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家用电梯的曳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3892发布日期:2019-06-11 21:31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家用电梯的曳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曳引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家用电梯的曳引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曳引系统由曳引机、曳引绳、导向轮、反绳轮等组成。曳引机分为有齿轮曳引机和无齿轮曳引机。有齿轮曳引机由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盘车装置及底座等组成。无齿轮曳引机由电动机、制动器、盘车装置及底座等组成。曳引机是电梯轿厢升降的主拖动机械。曳引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轿厢和对重,依靠钢丝绳与曳引绳槽之间的摩擦力来驱动轿厢升降。导向轮分开轿厢和对重的间距,采用复绕型时还可增加曳引能力。导向轮安装在曳引机架上或承重梁上。无齿轮曳引机用于高速和超高速电梯,传动效率高、噪音小、传动平稳、但能耗大、造价高、维修不便。有齿轮曳引机用于低、快速电梯,有减速箱、传动比大、运行平稳、噪音较低、体积较小。近几年来随着稀土永磁材料技术的发展,永磁同步无齿曳引机大有取代有齿曳引机之势。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在运行电梯中,采用有齿曳引机的电梯仍占多数。有齿轮曳引机多采用蜗轮传动曳引机,蜗轮副曳引机主要由曳引电动机、蜗杆、蜗轮、制动器、曳引绳轮、机座等构成。有齿轮曳引机的曳引电动机通过联轴器与蜗杆连接,蜗轮与曳引绳同装在一根轴上。由于蜗杆与蜗轮间有啮合关系,曳引电动机能够通过蜗杆驱动蜗轮和绳轮作正反向运行。蜗轮和蜗杆之间啮合极易发生打滑现象,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曳引电动机需频繁的起动、制动、正转、反转,而且负载变化很大,经常工作在重复短时状态、电动状态、再生制动状态的情况下。对重块在安装到对重架上也非常不方便,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家用电梯的曳引系统。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家用电梯的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曳引系统包括跷跷板装置、升降装置和轿厢,所述跷跷板装置包括跷板、转轴、底座、第一承重台和第二承重台,第一承重台和第二承重台之间通过跷板和转轴连接,底座通过设有的支撑架安装在井道上,轿厢与第一承重台通过钢丝绳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顶板、第二绕线齿轮、第二永磁起重器和对重块组,第二绕线齿轮安装在顶板上,第二绕线齿轮与第二永磁起重器通过钢丝绳活动连接,,第二永磁起重器通过吸附或放开对重块组实现跷板的翘起和落下,从而轿厢可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钢丝绳的末端设有挂钩,挂钩与第二永磁起重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绕线齿轮和第一永磁起重器,第一绕线齿轮安装在顶板上,第一绕线齿轮与第一永磁起重器通过钢丝绳活动连接,钢丝绳上的挂钩与第一永磁起重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起重器对应吸附的为大对重块组,第一起重器对应吸附的为小对重块组,大对重块组的质量大于小对重块组。

进一步地,夹板垂直安装在跷板的中间,使跷板翘起到极限位置时不再动作,增加安全性,防止跷板翻车。

进一步地,弹簧装置对称安装在夹板和跷板之间,可缓慢的使跷板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重台和第二承重台的两侧装有挡板,可防止对重块组坠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重台和第二承重台的表面有防滑纹。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减去了有齿轮曳引机中常用的蜗轮蜗杆,不用再担心蜗轮蜗杆打滑,通过巧妙的跷跷板中的杠杆原理和升降装置中永磁起重器的开档无磁力,关档有磁力的原理,实现了轿厢的上下升降,并且对重块安装简单,不再需要耗费过多人力安装在对重架上,适用于家用电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化后轿厢停在一楼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化后轿厢停在二楼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化后轿厢停在三楼的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转轴、3为跷板、4为第二承重台、5为大对重块组、6为第二永磁起重器、7为挂钩、8为夹板、9为第二绕线齿轮、10为轿厢、11为第一承重台、12为弹簧装置、13为小对重块组、14为第一永磁起重器、15为钢丝绳、16为第一绕线齿轮、17为顶板、18为挡板、19为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家用电梯的曳引系统,其特征在于,曳引系统包括跷跷板装置、升降装置和轿厢10,所述跷跷板装置包括跷板3、转轴2、底座1、第一承重台11和第二承重台4,第一承重台11和第二承重台4之间通过跷板3和转轴2连接,底座1通过设有的支撑架安装在井道上,轿厢10与第一承重台11通过钢丝绳15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顶板17、第二绕线齿轮9、第二永磁起重器6和对重块组,第二绕线齿轮9安装在顶板17上,第二绕线齿轮9与第二永磁起重器6通过钢丝绳15活动连接,第二永磁起重器6通过吸附或放开对重块组实现跷板3的翘起和落下,从而轿厢可上下运动。

钢丝绳15的末端设有挂钩7,挂钩7与第二永磁起重器6固定连接。

当人们乘电梯从一楼到二楼时,在plc控制器的作用下,第二绕线齿轮9接收到信号,第二绕线齿轮9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二永磁起重器6处于开档,此时第二永磁起重器6没有磁力,大对重块组5被放置在第二承重台4上,跷板3右端缓慢下降,左端向上运动,第一承重台11和第二承重台4最终处于水平位置,此时轿厢10上升至二楼。

当人们乘电梯从二楼到一楼时,在plc控制器的作用下,第二绕线齿轮9接收到信号,第二绕线齿轮9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二永磁起重器6处于关档,第二永磁起重器6有磁力,大对重块组5被第二永磁起重器6吸附上去,跷板3的右端缓慢向上运动,左端下降,最终轿厢10下降至一楼。

实施例2: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绕线齿轮16和第一永磁起重器14,第一绕线齿轮16安装在顶板上,第一绕线齿轮16与第一永磁起重器14通过钢丝绳15活动连接,钢丝绳15上的挂钩7与第一永磁起重器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起重器6对应吸附的为大对重块组5,第一起重器14对应吸附的为小对重块组13,大对重块组5的质量大于小对重块组13。

当人们乘电梯从一楼到二楼时,在plc控制器的作用下,第二绕线齿轮9接收到信号,第二绕线齿轮9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二永磁起重器6处于开档,此时第二永磁起重器6没有磁力,大对重块组5被放置在第二承重台4上,第一绕线齿轮16接收到信号,第一绕线齿轮16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一永磁起重器14处于开档,此时第一永磁起重器14没有磁力,小对重块组被安置在第一承重台11上,跷板3右端缓慢下降,左端向上运动,第一承重台11和第二承重台4最终处于水平位置,此时轿厢10上升至二楼。此时装置如图4所示。

当人们乘电梯从二楼到一楼时,在plc控制器的作用下,第二绕线齿轮9接收到信号,第二绕线齿轮9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二永磁起重器6处于关档,第二永磁起重器6有磁力,大对重块组5被第二永磁起重器6吸附上去,小对重块组13仍在第一承重台11上,跷板3的右端缓慢向上运动,左端下降,最终轿厢10下降至一楼。此时装置如图3所示。

当人们乘电梯从一楼到三楼时,在plc控制器的作用下,第二绕线齿轮9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二永磁起重器6处于关档,第二永磁起重器6有磁力,大对重块组5被第二永磁起重器6吸附上去,第一绕线齿轮16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一永磁起重器14处于关档,第一永磁起重器14有磁力,小对重块组13被第一永磁起重器14吸附上去,跷板3右端缓慢下降,左端缓慢上升,最终轿厢10停在三楼。此时装置如图5所示。

当人们乘电梯从二楼到三楼时,在plc控制器的作用下,第一绕线齿轮16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一永磁起重器14处于关档,第一永磁起重器14有磁力,小对重块组13被第一永磁起重器14吸附上去,第二绕线齿轮9不动作,跷板3右端缓慢下降,左端缓慢上升,最终轿厢10停在三楼。此时装置如图5所示。

当人们乘电梯从三楼到二楼时,在plc控制器的作用下,第一绕线齿轮16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一永磁起重器14处于开档,此时第一永磁起重器14没有磁力,小对重块组被安置在第一承重台11上,第二绕线齿轮9不动作,跷板3右端缓慢上升,左端缓慢下降,最终轿厢10停在二楼。此时装置如图4所示。

当人们乘电梯从三楼到一楼时,在plc控制器的作用下,第一绕线齿轮16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一永磁起重器14处于开档,此时第一永磁起重器14没有磁力,小对重块组被安置在第一承重台11上,第二绕线齿轮9逆时针旋转,钢丝绳15放下,第二永磁起重器6处于关档,第二永磁起重器6有磁力,大对重块组5被第二永磁起重器6吸附上去,跷板3右端缓慢上升,左端缓慢下降,最终轿厢10停在一楼。此时装置如图3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