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丝杆的全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0986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基于丝杆的全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丝杆的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很多物料由料管进行包装来料,如电子元器件,这种物料的体积往往较小,且若将物料堆积后上料存在较大的损坏风险。现有上料装置,大部分只能人工逐个上料,这将花费较大的人工成本,不利于批量化生产。

综上可知,所述上料装置,实际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丝杆的全自动上料装置,有利于批量上料生产,降低人工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丝杆的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控制器、丝杆机构、推送机构、夹爪机构、顶升机构、料盘、第一承载支架、第二承载支架;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丝杆机构、推送机构、夹爪机构、顶升机构电性连接;所述丝杆机构沿第一承载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其顶部;所述推送机构顶部承载料盘,底部与丝杆机构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支架架设在第一承载支架的丝杆机构一端顶部;所述夹爪机构、顶升机构均设置在第二承载支架上;所述丝杆机构用于将推送机构从远离第二承载支架的一端传送至其另一端;所述推送机构用于将料盘逐步推送至靠近第二承载支架一侧;所述料盘用于承载料管;所述夹爪机构用于将料管逐一抓放至顶升机构;所述顶升机构用于将料管一端顶起,便于物料滑出料管。

较佳地,所述夹爪机构包括夹爪单元、夹爪基座、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滑动单元、第二滑动单元;所述第一滑动单元沿垂直于丝杆机构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承载支架的顶部;所述夹爪基座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经第一滑动单元相对第二承载支架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单元从夹爪基座的顶部延伸至其底部,且设置在夹爪基座靠近顶升机构的一侧;所述夹爪单元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经第二滑动单元相对夹爪基座上下移动。

较佳地,所述顶升机构包括顶升电机、第一顶升底座、第二顶升底座;所述顶升电机设置于第二承载支架一端的底部,其输出轴穿过第二承载支架并与第一顶升底座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顶升底座设置在第二承载支架的另一端顶部。

较佳地,所述丝杆机构包括丝杆驱动电机、丝杆、丝杆座、第三滑动单元;所述丝杆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第三滑动单元沿丝杆和丝杆座的长度方向滑动。

较佳地,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推送底座、推送气缸、第四滑动单元;所述推送底座底部与第三滑动单元可拆卸式连接,顶部沿垂直于丝杆机构的长度方向设置第四滑动单元;所述料盘在推送气缸驱动下经第四滑动单元相对推送底座运动。

较佳地,所述夹爪单元包括夹爪臂、若干夹爪;所述夹爪臂一端与第二滑动单元可拆卸式连接,另一端底部设置夹爪。

较佳地,所述第一顶升底座、第二顶升底座的顶部均开设贯通凹槽。

较佳地,所述第一顶升底座、第二顶升底座的贯通凹槽内均设置吸嘴。

较佳地,所述全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到料感应开关、第二到料感应开关;所述第一到料感应开关设置在丝杆机构的第二承载支架一端;所述第二到料感应开关设置在顶升机构附近。

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全自动上料,无需人工逐一上料或堆积上料,降低成本;

2)顶升机构将料管的一端顶起,有利于物料自动滑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省却料盘的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识说明:

1—丝杆机构, 2—推送机构,

3—夹爪机构, 4—顶升机构,

5—料盘, 6—第二承载支架,

7—料管, 11—丝杆驱动电机,

12—丝杆座, 13—第三滑动单元,

14—丝杆, 21—推送底座,

22—推送气缸, 23—第四滑动单元,

31—夹爪单元, 32—夹爪基座,

33—第一电机, 34—第二电机,

35—第一滑动单元, 36—第二滑动单元,

41—第一顶升底座, 42—第二顶升底座,

43—顶升电机, 311—夹爪臂,

312—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丝杆的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控制器、丝杆机构1、推送机构2、夹爪机构3、顶升机构4、料盘5、第一承载支架(图中未示)、第二承载支架6;所述控制器分别与丝杆机构1、推送机构2、夹爪机构3、顶升机构4电性连接;所述丝杆机构1沿第一承载支架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其顶部;所述推送机构2顶部承载料盘5,底部与丝杆机构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支架6架设在第一承载支架的丝杆机构1一端顶部;所述夹爪机构3、顶升机构4均设置在第二承载支架6上;所述丝杆机构1用于将推送机构2从远离第二承载支架6的一端传送至其另一端;所述推送机构2用于将料盘5逐步推送至靠近第二承载支架6一侧;所述料盘5用于承载料管7;所述夹爪机构3用于将料管7逐一抓放至顶升机构4;所述顶升机构4用于将料管7一端顶起,便于物料滑出料管7。

其中,所述夹爪机构3包括夹爪单元31、夹爪基座32、第一电机33、第二电机34、第一滑动单元35、第二滑动单元36;所述第一滑动单元35沿垂直于丝杆机构1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承载支架6的顶部;所述夹爪基座32在第一电机33的驱动下经第一滑动单元35相对第二承载支架6滑动;所述第二滑动单元36从夹爪基座32的顶部延伸至其底部,且设置在夹爪基座32靠近顶升机构4的一侧;所述夹爪单元31在第二电机34的驱动下经第二滑动单元36相对夹爪基座32上下移动。

所述顶升机构4包括顶升电机43、第一顶升底座41、第二顶升底座42;所述顶升电机43设置于第二承载支架6一端的底部,其输出轴穿过第二承载支架6并与第一顶升底座41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顶升底座42设置在第二承载支架6的另一端顶部。

所述丝杆机构1包括丝杆驱动电机11、丝杆14、丝杆座12、第三滑动单元13;所述丝杆驱动电机11用于驱动第三滑动单元13沿丝杆14和丝杆座12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推送机构2包括推送底座21、推送气缸22、第四滑动单元23;所述推送底座21底部与第三滑动单元13可拆卸式连接,顶部沿垂直于丝杆机构1的长度方向设置第四滑动单元23;所述料盘5在推送气缸22驱动下经第四滑动单元23相对推送底座21运动。

所述夹爪单元31包括夹爪臂311、若干夹爪312;所述夹爪臂311一端与第二滑动单元36可拆卸式连接,另一端底部设置夹爪312。所述第一顶升底座41、第二顶升底座42的顶部均开设贯通凹槽。所述第一顶升底座41、第二顶升底座42的贯通凹槽内均设置吸嘴。

所述全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第一到料感应开关、第二到料感应开关;所述第一到料感应开关设置在丝杆机构1的第二承载支架6一端;所述第二到料感应开关设置在顶升机构4附近。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1)将若干装满物料的料管7排布在料盘5内;

2)丝杆机构1驱动推送机构2带动料盘5从其上料一端传送至另一端(可在丝杆机构1的附近装设贴标装置或激光检错装置);

3)第一到料感应开关感应到料盘5到位后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夹爪机构3抓取料管7;

4)第二到料感应开关感应到料管7被放至第一顶升底座41、第二顶升底座42(吸嘴有助于固定料管7)上后,顶升电机43将第一顶升底座41连同料管7的一端顶起;

5)同时,每一料管7被夹爪机构3抓取后,推送机构2将料盘5向前推送一步,以便夹爪机构3可以顺利抓取料管7;

6)当料管7中的物料逐一滑出后,夹爪机构3将空料管7抓取放至料管7回收处;

7)如此循环完成上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