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绒带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1883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绒带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绒带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双反馈系统的绒带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绒带是塑胶行业广泛使用的一种原材料,具有使用方便,价格实惠的特点。绒带通常卷在绒筒上,使用时,将绒筒套在轴上。轴上通过离合器连接有电机,当需要绒带往前进行输送的时候,电机启动带动绒筒旋转进而向前输送绒带。由于绒带是绕在绒筒上,刚开始送料的时候,绒筒旋转一周所送出的绒带多;而随着绒带越来越少,绒筒旋转一周周长相应减少。也就是说,同样的时间内,输送装置向前输送的绒带逐渐变少。但是产品生产所需要的单位时间内的绒带量是不变的,这就造成了输送端和接收端的不平衡,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如何保证绒带的输送速度和生产需求速度保持一致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目前采用的技术都是靠牵引力进行调节,或者是采用单反馈系统进行调节。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在具体实践中发现:采用牵引力的刚性调节方法可能会造成绒带的断裂,不利于生产进行;而采用单反馈系统虽然不会造成材料的破坏,但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保证绒带的输送速度和生产需求速度保持一致,且不会造成材料的破坏,误差也很小的绒带输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绒带输送装置,它包括伺服电机、支架、绒筒、工作台、去绒毛装置、前槽板、压轮、槽轮和后槽板;所述的伺服电机有两台,一台用于驱动绒筒,一台用于驱动压轮;所述的绒筒通过支架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的去绒毛装置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的前槽板安装于工作台上,所述的压轮安装于前槽板上;所述的槽轮安装于前槽板上;所述的后槽板安装于前槽板上,所述的前槽板上设有第一长槽,所述的后槽板上设有第二长槽,所述的槽轮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长槽和第二长槽内;所述的前槽板的底部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的后槽板的底部设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的前槽板和后槽板上均设有用于改变绒带输送方向的滑轮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的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支架上安装有所述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轴与所述的绒筒的轴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启动的时候,带动绒筒旋转进行绒带的输送。滑轮槽组安装在所述的两块槽板上,目的是改变绒带输送的方向,便于反馈系统对绒带输送速度的控制。所述的后槽板上安装有另一伺服电机,这是第二个反馈系统的电机。所述的两个伺服电机相互调节控制,保持生产线的动态平衡。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固定在所述的前槽板的底部,所述的槽轮起配重的作用,可在所述的第一长槽中上下滑动。所述的槽轮在第一长槽中上下滑动时,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有两种状态。一是检测到重物,第一传感器发送一种信号给所述伺服电机,此时所述伺服电机执行匀速或缓慢减速操作;另一种状态是检测到重物状态,此时说明绒带输送过慢,满足不了产品的生产。所述第一传感器发送另一种信号给所述的伺服电机,此时伺服电机执行的操作是增加转速,以跟上生产的速度。绒带经过所述的去绒装置的处理后,经过第一个反馈系统。绒带在这里进行第一次的速度调节,此时已经修正了一部分速度误差,但仍然有一部分误差未进行补偿。所以绒带接下来就进入所述的第二个反馈系统,在这这里进行速度的第二次调节。经过双反馈系统的调节之后,绒带输送的大部分速度误差都已被补偿。双反馈系统的使用,不仅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本专利申请采用双反馈系统调节。通过传感器检测配重,发送信号给所述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改变运转速度,从而起到调节速度的作用。双反馈调节系统的应用,不仅保证了速度一致性,而且大大减少了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绒带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绒带输送装置的正面视图。

图3是图1中绒带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绒带输送装置的左视图。

如图所示:1、伺服电机,2、支架,3、绒筒,4、工作台,5、去绒毛装置,6、前槽板,7、压轮,8、槽轮,9、后槽板,10、第二传感器,11、第二长槽,12、第一长槽,13、第一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到附图4,一种绒带输送装置,它包括伺服电机1、支架2、绒筒3、工作台4、去绒毛装置5、前槽板6、压轮7、槽轮8和后槽板9;所述的伺服电机1有两台,一台用于驱动绒筒3,一台用于驱动压轮7;所述的绒筒3通过支架2安装于工作台4上;所述的去绒毛装置5安装于工作台4上,所述的前槽板6安装于工作台4上,所述的压轮7安装于前槽板6上;所述的槽轮8安装于前槽板6上;所述的后槽板9安装于前槽板6上,所述的前槽板6上设有第一长槽12,所述的后槽板9上设有第二长槽11,所述的槽轮8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长槽12和第二长槽11内;所述的前槽板6的底部设有第一传感器13,所述的后槽板9的底部设有第二传感器10;所述的前槽板6和后槽板9上均设有用于改变绒带输送方向的滑轮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的支架2固定在工作台4上,支架上2安装有所述的伺服电机1,所述伺服电机轴与所述的绒筒3的轴相连。所述的伺服电机1启动的时候,带动绒筒3旋转进行绒带的输送。滑轮槽组安装在所述的两块槽板上,目的是改变绒带输送的方向,便于反馈系统对绒带输送速度的控制。所述的后槽板9上安装有另一伺服电机1,这是第二个反馈系统的电机。所述的两个伺服电机1相互调节控制,保持生产线的动态平衡。所述的第二传感器10固定在所述的后槽板9的底部,所述的槽轮8起配重的作用,可在所述的第一长槽中上下滑动。所述的槽轮8在第一长槽中上下滑动时,第一传感器13有两种状态。一是检测到重物,第一传感器13发送一种信号给所述伺服电机1,此时所述伺服电机1执行匀速或缓慢减速操作;另一种状态是检测到重物状态,此时说明绒带输送过慢,满足不了产品的生产。所述第二传感器10发送另一种信号给所述的伺服电机1,此时伺服电机1执行的操作是增加转速,以跟上生产的速度。绒带经过所述的去绒装置5的处理后,经过第一个反馈系统。绒带在这里进行第一次的速度调节,此时已经修正了一部分速度误差,但仍然有一部分误差未进行补偿。所以绒带接下来就进入所述的第二个反馈系统,在这这里进行速度的第二次调节。经过双反馈系统的调节之后,绒带输送的大部分速度误差都已被补偿。双反馈系统的使用,不仅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本专利申请采用双反馈系统调节。通过传感器检测配重,发送信号给所述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改变运转速度,从而起到调节速度的作用。双反馈调节系统的应用,不仅保证了速度一致性,而且大大减少了误差。

所述的去绒装置5用于去除绒带上脱落的绒毛,现有技术中有关的成熟装置可以直接采购使用,也可以根据需求另行开发。本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绒带输送过程中使用端和送料端速度不一致的问题。且此装置结构简单,精度较高,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实用性,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