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码印花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6069发布日期:2018-12-28 23:1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码印花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码印花领域,具体为一种数码印花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数码印花,是用数码技术进行的印花。数码印花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集机械、计算机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这项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完善,给纺织印染行业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其先进的生产原理及手段,给纺织印染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数码印花的工作原理基本与喷墨打印机相同,而喷墨打印技术可追溯到1884年。1960年,喷墨打印技术进入实用阶段。上个世纪9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普及,1995年出现了按需喷墨式数码喷射印花机。数码印花技术的发展正呈现出群雄并起、百花齐放的态势。数码印花包含的工艺越来越趋于完善,目前有各类热转印,直喷等。

近几年,我国的纺织印染业高速发展,印花产量也同步增长。与此同时,服装流行周期却越来越短,花型变化越来越快,生产要求越来越高,订货批量越来越小,花型盗版猖獗。虽然印花企业在传统的印花方式上引入了印花cad系统、激光照排机、平网、圆网的喷墨、喷蜡制网机等数字化手段来改进加工过程,但是印染厂就是污染厂的观念似乎已给人造成深刻印象。后由上海某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引进这项技术其先进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技术,给纺织印染带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但是,现有的数码印花用上料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技术中数码印花用上料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待印花件在输送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跑偏,导致待印花件上的印花位置发生偏差,大大影响了印花的质量;

(2)现有技术中数码印花用上料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待印花件宽度大小不一致,不便于对待印花件进行安装固定,并且待印花件位置偏移容易造成运输过程中的跑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数码印花用上料装置,本发明防止了待印花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发生的跑偏,保证了印花位置的准确性,大大提升了印花的质量,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数码印花用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顶部设有进料装置,所述安装架右端活动安装有转运装置,所述安装架左端设有裁剪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的进料筒以及固定安装在进料筒底部的滑轨,所述进料筒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通过旋转轴承活动安装有伸缩传动管,所述伸缩传动管内端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有内挡板,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上固定安装有外挡环,所述外挡环中心位置活动安装有外挡板,所述外挡板螺纹连接在支撑杆上,所述外挡板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传动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端部设有限位槽,所述内管滑动连接在限位槽上,所述内管与外管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且伸缩弹簧位于滑槽外圈,所述内管与外管外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端部设有连接螺纹,所述支撑杆与旋转轴承内圈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筒上方设有出料槽,所述出料槽内活动安装有转向辊。

进一步地,所述转运装置包括通过转运轴承活动安装在安装架上的转运辊,所述转运辊上滑动连接有两块限位拨片,所述限位拨片底部连接有用于调整限位拨片间距的宽度调节器,所述宽度调节器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宽度调节器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的活动框,所述活动框侧面上对称设有两条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安装有移位齿轮条,两个所述移位齿轮条通过连接杆分别与两个限位拨片连接,两个所述移位齿轮条之间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活动安装在活动框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齿轮上方设有限位齿轮圈,且限位齿轮圈固定安装在活动框内,所述调节齿轮下底面与活动框之间设有锁止弹簧,且锁止弹簧内圈与旋转杆外表面滑动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裁剪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的固定剪,所述固定剪右端固定安装有截面呈“凵”形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滑动安装有弧形的传动齿轮条,所述传动齿轮条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剪,且活动剪与固定剪铰接,所述传动齿轮条上啮合连接有裁剪齿轮,所述裁剪齿轮活动安装在安装框内,所述裁剪齿轮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剪与固定剪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裁剪装置左右侧均安装有限位轮组,所述限位轮组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架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侧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通过轴承分别活动安装有支撑辊和挤压辊,且挤压辊位于支撑辊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进料装置能够快速地进行待印花产品的安装和固定,同时还能将根据待印花产品的宽度进行安放空间的调整,同时还能防止待印花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跑偏;

(2)本发明的转运装置能够根据待印花产品的宽度进行调整,使得与宽度调节器连接的两个限位拨片的间距与待印花产品的宽度相同,防止待印花产品发生跑偏,提升了印花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裁剪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转运装置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宽度调节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宽度调节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进料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伸缩传动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安装架;2-裁剪装置;3-转运装置;4-进料装置;5-出料槽;6-转向辊;7-限位齿轮圈;8-锁止弹簧;9-限位轮组;10-复位弹簧;

201-固定剪;202-安装框;203-传动齿轮条;204-活动剪;205-裁剪齿轮;206-旋转把手;

301-转运轴承;302-转运辊;303-限位拨片;304-宽度调节器;

401-进料筒;402-滑轨;403-支撑杆;404-旋转轴承;405-伸缩传动管;406-压缩弹簧;407-内挡板;408-滑动套;409-外挡环;410-外挡板;411-旋转把手;

901-支撑架;902-活动槽;903-支撑辊;904-挤压辊;

3041-活动框;3042-滑槽;3043-滑块;3044-移位齿轮条;3045-连接杆;3046-调节齿轮;3047-旋转杆;

4051-外管;4052-内管;4053-限位槽;4054-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码印花用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架1,所述安装架1顶部设有进料装置4,所述安装架1右端活动安装有转运装置3,所述安装架1左端设有裁剪装置2。

本实施方式中实现了上料装置的整个使用流程:首先将待印花产品安放到进料装置4中,便于待印花产品的取出,待印花产品安放固定完成后,待印花产品通过转运装置3送入到数码印花机内,实现数码印花机的上料,在上料的过程中,通过裁剪装置2能够对待印花产品特定位置进行裁剪。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进料装置4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上的进料筒401以及固定安装在进料筒401底部的滑轨402,所述进料筒401内固定安装有支撑杆403,所述支撑杆403上通过旋转轴承404活动安装有伸缩传动管405,所述伸缩传动管405内端通过压缩弹簧406连接有内挡板407,所述滑轨402上滑动连接有滑动套408,所述滑动套408上固定安装,有外挡环409,所述外挡环409中心位置活动安装有外挡板410,所述外挡板410螺纹连接在支撑杆403上,所述外挡板410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411。

本实施方式中,进料装置4能够快速地进行待印花产品的安装和固定,同时还能将根据待印花产品的宽度进行安放空间的调整,同时还能防止待印花产品在输送过程中发生跑偏。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料装置4具体的使用方法为:首先旋转旋转把手411,将外挡板410从支撑杆403上旋下,外挡板410旋下后并将外挡板410拉出,此时为待印花产品提供了安装的空间,然后将待印花产品套在伸缩传动管405上,最后将外挡板410推进,并旋转旋转把手411,此时外挡板410以及与外挡板410活动连接的外挡环409沿着支撑杆403长度方向运动,并对待印花产品进行挤压,实现了对待印花产品的固定和防跑偏。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待印花产品处于中间位置,可在支撑杆403上设置刻度线,与刻度线对比后,通过旋转旋转把手411将待印花产品挤入到进料筒401中间位置。

如图7所示,所述伸缩传动管405包括外管4051和内管4052,所述外管4051端部设有限位槽4053,所述内管4052滑动连接在限位槽4053上,所述内管4052与外管4051之间连接有伸缩弹簧4054,且伸缩弹簧4054位于滑槽4053外圈,所述内管4052与外管4051外径相等。

本实施方式中,伸缩传动管405通过外管4051和内管4052之间的相对滑动实现伸缩功能,并且能够在伸缩弹簧4054的弹力作用下伸展,能够对不同宽度大小的待印花产品进行固定安装。

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杆403端部设有连接螺纹,所述支撑杆403与旋转轴承404内圈滑动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支撑杆403通过旋转轴承404与伸缩传动管405活动连接,支撑杆403与旋转轴承404内圈滑动连接,便于伸缩传动管405的伸缩。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进料筒401上方设有出料槽5,所述出料槽5内活动安装有转向辊6。

本实施方式中,出料槽5以及转向辊6的设置,便于将待印花产品从进料筒401内转运出来,防止了待印花产品与进料筒401发生摩擦而损坏。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转运装置3包括通过转运轴承301活动安装在安装架1上的转运辊302,所述转运辊302上滑动连接有两块限位拨片303,所述限位拨片303底部连接有用于调整限位拨片间距的宽度调节器304,所述宽度调节器304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上。

本实施方式中,转运装置3用于待印花产品的转运,起到了中间传递的作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宽度调节器304对两块限位拨片303的间距进行调节,使得两块限位拨片303之间的间距与待印花产品的宽度相匹配。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宽度调节器304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上的活动框3041,所述活动框3041侧面上对称设有两条滑槽3042,所述滑槽3042内滑动连接有滑块3043,所述滑块3043上固定安装有移位齿轮条3044,两个所述移位齿轮条3044通过连接杆3045分别与两个限位拨片303连接,两个所述移位齿轮条3044之间啮合连接有调节齿轮3046,所述调节齿轮3046上固定连接有旋转杆3047,所述旋转杆3047活动安装在活动框3041上。

本实施方式中,宽度调节器304根据待印花产品的宽度进行调整,使得与宽度调节器304连接的两个限位拨片303的间距与待印花产品的宽度相同,防止待印花产品发生跑偏,提升了印花的质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宽度调节器304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宽度调节器304通过正反方向旋转旋转杆3047即可实现宽度调节,正向旋转旋转杆3047时,与旋转杆3047连接的调节齿轮3046随之一起正向转动,在调节齿轮3046正向转动的过程中,与调节齿轮3046啮合连接的移位齿轮条3044背向运动,此时移位齿轮条3044外端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此时宽度增大;反向旋转旋转杆3047时,与旋转杆3047连接的调节齿轮3046随之一起反向转动,在调节齿轮3046反向转动的过程中,与调节齿轮3046啮合连接的移位齿轮条3044相向运动,此时移位齿轮条3044外端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此时宽度减小。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调节齿轮3046上方设有限位齿轮圈7,且限位齿轮圈7固定安装在活动框3041内,所述调节齿轮3046下底面与活动框3041之间设有锁止弹簧8,且锁止弹簧8内圈与旋转杆3047外表面滑动接触。

本实施方式中,锁止弹簧8的设置,在完成宽度调节后,锁止弹簧8利用自身的弹力将调节齿轮3046推入到限位齿轮圈7内,由于限位齿轮圈7固定安装活动框3041内,调节齿轮3046受到限制固定不动,实现了调节齿轮3046的锁止。

如图2所示,所述裁剪装置2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上的固定剪201,所述固定剪201右端固定安装有截面呈“凵”形的安装框202,所述安装框202内滑动安装有弧形的传动齿轮条203,所述传动齿轮条203上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剪204,且活动剪204与固定剪201铰接,所述传动齿轮条203上啮合连接有裁剪齿轮205,所述裁剪齿轮205活动安装在安装框202内,所述裁剪齿轮205上固定安装有旋转把手206。

本实施方式中,裁剪装置2通过调整固定剪201和活动剪204之间的张开角度进行待印花产品的裁剪,操作简单省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裁剪装置2具体的使用方法为:当待印花产品需要进行裁剪时,旋转旋转把手206,裁剪齿轮205随之一起转动,在裁剪齿轮205转动的过程中,与裁剪齿轮205啮合连接的传动齿轮条203沿着安装框202内壁转动,固定连接在传动齿轮条203上的活动剪204则围绕交接点旋转,此时固定剪201和活动剪204裁剪端的张开角逐渐减小,实现对待印花产品的裁剪。

如图2所示,所述活动剪204与固定剪201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10。

本实施方式中,复位弹簧10的设置,在剪切完成后,活动剪204能够利用复位弹簧10的弹力恢复至原位,活动剪204和固定剪201剪切端张角增大,不影响待印花产品的输送。

如图1所示,所述裁剪装置2左右侧均安装有限位轮组9,所述限位轮组9包括固定安装在安装架1上的支撑架901,所述支撑架901内侧设有活动槽902,所述活动槽902内通过轴承分别活动安装有支撑辊903和挤压辊904,且挤压辊904位于支撑辊903上方。

本实施方式中,限位轮组9用于待印花产品的输送和限位,防止待印花产品在输送的过程中与裁剪装置2接触而发生损坏。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辊903和挤压辊904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活动槽902内,挤压辊904可在活动槽902内上下活动,在进行待印花产品的更换时,只需要将挤压辊904取下,放入待印花产品即可,操作简单便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