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灌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1622发布日期:2019-03-22 19:4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灌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灌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或半自动包装机的双灌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自动或半自动包装设备的灌料装置只包括一组灌料通道,其结构比较单一,灌料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灌料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灌料装置,它包括两组并排的灌料通道、一升降板、升降轨道、升降气缸、两压袋块和两压袋气缸,每组灌料通道包括一放料筒、一过渡斗、一灌料管和一米盒,过渡斗连接放料筒的出料口并置于放料筒的下方,灌料管连接过渡斗的出料口并置于过渡斗的下方,米盒用于连接灌料管的出料口并置于灌料管的下方;升降板与两过渡斗和两灌料管固定连接并设于两过渡斗和两灌料管之间之间,升降板连接升降轨道并能受升降气缸驱动沿着升降轨道上升或下降;两压袋块一一对应地固接于两压袋气缸活塞杆的末端并能受压袋气缸驱动一一对应地推向并压紧两灌料管。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两灌料通道的两放料筒由第一通槽通过第一隔板结构一分为二形成。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两灌料通道的两过渡斗由第二通槽通过第二隔板结构一分为二形成。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两米盒由一盒体通过第三隔板结构一分为二形成。

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升降轨道具有两组,分设在升降板的两侧,每组升降轨道包括一导杆和与升降板固定连接的导槽。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具有两组灌料通道,灌料速度快,大大提高灌料效率。

2、所述两灌料通道的两放料筒由第一通槽通过第一隔板结构一分为二形成;所述两灌料通道的两过渡斗由第二通槽通过第二隔板结构一分为二形成;所述两米盒由一盒体通过第三隔板结构一分为二形成;结构紧凑,装置的整体耗材少,装置的制作成本低。

3.装置的结构新颖、独特,稳定,安装、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双灌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一种双灌料装置,它包括两组并排的灌料通道、一升降板10、升降轨道20、升降气缸(图中未示出)、两压袋块40和两压袋气缸50,每组灌料通道包括一放料筒61、一过渡斗62、一灌料管63和一米盒64,过渡斗62连接放料筒61的出料口并置于放料筒61的下方,灌料管63连接过渡斗62的出料口并置于过渡斗62的下方,米盒64用于连接灌料管63的出料口并置于灌料管63的下方;升降板10与两过渡斗62和两灌料管63固定连接并设于两过渡斗62和两灌料管63之间之间,升降板10连接升降轨道20并能受升降气缸驱动沿着升降轨道20上升或下降;两压袋块40一一对应地固接于两压袋气缸50活塞杆的末端并能受压袋气缸50驱动一一对应地推向并压紧两灌料管63。

优选地,所述两灌料通道的两放料筒61由第一通槽611通过第一隔板结构612一分为二形成;所述两灌料通道的两过渡斗62由第二通槽621通过第二隔板结构(图中未示出)一分为二形成;所述两米盒64由一盒体641通过第三隔板结构642一分为二形成。使得本实施例所述的双灌料装置结构紧凑,装置的整体耗材少,装置的制作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轨道20具有两组,分设在升降板10的两侧,每组升降轨道20包括一导杆21和与升降板10固定连接的导槽22。

灌料时,通过压袋块40将包装袋压紧在灌料管63的侧壁上,物料自放料筒61的上方落下至两放料筒61中,进而顺着两组灌料通道落下直至对应米盒64的包装袋中,然后进行整形抽真空,该双灌料装置具有两组灌料通道同时进行灌料,灌料速度快,大大提高灌料效率。该装置的结构新颖、独特,稳定,安装、操作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