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配重装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5765发布日期:2018-07-11 00:44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装卸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空配重装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长度超过40米以上的皮带机都需要配置一个配重装置,市场上的配重装置是一次加完配重物料,终身不维护,随着使用年份增加,皮带不断增长、老化、磨损以及自然增长,这时皮带比较脆弱,再也背负不起原来的配重重量,减配重就显得尤为重要,能有效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另外,皮带在使用的过程中,皮带上可能需要运输不同密度的物料,皮带张紧的配重需求也不一致,需要对配重进行相应地调整。

专利CN201520276498.4公开了一种用于皮带输送线上的重力张紧机构,通过增减配重板来达到调节皮带的松紧,但是配重板在空中,增减配重麻烦,作业困难,需要高空作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简单安全的高空配重装卸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空配重装卸装置,包括支腿、配重箱、上盖板;所述上盖板位于配重箱正上方,所述上盖板上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套筒,所述上盖板侧壁设置有销孔,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圆柱块;所述配重箱与支腿滑动连接,所述配重箱在对应圆柱块位置设置有椭圆块,所述椭圆块与配重箱旋转连接,所述配重箱在对应销孔的侧壁设置有可伸缩的弹簧销,所述弹簧销与椭圆块接触;所述圆柱块连接有能驱动其在套筒内升降并能带动椭圆块旋转的圆柱块驱动机构,所述配重箱连接有能驱动其沿着支腿升降的配重驱动机构。

进一步,所述上盖板远离销孔的内侧壁设置有定位滑轮。

进一步,所述圆柱块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向滑轮、第二转向滑轮和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绕过所述第一转向滑轮和所述第二转向滑轮并最终与所述圆柱块连接。

进一步,所述配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改向滑轮和第二改向滑轮、动滑轮、连接绳以及卷筒,所述第一改向滑轮与所述支腿连接,所述第二改向滑轮与所述上盖板连接;所述连接绳一端与所述卷筒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改向滑轮、所述第二改向滑轮和所述动滑轮并最终固定在第二改向滑轮的轴上;所述动滑轮通过所述连接绳吊挂在所述第二改向滑轮上,所述动滑轮底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配重箱连接。

进一步,所述套筒内壁涂有减少摩擦的黄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椭圆块、圆柱块、弹簧销的配合可以实现配重箱与上盖板的自锁与解锁,轻松实现装卸配重,无需高空作业,操作简单高效,避免高空作业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结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A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空配重装卸装置,包括支腿1、配重箱3、上盖板2。

所述配重箱3与支腿1滑动连接,支腿1由两根竖立的立杆和连接两根立杆的连接杆组成,两根立杆内侧均设置有矩形截面的导轨,配重箱3设置有两个与导轨配合的滑槽,配重箱3通过滑槽和导轨的配合可以升降移动。所述上盖板2位于配重箱3正上方,所述上盖板2上部设置有下端开口的套筒21,所述上盖板2侧壁设置有销孔22,所述套筒21内安装有圆柱块6,所述套筒21内壁涂有减少摩擦的黄油,避免由于圆柱块6与套筒21的摩擦而导致装置失效。

所述配重箱3在对应圆柱块6位置设置有椭圆块4,即圆柱块6在椭圆块4正上方,所述椭圆块4与配重箱3旋转连接,所述配重箱3在对应销孔22的侧壁设置有可伸缩的弹簧销5,所述弹簧销5与椭圆块4接触;所述圆柱块6连接有能驱动其在套筒21内升降并能带动椭圆块4旋转的圆柱块驱动机构,所述配重箱3连接有能驱动其沿着支腿1升降的配重驱动机构。

本实施例中,圆柱块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向滑轮71、第二转向滑轮73和钢丝绳72,所述钢丝绳72绕过所述第一转向滑轮71和所述第二转向滑轮73并最终与所述圆柱块6连接。其中第一转向滑轮71与支腿1连接,另第二转向滑轮71连接在套筒21上方。只要手动向下拉钢丝绳72,圆柱块6就会向上滑动。

本实施例中,配重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改向滑轮84和第二改向滑轮81、动滑轮82、连接绳83以及卷筒9,所述第一改向滑轮84与所述支腿1连接,所述第二改向滑轮81与所述上盖板2连接;所述连接绳83一端与所述卷筒9连接,另一端依次绕过所述第一改向滑轮84、所述第二改向滑轮81和所述动滑轮82并最终固定在第二改向滑轮81的轴上;所述动滑轮82通过所述连接绳83吊挂在所述第二改向滑轮81上,所述动滑轮82底部设置有挂钩82a,所述挂钩82a与所述配重箱3连接。具体地,上盖板2上方两侧设置有两块侧板25,两侧板25中间连接有一根挂杆24,第二改向滑轮81具体连接位置即在该挂杆24上。当然上述配重驱动机构和圆柱块驱动机构也可以是液压缸或气缸等能控制升降的驱动机构。

本实施例中,为了配重箱3与上盖板2定位配合精确,所述上盖板2远离销孔22的内侧壁设置有定位滑轮23。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需要装载配重时,转动卷筒9回收连接绳83,则动滑轮82上升带动配重箱3顺着支腿1的导轨上升,配重箱3通过定位滑轮23与上盖板2精确对位,椭圆块4随着配重箱3上升接触圆柱块6,在圆柱块6的压迫下,椭圆块4旋转压迫弹簧销5伸出至上盖板的销孔22,此时松开卷筒9,弹簧销5由于受到圆柱块6和配重箱3的压力不能缩回,弹簧销5卡在销孔22上,形成自锁,完成配重装载,上盖板2与皮带10连接,通过配重箱3的重力来对皮带10施加拉紧力。而当需要对配重进行调整或卸载时,需要同时进行两个步骤:卷筒提供拉力以抵抗配重箱3的重力,拉动钢丝绳72使得圆柱块6上升不压迫椭圆块4。同时完成上述两个步骤,弹簧销5就可无阻力的回缩,实现配重箱3和上盖板2的解锁。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