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机及输送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153063发布日期:2019-11-16 00:18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输送机及输送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输送粉粒体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输送粉粒体,例如使用刮板输送机等各种输送机。刮板输送机通过沿着输送路径移动的刮板来输送粉粒体(专利文献1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62-12491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通常,使用刮板等的输送机输送从上游侧的装置(进料器等)供给的粉粒体,并向下游侧的装置(包装机等)排出。在这样的生产线中,由于例如粉粒体的供给过多等原因,有时不得不临时限制粉粒体从输送机向下游侧的装置的供给。在这种情况下,若在输送机内部残留有粉粒体的状态下直接使输送机的运转停止,则粉粒体彼此之间的间隙由于自重而紧缩,导致粉粒体的流动性降低。流动性降低的粉粒体成为相对于刮板等的驱动力的阻力,其结果,由于过载,输送机的运转的再次开始变得困难。若成为这样的状态,则需要进行除去输送机内的粉粒体的修复作业,粉粒体的输送作业可能产生延迟。

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在临时限制粉粒体向下游侧的装置的供给的情况下,一般会在将输送机内的粉粒体排出到下游侧的缓冲器之后,停止输送机的运转。但是,在布局上存在限制,并不一定能够设置足以收容输送机内部的粉粒体的尺寸的缓冲器。

但是,若不限制输送机的运转而继续进行粉粒体向下游侧的装置的供给,则在下游侧的装置中容易产生溢出、过载引起的设备的损坏等问题,结果,粉粒体的输送作业会延滞。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限制粉粒体向下游侧的装置的供给之后,能够无延滞地再次开始粉粒体的通常的输送作业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观点所涉及的输送机是将粉粒体输送到下游侧的装置的输送机,包括:壳体,其在内部具有输送路径,并且具有用于将所述粉粒体排出到下游侧的装置的排出口;多个输送部,收容在所述壳体内,通过沿着所述输送路径循环而将所述粉粒体输送到所述排出口;开闭机构,其对所述排出口进行开闭;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多个输送部及所述开闭机构的动作。所述控制部在限制所述粉粒体向所述下游侧的装置的供给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开闭机构以关闭所述排出口,并且使所述多个输送部的循环继续进行,由此使所述粉粒体继续沿着所述输送路径移动。另外,对粉粒体的供给进行限制除了停止粉粒体的供给之外,还包括减少粉粒体的供给量。

本发明的第二观点所涉及的输送机为第一观点所涉及的输送机,其中,所述控制部在限制所述粉粒体向所述下游侧的装置的供给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开闭机构使得完全关闭所述排出口。

本发明的第三观点所涉及的输送机为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所涉及的输送机,其中,所述多个输送部构成为在所述输送路径的至少一部分中沿铅垂方向移动。

本发明的第四观点所涉及的输送机为第一观点至第三观点中任一观点所涉及的输送机,其中,所述多个输送部分别为刮板。

本发明的第五观点所涉及的输送方法是通过具有排出口的输送机将粉粒体输送到下游侧的装置的输送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4):

(1)将所述粉粒体供给到所述输送机的步骤;

(2)使所述输送机所含的多个输送部沿着输送路径循环,由此将所述粉粒体输送到所述排出口的步骤;

(3)经由所述排出口将所述粉粒体从所述输送机排出到所述下游侧的装置的步骤;以及

(4)在限制所述粉粒体向所述下游侧的装置的供给的情况下,关闭所述排出口,并且使所述多个输送部的循环继续进行,由此使所述粉粒体继续沿着所述输送路径移动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需要限制粉粒体向下游侧的装置的供给的情况下,通过开闭机构使输送机的排出口关闭,并且继续进行输送部的循环。由此,粉粒体的至少一部分会在输送机内的输送路径中循环而不从排出口排出,结果,维持了残留在输送机内的粉粒体的流动性。因此,即使在再次开始粉粒体的通常的输送作业的情况下,也不会产生粉粒体的阻力所引起的过载。通过以上,在限制粉粒体向下游侧的装置的供给之后,能够无延滞地再次开始粉粒体的通常的输送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包括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机的粉粒体的生产线系统的概略结构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机的内部构造的侧剖视图。

图3为说明通常的工序中的生产线系统的动作状态的图。

图4为说明限制工序中的生产线系统的动作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进行说明。

<1.生产线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1表示包括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机1的生产线系统100的概略结构图。输送机1是用于输送粉粒体h的装置。如该图所示,生产线系统100除了输送机1之外,还具备:向输送机1供给粉粒体h的上游侧的装置2、和输送机1排出粉粒体h的下游侧的装置3。粉粒体h按照从上游侧的装置2向输送机1、从输送机1向下游侧的装置3的顺序输送。

生产线系统100整体的动作由控制部30控制。控制部30通过通信线l1与输送机1、上游侧的装置2和下游侧的装置3连接,控制这些装置1~3的动作。由此,输送机1、上游侧的装置2及下游侧的装置3能够协作地输送粉粒体h并进行加工,组成一系列的生产线。

上游侧的装置2及下游侧的装置3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上游侧的装置2而配置有旋转进料器,作为下游侧的装置3而配置有包装机。输送机1具有被供给粉粒体h的供给口s1和用于排出粉粒体h的排出口s2,旋转进料器连续地或间歇地向该供给口s1供给粉粒体h。在图1中虽然省略,但在输送机1的排出口s2与包装机之间配置有料斗4。如图2所示,料斗4配置在包装机的上方。料斗4接收从输送机1的排出口s2排出的粉粒体h,之后,作为在将粉粒体h供给到包装机之前暂时贮存粉粒体h的缓冲器而发挥功能。包装机将从料斗4供给的粉粒体h每次以给定量进行包装,然后向下游侧的装置输送。

粉粒体是粉末和颗粒的总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粉粒体h具有流动性,并具有即使在静置状态下也会因自重致使彼此之间的间隙紧缩、聚集而变得致密的性质。作为具有这种性质的粉粒体h的一例,可举出树脂颗粒。另外,虽然不限定于以下,但是在压实密度w1(g/cc)、松散密度w2(g/cc)、休止角α(°)、压缩度c(%)满足以下的条件c1~c4的情况下,粉粒体h具有更显著地发挥以上的性质的倾向。另外,满足以下的条件c1~c4中的越多的条件,粉粒体h越容易具有以上的性质,但是即使仅满足至少1个,也容易具备以上的性质。

c1:0.08≤w1≤5.2,更优选为0.5≤w1≤1.2

c2:0.05≤w2≤5.0,更优选为0.4≤w2≤1.1

c3:15≤α≤70,更优选为25≤α≤45

c4:1≤c≤65,更优选为5≤c≤25

<2.输送机的结构的详情>

以下,参照图2对输送机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送机1是刮板输送机,将粉粒体h以主要沿铅垂方向从下方朝上方抬起的方式进行输送。

输送机1具有壳体11和收容在壳体11内的多个输送部(刮板14)。在壳体11内形成有输送这些刮板14的环状的输送路径12,刮板14在输送路径12内沿着输送方向a1循环,由此输送粉粒体h。

壳体11具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中央部11a;从中央部11a的下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下部11b;以及从中央部11a的上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上部11c。上述的供给口s1形成在下部11b,朝向铅垂上方开口。另外,上述的排出口s2形成在上部11c,朝向铅垂下方开口。排出口s2位于比供给口s1靠铅垂上方。

输送路径12包括从供给口s1朝向排出口s2的去程12a和从排出口s2朝向供给口s1的回程12b。在壳体11内配置有沿着输送方向a1延伸的底板13使得将壳体11内的空间分隔为两个,通过该底板13和壳体11的内壁来规定去程12a和回程12b。在去程12a内输送的刮板14边从壳体11的下部11b向中央部11a并从中央部11a向上部11c弯折边前进。相反地,在回程12b内输送的刮板14边从壳体11的上部11c向中央部11a并从中央部11a向下部11b弯折边前进。粉粒体h在从上游侧的装置2投入到供给口s1后,被在去程12a中前进的刮板片14推着移动而到达排出口s2,从排出口s2放出。

多个刮板14分别具有相同的形状,并沿着输送方向a1等间隔地配置。各刮板14为平板状,其主面(最宽的面)与输送方向a1正交。另外,各刮板14也以与底板13正交的方式立起。

各刮板14固定在沿着底板13的两端循环的2条循环链15、15之间。在壳体11的下部11b内收容有链轮17,在上部11c内收容有链轮18。循环链15、15绕挂在这些链轮17、18上,固定于循环链15、15的刮板14的输送方向a1在链轮17、18处分别反转。通过以上,粉粒体h成为被沿着输送方向a1移动的刮板14的主面推着在输送路径12内输送。

作为壳体11的材质的优选例,可举出一般结构用轧制钢材(ss)或不锈钢(sus)等。作为刮板14的材质的优选例,可举出一般结构用轧制钢材(ss)或不锈钢(sus)等。作为循环链15的材质的优选例,可举出一般结构用轧制钢材(ss)、不锈钢(sus)、或铬钼钢(scm)等。

控制部30控制未图示的电动机等驱动机构对链轮17、18进行旋转驱动。由此,绕挂在链轮17、18上的循环链15、15进而刮板14在输送路径12内沿着输送方向a1循环。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从驱动机构对链轮17、18双方直接施加驱动力,还可以构成为将一方设为主动并将另一方设为从动而仅对一方施加驱动力。

另外,输送机1在排出口s2的附近具有开闭机构16。开闭机构16是用于对排出口s2进行开闭的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电动阀,配置在排出口s2的下方。控制部30除了能够如上述那样控制刮板14的动作之外,还能够控制开闭机构16的动作。具体而言,开闭机构16被控制部30控制成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变。这里所说的打开状态是指排出口s2最大程度打开的状态,这里所说的关闭状态是指排出口s2相比于打开状态而被关闭的状态。在关闭状态下,排出口s2完全或部分地关闭,粉粒体h无法通过排出口s2或者与打开状态相比能够通过的粉粒体h的量减少,粉粒体h向下游侧的装置3的供给受到限制。即,粉粒体h向下游侧的装置3的供给停止,或者粉粒体h的供给量减少。

<3.粉粒体的输送工序>

接着,参照图2、图3及图4,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粉粒体h的输送工序进行说明。输送工序包括:通常的工序、和限制粉粒体h从输送机1向下游侧的装置3的供给的工序(以下,称为限制工序)。以下,依次进行说明。

图3为说明通常的工序中的生产线系统100的动作状态的图。在通常的工序中,控制部30控制上游侧的装置2,以使粉粒体h连续地或间歇地投入到输送机1的供给口s1。这样依次供给到输送机1的粉粒体h通过刮板14在去程12a内依次被输送。更具体而言,控制部30在上游侧的装置2驱动的期间,使刮板14沿着输送路径12循环。另外,此时,开闭机构16通过控制部30而维持在打开状态。粉粒体h被在输送路径12内循环的刮板14推压,在壳体11的下部11b内沿水平方向移动,接着,在中央部11a内沿铅垂方向朝上方移动,然后在上部11c内沿水平方向移动。之后,到达排出口s2的粉粒体h从排出口s2落下,依次被供给到下游侧的装置3。经过排出口s2而排空的刮板14在回程12b内被输送,返回到供给口s1。之后,刮板14再次接收从供给口s1投入的粉粒体h,反复进行同样的动作。另外,控制部30驱动下游侧的装置3,对到达下游侧的装置3的粉粒体h进行包装。以上是通常的工序。

接着,对限制工序进行说明。图4为说明限制工序中的生产线系统100的动作状态的图。在判断为需要限制粉粒体h从输送机1向下游侧的装置3的供给的情况下执行限制工序。具体而言,控制部30在判断为由于粉粒体h的过剩供给致使下游侧的装置3的处理能力追不上而可能溢出的情况下、或者由于判断为存在某种异常而使下游侧的装置3的动作停止的情况下等,执行限制工序。并且,在这样的状况下,优选不仅限制输送机1的动作,还限制粉粒体h从上游侧的装置2向输送机1的供给。因此,控制部30不仅限制输送机1的动作,还限制上游侧的装置2的动作。

控制部30在决定执行限制工序时,经由通信线l1控制上游侧的装置2的动作,限制粉粒体h向输送机1的供给。此时,既可以暂时停止粉粒体h从上游侧的装置2向输送机1的供给,也可以减少粉粒体h的供给量。另外,在减少粉粒体h的供给量的情况下,根据下游侧的装置3的状况,由控制部30适当判断减少何种程度。

同样地,控制部30在决定执行限制工序时,经由通信线l1控制开闭机构16使得关闭排出口s2,从而使开闭机构16成为关闭状态。此时,排出口s2可以完全关闭,也可以部分地关闭。另外,所谓“完全关闭排出口s2”,是指将排出口s2关闭至粉粒体h实质上不能通过排出口s2的程度。在关闭状态下关闭排出口s2的程度既可以预先统一决定,也可以根据下游侧的装置3的状况进行调节。另外,控制部30进行控制使得开闭机构16成为关闭状态,另一方面,使刮板14的循环继续进行,由此使粉粒体h继续沿着输送路径12移动。其结果,由于排出口s2关闭而未能从排出口s2排出的粉粒体h维持被刮板14输送的状态返回到回程12b,在输送路径12中开始循环。

另外,如果在使开闭机构16成为关闭状态的同时并使刮板14的循环停止,则输送路12内的粉粒体h因重力而落下,粉粒体h彼此之间的间隙紧缩而变密,流动性降低。此时,可以预想到粉粒体h尤其会集中于壳体11的下部11b和中央部11a的下部。在这样的状态下,当试图再次开始通常的工序时,流动性降低的粉粒体会成为阻力,从而刮板14的再启动时的负荷变得过大。结果,以刮板14为首的输送机1的各部有可能损坏。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限制工序中,与通常的工序同样地,使残留在壳体11内的粉粒体h继续移动而不静置,从而能够防止粉粒体h的流动性的降低。因此,即使在再次开始通常的工序的情况下,刮板14的再启动也不会变为过载,能够从限制工序无延滞地恢复到通常的工序。

另外,在控制部30决定解除限制工序的情况下,进行从限制工序向通常的工序的恢复。在进入限制工序的理由已解除的情况下等,控制部30决定解除限制工序。

控制部30在决定解除限制工序时,经由通信线l1使上游侧的装置2执行通常的工序。同样地,控制部30经由通信线l1使输送机1执行通常的工序。

另外,一般地,刮板14的启动所需的电力比使刮板14持续循环所需的电力多。关于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即使在限制工序中也不停止刮板14的循环,因而不会不必要地重复运转的停止和再次开始。因此,从节能的观点出发,限制工序也是优异的。

<4.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不脱离其主旨,就可以进行各种变更。另外,以下的变形例的主旨可适当组合。

<4-1>

上述实施方式的输送机1构成为将粉粒体h主要沿铅垂方向从下方向上方进行输送,但是粉粒体h的输送方向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粉粒体h主要沿水平方向进行输送的类型的装置。

<4-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闭机构16构成为电动阀,但其结构只要能够对排出口s2进行开闭,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作为能够对排出口s2进行开闭的铰链式门或滑动式门,也能够实现开闭机构16。

<4-3>

限制工序的开始条件不限于上述的条件。例如,也可以在下游侧的装置3的处理能力追不上而可能溢出的情况下,或者在由于某种异常而使下游侧的装置3的动作停止的情况下,从下游侧的装置3向控制部30发送限制指令,接收到限制指令的控制部30执行限制工序。

<4-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输送机1为刮板输送机,但包括上述限制工序在内的各种动作并不限定于刮板输送机,也能够应用于其他种类的输送机。特别是具有在输送过程中推压粉粒体h等对粉粒体h施加力的刮板那样的多个输送部的输送机的情况下,在不实施上述限制工序的情况下,当输送机的运转停止时,粉粒体有可能会变密。因此,通过对这样的输送机实施上述限制工序,能够无延滞地再次开始输送机的运转。

符号说明

100生产线系统

1输送机

2上游侧的装置

3下游侧的装置

4料斗

11壳体

12输送路径

12a去程

12b回程

13底板

14刮板

15循环链

16开闭机构

17上游侧的链轮

18下游侧的链轮

30控制部

h粉粒体

s1供给口

s2排出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