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电缆线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9839发布日期:2018-06-19 21:43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快速电缆线绕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线绕线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电缆线绕线机。



背景技术:

电缆的收、放是电缆生产企业以及电缆仓储配送中的常规操作。目前在电缆生产企业或者是仓储配送中心等单位对于电缆的装载、绕线操作大都采用人工操作。随着电缆领域现代化仓储的建设与发展,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由于其劳作强度大,劳动时间长,操作中人工参与度过高等原因,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电缆,特别是重型电缆的现代化仓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电缆线绕线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电缆线绕线机,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绕线装置,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绕线装置,所述第一绕线装置包括第一线缆承载盘以及用于驱动第一线缆承载盘工作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线缆承载盘上远离承载架的一侧设置有三个外撑组件,所述三个外撑组件的中部设置有设置在第一线缆承载盘中心位置的支撑盘;所述第二绕线装置包括第二线缆承载盘以及用于驱动第一线缆承载盘工作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线缆承载盘上远离承载架的一侧设置有大环外撑件以及小环外撑件,所述大环外撑件与小环外撑件通过气压缸进行连接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外撑组件包括外撑壳,所述外撑壳的下部通过铰接件设置在第一线缆承载盘上,上部通过气压缸与第一线缆承载盘进行连接设置,所述气压缸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一线缆承载盘和外撑壳进行连接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盘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气压缸的气压控制头,所述气压控制头通过气压管与气压缸进行连接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盘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线缆承载盘进行连接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大环外撑件以焊接的方式设置在第二线缆承载盘上的,所述小环外撑件的下部通过铰接件设置在第二线缆承载盘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承载箱,所述承载箱内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与第一线缆承载盘连接设置的驱动轴。

作为优选,所述外撑壳和大环外撑件的内侧均设置有线缆头卡位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的设置,可以很好的实现对各种形式电缆的缠绕,并且整体的设置,可以大大提高缠绕的速度以及缠绕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线缆绕线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线缆绕线机和线缆头液压钳

图2为线缆绕线机(部分爆炸)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线缆绕线机(相对于图1,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线缆绕线机(相对于图3,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承载架;2、第一线缆承载盘;3、第二线缆承载盘;4、外撑组件;5、小环外撑件;5’大环外撑件;6、支撑盘;7、第一驱动装置;8、铰接件;9、气压控制头;10、线缆头卡位件;11、第二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速电缆线绕线机,其线缆绕线机包括承载架,其承载架的一端设置了第一绕线装置,另一端设置了第二绕线装置,从图中可以看出,其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的具体结构是不相同的,即给出了两种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操作的绕线装置,其第一绕线装置包括第一绕线承载盘以及用于驱动第一线缆承载盘工作的第一驱动装置,很明显,其第一绕线承载盘是用来承载绕线电缆的,其第一驱动装置则是用来驱动第一绕线承载盘工作的,对第一驱动装置来说,其具体的设置是比较多的,关键的地方也是其发动机的选取,故此,对于该方面,发明人并没有给出过多的解释和说明,不过对于第一绕线承载盘来说,发明人给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其第一线缆承载盘上远离承载架的一侧设置了三个外撑组件,从图可以看出,其这三个外撑组件的结构是一样的,并且均匀的分布在第一绕线承载盘上,其三个外撑组件的中部设置了设置在第一线缆承载盘中心位置的支撑盘,其承载盘的作用则是用来承载一些外撑组件所需的相关部件的,具体是什么相关部件稍后再说;其第二绕线装置包括第二线缆承载盘以及用于驱动第二线缆承载盘工作的第二驱动装置,对于第二线缆承载盘来说,其实是和第一线缆承载盘的作用是一样的,大小也差不多,只不过有些轻微的差别,其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一驱动装置的作用也是一样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驱动装置来说,也可以设计成一个,即用来控制两个电缆承载盘,对于一体成型的设计方式,现阶段也是比较常用的,从图3中可以看出,其第二线缆承载盘上远离承载架的一侧设置了大环外撑件以及小环外撑件,其大环外撑件和小环外撑件是相互配合设置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其大环外撑件是固定在第二线缆承载盘上的,小环外撑件则是活动设置在第二线缆承载盘上的,其小环外撑件则是以铰接的方式设置在第二线缆承载盘上,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其大环外撑件和小环外撑件之间设置了气压缸,很明显,其气压缸的设置,可以实现小环外撑件相对于第二线缆承载盘进行铰接活动。

下面具体说一下上述相关部件的具体设计,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其外撑组件包括外撑壳,这里设置的外撑壳则是圆柱环的一部分,相对于图2来说,其外撑壳的下部通过铰接件设置在第一线缆承载盘上,这里的铰接件再具体设计的时候,其个数是两个,均设置在外撑壳的两侧,发明人经过大量的试验得出,铰接件的个数设置成两个,才能更好的实现外撑壳铰接活动,为了实现外撑壳可以铰接移动,发明人在外撑壳上部通过气压缸与第一线缆承载盘进行连接设置,很明显,其气压缸的两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一线缆承载盘和外撑壳进行连接设置,即气压缸工作的时候,由于第一线缆承载盘是一个固定相,从而实现了外撑壳相对于第一线缆承载盘进行铰接运动,其铰接运动也就是外撑壳的内外铰接活动;很明显,发明人为了实现气压缸的合理工作,故在支撑盘上设置了用于控制气压缸的气压控制头,气压控制头通过气压管与气压缸进行连接设置,这里是比较好理解的,也就不作详细的说明了;从图2中可以看出,其支撑盘通过连接杆与第一线缆承载盘进行连接设置的,对于连接杆的个数来说,由于该部分整体的设计,发明人具体设计了三个连接杆将支撑盘进行连接固定;从图3中可以看出,其大环外撑件以焊接的方式设置在第二线缆承载盘上的,小环外撑件的下部通过铰接件设置在第二线缆承载盘上,这里的大环外撑件和小环外撑件也是圆柱环的一部分;其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结构相同,即第一驱动装置包括承载箱,承载箱内部设置了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设置了与第一线缆承载盘连接设置的驱动轴,同样,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二线缆承载盘的设置方式也是采用了上述的设计方式,如果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采用一体的设计方式,现阶段也是比较常见的,在此也不作详细的说明了;这里还需要说明一下,从图4中可以看出,其外撑壳和大环外撑件的内侧均设置了线缆头卡位件,该线缆头卡位件则是为了更好的对线缆在缠绕的初期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