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基板生产线自动上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1123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CB基板生产线自动上板装置。



背景技术:

SMT2/3线的人工手投板、同时操作印刷机、实装机,当设备出现异常时、不能连续生产,影响生产效率,同时,断续的生产对焊接的品质也有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自动投板代替人工作业的问题,提供一种PCB基板生产线自动上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PCB基板生产线自动上板装置,包括位置传感器、抓取机构、丝杠、伺服电机、升降台、电器控制箱、框体、传送带和滑动式气缸,框体的内腔底部安装有电器控制箱、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丝杠连接,丝杠的上端固定在框体的内腔顶部,丝杠的下端固定在框体的内腔底部,丝杠与升降台连接;框体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滑动式气缸,滑动式气缸与抓取机构连接;框体的内腔一侧安装有位置传感器,另一侧安装有传送带;框体的外侧设有启动开关;框体的底部安装有支腿。

进一步的,伺服电机与丝杠通过传动齿轮连接。

进一步的,丝杠的上端通过上端固定部件固定在框体的内腔顶部。

进一步的,丝杠的下端通过下端固定部件固定在框体的内腔底部。

进一步的,丝杠与升降台通过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的,滑动式气缸通过固定架与抓取机构连接。

进一步的,抓取机构为吸盘。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自动投板方式,保证设备能连续生产,生产效率提高25%左右,作业人员的工作负荷也下降了7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端固定部件,2、固定架,3、位置传感器,4、抓取机构,5、基板,6、丝杠,7、连接块,8、下端固定部件,9、支腿,10、传动齿轮,11、伺服电机,12、升降台,13、电器控制箱,14、框体,15、传送带,16、滑动式气缸,17、启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PCB基板生产线自动上板装置,包括位置传感器3、抓取机构4、丝杠6、伺服电机11、升降台12、电器控制箱13、框体14、传送带15和滑动式气缸16,框体14的内腔底部安装有电器控制箱13、伺服电机11,伺服电机11与丝杠6通过传动齿轮10连接,丝杠6的上端通过上端固定部件1固定在框体14的内腔顶部,丝杠6的下端通过下端固定部件8固定在框体14的内腔底部,丝杠6与升降台12通过连接块7连接;框体14的内腔顶部安装有滑动式气缸16,滑动式气缸16通过固定架2与抓取机构4连接,抓取机构4为吸盘;框体14的内腔一侧安装有位置传感器3,另一侧安装有传送带15;框体14的外侧设有启动开关17;框体14的底部安装有支腿9。通过一个伺服电机11以及传动齿轮10控制丝杠6的转动,带动升降台12可以做上下移动,升降台12上面放置基板5,根据基板5的实时数量,通过位置传感器3输出信号,驱动伺服电机11控制升降台12到指定的高度,真空吸盘固定在滑动式气缸16的固定架2上,滑动式气缸16带动吸盘可以做往复运动,分别在升降台12与传送带15之间移动,传至传送带15上方后,吸盘松开,自落到传送带15上进入下一道工程。电器控制箱13包括电源,电磁阀,PLC控制器,接触器,真空发生器等部品。通过PLC编程,控制伺服电机11,驱动电磁阀来控制滑动式气缸16和真空发生器等电器设备。一个循环作业流程包括:作业人员放入适量的基板5,启动电源,位置传感器3检测基板5高度,高度不足时,PLC发出指令,伺服电机11运转将升降台12升高到合适位置后,真空发生器工作,吸盘将基板5吸附抓取,PLC给出指令滑动式气缸16工作,横向移动到传送带15上方,真空发生器停止工作,基板5自由落下到传送带上,被送到下一道工序,此时就完成了自动上基板5的任务。下一个循环继续开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