架皮带机的皮带上面;在取料时启动堆取料机的斗轮转动,斗轮将物料直接带到臂架皮带机上,向外转运时皮带的运转方向要与堆料的运转方向相反。堆料时,方形导料槽下出口处接近皮带上面的位置由于没有下落物料的冲压,所述导料槽下口的胶板处在下垂状态,会将皮带宽度方向两内侧的物料划拨开撒漏到皮带以外。要想解决此问题,必须在取料时使导料槽的下出口端离开皮带一定的距离而不能接触到皮带上的物料;

为了在堆料时让方形导料槽下出口尽量接近皮带的上面,在取料时逆行的皮带又需要让其下出口离开皮带,目前的办法是增加一套由液压系统控制方形导料槽上下位置的装置,堆料时操作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缸将方形导料槽下放到接近皮带的上面,取料时再将方形导料槽向上提拉到离开皮带上物料的位置;

由于方形导料槽上下的提起和落下要占据一定的高度空间,在堆料时方形导料槽下落,其上口和上部漏斗的下出口之间就形成一定高度的空挡,此处极易使物料撒漏和产生扬尘,为了弥补不足,目前又在方形导料槽以上的部位增加了一个能连接上部漏斗下出口的溜管。受堆取料机架结构和臂架皮带机所限,所述溜管必须是向臂架皮带机堆料运行方向倾斜的斜溜管,由斜溜管再配合一个方形导料槽来组合导料;

但是增加斜溜管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斜溜管的倾斜角度使物料通过时的摩擦阻力增加,物料就会贴附并聚集在斜溜管的斜壁上而下落不顺畅,极易造成斜溜管下出口的堵塞;另外,所增加的使整体方形导料槽在堆料和取料时上下位置的变化的这套起落装置结构复杂,不仅增加了制造和使用成本,而且在堆料和取料频繁地转换中,多了一套装置就增加了运行中的故障点,而故障的维修会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

如何在堆取料机的堆料和取料过程中,既可简化适应导料设施下口与臂架皮带之间距离的变化,又能使物料在上部漏斗和导料设施之间保持密封状态,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被转运的散碎物料,经上部漏斗和堆取料机下方的斜溜管以及方形导料槽导料至臂架皮带机上时,在斜溜管处易堵塞,以及堆料和取料时需将方形导料槽整体放下和提拉起来的操作系统结构复杂,制造和使用成本高的缺点,提供一种堆取料机的导料装置。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堆取料机的上部漏斗下出口以下,位于臂架皮带机的机架上安装有导料槽,导料槽顺皮带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侧挡板,侧挡板背离堆场的一端头上安装有后挡板,所述两侧挡板和后挡板位于接近导料槽的下出口处,均设有向上折起可离开所述臂架皮带机的皮带上面,放下可接近所述皮带上面的活动挡板;在所述导料槽的顶部,设有当臂架皮带机作俯仰动作时,和上部漏斗的下出口连接的密封板可随俯仰动作在上面滑动的导轨。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密封板在导轨上的滑动,是在顺导料槽两侧挡板顶部设有弧形轨道,在所述弧形轨道上铺设有中心带竖孔的滑移胶板,上部漏斗的下出口与滑移胶板的竖孔上下连接;

所述弧形轨道由两根平行且相对间隔距离设置的弧形的正“L”形的角钢构成,所述滑移胶板宽度方向的两侧搭载在两根角钢相对的两个横边上;

所述弧形轨道的弧度设置,是以所述臂架皮带机的臂架作俯仰动作的铰支轴轴心线上的点为圆心,以所述圆心到上部漏斗下出口下沿的长度为半径竖立向上划弧线,弧形轨道的弧度与所划弧线的弧度吻合;

所述导料槽两侧的侧挡板和后挡板,分别由上部的固定部分和下部的活动部分构成,两活动侧挡板分别铰链连接在两固定侧挡板的下沿,活动后挡板铰链连接在固定后挡板的下沿,三个油缸的活塞杆端头分别铰链连接在两个活动侧挡板和活动后挡板的外侧面上,油缸缸体的离活塞杆端的端头,分别铰链连接在所述臂架皮带机机架上适合活塞杆伸缩的位置上;

所述上部漏斗的下出口与所述滑移胶板上竖孔的连接,是将上部漏斗的下出口插在滑移胶板的竖孔内;

在所述滑移胶板上竖孔的内立壁上,位于顺所述臂架皮带机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上,固定有当上部漏斗下出口插入所述竖孔并在所述导轨上作滑动时,其插入部分的外壁可接触到的耐磨块;

在所述滑移胶板上部位于其竖孔的周边设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上部固定安装有密封胶垫,密封胶垫中心的密封孔的大小与上部漏斗下出口的外径相适应;

在所述滑移胶板上面,沿其长度间隔距离固定有与滑移胶板的宽度相适应的加强筋条。

堆取料机在堆料时,首先启动所述油缸放下导料槽下部的活动挡板,启动臂架皮带机向堆场的方向转动,物料经固定的所述上部漏斗的上口进入,通过上部漏斗下出口下部的导料槽,落到臂架皮带机上转运到堆场存放;堆料时臂架皮带机随堆场物料的增高而做上仰动作,因上部漏斗的位置固定,臂架皮带机的导料槽上部设有导轨,与上部漏斗下出口间连接的密封板可密封导料槽并随臂架的上仰在导轨上滑动,这样使上部漏斗的下出口与导料槽之间处在密封状态;

堆取料机在取料时,启动油缸向上收起导料槽下部的活动挡板,使导料槽的下部离开了臂架皮带机皮带的上面,启动皮带向离开堆场的方向转动,堆取料机的斗轮转动将物料导到臂架皮带机上面向外运走,由于没有了导料槽挡板下部的拨料而不会撒漏;当臂架皮带机下俯动作时与堆料的情况相同,上部漏斗下出口的密封板可随臂架的下俯在所述导轨上作密封状态下的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堆取料机上导料槽的顶部设有导轨,在堆料和取料的过程中臂架皮带机作俯仰动作时,与上部漏斗的下出口连接的密封板可沿导轨在导料槽上作密封状态下的滑动,解决了现有技术安装斜溜管后的堵塞问题;使用液压油缸将导料槽下部的活动挡板折起和放下,解决了整体提拉和下放方形导料槽的结构复杂和故障率高的问题。因此上述导料装置结构简单,维修量小,堆取料工作效率高,制造和使用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导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导料槽上活动侧挡板向上折起状态的右视局部示意图;

图6为图1中铺设在弧形轨道上滑移胶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安装在滑移胶板顶部密封胶垫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中,上游皮带机7的出料端,连接在堆取料机上部固定的上部漏斗8右侧的进料口上,物料由上游皮带机7转运到上部漏斗8内。导料槽4的上口与上部漏斗8下出口相对,安装在上部漏斗8下部臂架1所背负的臂架皮带机3的机架上。所述导料槽4的顺臂架皮带机3长度方向两侧设有侧挡板,侧挡板的位于背离堆场的右端头上安装有后挡板,导料槽4的接近下出口处的两侧挡板和后挡板上,均带有可向上折起时离开臂架皮带机3皮带上面、放下可接近皮带上面的活动挡板;在所述导料槽4的顶部设有导轨,上部漏斗8的下出口连接有密封板,当臂架皮带机3作俯仰动作时(参见图2、图3),密封板可沿导料槽4顶部的导轨滑动。

所述密封板在导轨上的滑动(参见图4),是在顺导料槽4两侧挡板顶部,设有用固定于臂架皮带机3机架上的轨道支架5支撑的弧形轨道4.1,在所述弧形轨道4.1上铺设有可沿所述轨道滑动并且中心带竖孔4.23的滑移胶板4.2(参见图6),上部漏斗8的下出口与滑移胶板4.2的竖孔4.23上下连接。

所述弧形轨道4.1由两根平行且相对间隔距离设置的两根弧形的正“L”形的角钢构成,所述滑移胶板4.2宽度方向的两侧搭载在两根角钢相对的两个横边上。

所述弧形轨道4.1的弧度设置,是以所述臂架皮带机3的臂架1作俯仰动作的铰支轴2轴心线上的点为圆心,以所述圆心到上部漏斗8下出口下沿的长度为半径竖立向上划弧线,弧形轨道4.1的弧度与所划弧线的弧度吻合,这样,当臂架皮带机3作俯仰动作时,滑移胶板4.2可随臂架皮带机3的俯仰动作同步滑动。

所述导料槽4两侧的侧挡板和后挡板,分别由上部的固定部分和下部的活动部分构成,两活动侧挡板4.4分别铰链连接在两固定侧挡板4.3的下沿,活动后挡板4.6铰链连接在固定后挡板4.5的下沿,两个侧挡板油缸9和后挡板油缸6的活塞杆端头分别铰链连接在两个活动侧挡板4.4和活动后挡板4.6的外侧面上(参见图4),油缸缸体的离开活塞杆端的端头,分别铰链连接在所述臂架皮带机3机架上适合活塞杆伸缩的位置上,以适应活塞杆伸缩时自身位置的调整(参见图5)。

所述上部漏斗8的下出口与所述滑移胶板4.2上竖孔4.23的连接,是将上部漏斗8的下出口插在滑移胶板4.2的竖孔4.23内。

图6中,为了便于加工,所述竖孔4.23设为方形。为了在上部漏斗8的下出口插在滑移胶板4.2的竖孔4.23内来回拨动滑移胶板4.2在弧形轨道4.1上滑移时,防止堆取料机长期工作使上部漏斗8的下出口对竖孔4.23的内立壁产生磨损,在所述滑移胶板4.2的竖孔4.23内立壁上,位于顺所述臂架皮带机3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上固定有耐磨块4.211,在上部漏斗8下出口插入所述竖孔4.23后拨滑移胶板4.2在弧形轨道4.1上滑移时,其插入部分的外壁接触到的是耐磨块4.211,从而延长了滑移胶板4.2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上部漏斗8的下出口和滑移胶板4.2上下密封得更好,在所述滑移胶板4.2上部位于竖孔4.23的周边,设有高出滑移胶板4.2上面的连接法兰4.21,密封胶垫10(参见图7)用螺栓固定在连接法兰4.21上部,密封胶垫10上的密封孔10.1的孔径大小与上部漏斗8下出口的外径向适应。将上部漏斗8的下出口插到密封孔10.1内后,不论臂架皮带机3作俯仰运动,还是滑移胶板4.2在弧形轨道4.1怎样滑移,上部漏斗8的下出口和导料槽4之间始终处于密封状态。

为了使滑移胶板4.2的密封性能更好,所用的材料略带弹性;为了在滑移胶板4.2搭载在两根角钢上时防止其中间的变形塌陷,沿滑移胶板4.2长度间隔一定距离,固定有与滑移胶板4.2的宽度相适应的加强筋条4.22。

堆取料机在堆料时,首先启动上述油缸放下导料槽4下部的活动挡板,启动臂架皮带机3向堆场的方向转动,物料通过上部漏斗8下出口下部的导料槽4,落到臂架皮带机3上转运到堆场存放;堆料时臂架皮带机3随堆场物料的增高而做上仰动作(参见图2),因导料槽4上的弧形轨道4.1上设有滑移胶板4.2,滑移胶板4.2竖孔4.23上的连接法兰4.21上又安装有带密封孔10.1的密封胶垫10,上部漏斗8的下出口插在所述密封孔10.1内,这样臂架皮带机3上仰时带动导料槽4和弧形轨道4.1一起动作,使固定的上部漏斗8下出口拨滑移胶板4.2在弧形轨道4.1上滑移,上部漏斗8下出口与导料槽4之间始终处在密封状态;

堆取料机取料时,启动上述油缸向上折起导料槽4下部的活动挡板,使导料槽4的下部离开臂架皮带机3的皮带上面,臂架皮带机3向离开堆场的方向转动,此时堆取料机的斗轮转动,将物料导到臂架皮带机3上面向外运走,由于导料槽4下部的活动挡板被折起碰不到物料就不会撒漏;臂架皮带机3下俯时(参见图3)与堆料的情况相同,上部漏斗8下出口与导料槽4之间始终处在密封状态,不会有扬尘和撒漏现象存在。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装置在堆取料机的堆料和取料工作中,整体的导料槽4与臂架皮带3之间的距离没有发生上下位置的改变,又使物料在上部漏斗8和导料槽4之间始终保持没有扬尘和撒漏的密封状态;不用提起和放下整体的导料槽4,仅仅用三个油缸分别提拉和放下导料槽4下部的活动挡板,即可改变导料槽4与臂架皮带机3之间的距离来适应堆料和取料的需要,其结构简单,维修量小,堆取料工作效率高,制造和使用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上述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进行的解释性说明,不是唯一的技术方案。凡是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主旨所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