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推板自动上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7549发布日期:2018-10-19 21:03阅读:2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推板自动上料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上料机中,上料板是与地面垂直的,为了上料,上料板的板面会有一个30度的倾角,以便于让圆形的料自动滚动,但是由于由这样一个倾角,会导致在上料的过程中产生易卡料,会损伤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二推板自动上料机,其杜绝了卡料的情况,且便于安装和调试。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推板自动上料机,包括机体,机体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进料口,在机体内设有串联所述进料口与所述出料口用于上料的上料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偏心轮、第一偏心杆、第二偏心杆、第一上料板和第二上料板,所述第一上料板的底部通过第一偏心杆与所述偏心轮相连,所述第二上料板的底部通过第二偏心杆与所述偏心轮相连,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偏心轮转动,其中,所述第一上料板、第二上料板与竖直方向具有20°的斜角,相平行地设置在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由进料口指向所述出料口。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发明人还有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与第一上料板相平行的第一上料导向板、第二上料导向板,所述第一上料导向板、第二上料导向板的侧面固定在所述机体的侧面立板上,其中,所述第一上料导向板夹在所述第一上料板与第二上料板之间,所述第二上料导向板紧贴在所述第二上料板的背面,所述第二上料导向板的顶端贴近所述出料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上料板的正面紧贴所述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外侧设置有出料装置,包括与所述机体的立板外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板,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基本呈水平状态的传动皮带,在所述传动皮带上方设置有斜挡板,所述斜挡板垂直于所述传动平带设置且沿所述传动皮带的行进方向呈倾斜状态。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传动皮带的上方还设置有竖直挡板,用于出料时的顶部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进料导板,且在所述进料导板的两侧具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二推板自动上料机,把上料板做了一个与竖直方向倾斜20度的一个倾角,再结合上料导向板的设计,使得不会有卡料的情况出现,而上料导向板通过螺栓连接锁在侧面立板上,便于制造、安装以及调试,偏心轮通过偏心杆连接两个上料板,同时偏心杆长度也不一致,使得两块上料板的向上顶升动作有效衔接。

具体上料时,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偏心轮转动通过第一上料板将物料沿第一上料导向板正面推送至其顶端,同时带动了第二上料板下移至与第一上料导向板顶端齐平的位置;然后第二上料板将物料沿第二上料导向板正面推送至略高于第二上料导向板的位置,送至出料口,如此上料完成,在第二上料板顶升的同时第一上料板往下运动至与进料导板齐平处的位置,最终出料时物料进入传动皮带进行顺序送料。

另外,在出料口设置有竖直挡板与斜挡板,能够让物料有规律的运行,提高上料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二推板自动上料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上料机中上料板及上料导向板处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第一上料板、第二上料板、第一上料导向板以及第二上料导向板四者间的结构;

图3是图1所示上料机中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机体;

2、进料口,21、进料导板,22、进料导板上的挡板;

3、出料口;

4、上料装置,41、偏心轮,42、第一偏心杆,43、第二偏心杆,44、第一上料板,45、第二上料板,46、第一上料导向板,47、第二上料导向板;

5、出料装置,51、支撑板,52、传动皮带,53、斜挡板,54、竖直挡板;

6、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二推板自动上料机,如图1所示,其一般性地可以包括机体1,机体1相对的两侧分别具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3,且所述出料口3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进料口2,在机体1内设有串联所述进料口2与所述出料口3用于上料的上料装置4,所述上料装置4包括驱动电机(图中未示出,按照生产情况设置即可,常规设置)、偏心轮41、第一偏心杆42、第二偏心杆43、第一上料板44和第二上料板45,所述第一上料板44的底部通过第一偏心杆42与所述偏心轮41相连,所述第二上料板45的底部通过第二偏心杆43与所述偏心轮41相连,所述驱动电机用于带动所述偏心轮41转动,其中,所述第一上料板44的正面紧贴所述进料口2,所述第一上料板44、第二上料板45与竖直方向具有20°的斜角,相平行地设置在进料口2与出料口3之间,由进料口2指向所述出料口3。

如图2所示,所述上料装置4还包括与第一上料板44相平行的第一上料导向板46、第二上料导向板47,所述第一上料导向板46、第二上料导向板47的侧面固定在所述机体1的侧面立板上,其中,所述第一上料导向板46夹在所述第一上料板44与第二上料板45之间,所述第二上料导向板47紧贴在所述第二上料板45的背面,所述第二上料导向板47的顶端贴近所述出料口3。

具体上料时,物料6从进料口2进入,偏心轮41转动通过第一上料板44将物料6沿第一上料导向板46正面推送至其顶端,同时带动了第二上料板45下移至与第一上料导向板46顶端齐平的位置;然后第二上料板45将物料6沿第二上料导向板47正面推送至略高于第二上料导向板47的位置,送至出料口3,如此上料完成,在第二上料板45顶升的同时第一上料板44往下运动至与进料导板21齐平处的位置,最终出料时物料6进入传动皮带52进行顺序送料。

如图3所示,所述出料口3外侧设置有出料装置5,包括与所述机体1的立板外侧固定连接的支撑板51,在所述支撑板51上设有基本呈水平状态的传动皮带52,在所述传动皮带52上方设置有斜挡板53,所述斜挡板53垂直于所述传动平带设置且沿所述传动皮带52的行进方向呈倾斜状态。在所述传动皮带52的上方还设置有竖直挡板54,用于出料时的顶部限位。在出料口3设置有传动皮带52,再结合竖直挡板54与斜挡板53,能够让物料6有规律的运行,提高上料机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2处设置有向下倾斜的进料导板21,且在所述进料导板21的两侧具有挡板22,而为了出料的平顺,同样可在出料口3与第二上料导向板47之间通过倾斜的连接板进行连接,将物料6平顺送至上述传动皮带52上去。

综上可知,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二推板自动上料机,把上料板做了一个与竖直方向倾斜20度的一个倾角,再结合上料导向板的设计,使得不会有卡料的情况出现,而上料导向板通过螺栓连接锁在侧面立板上,便于制造、安装以及调试,偏心轮通过偏心杆连接两个上料板,同时偏心杆长度也不一致,使得两块上料板的向上顶升动作有效衔接。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