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8204发布日期:2020-01-24 13:5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卷烟生产的过程中,由于一般的包装机条盒纸的消耗速度相对较快,包装机条盒纸料仓的缓存量又都比较小,而目前为条盒纸料仓加料的方法大多只能通过操作人员手工加料来实现,操作人员需时刻注意包装机的工作状态,不断反复加料才能保证生产有序进行;这种方法不但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而且人工成本高、劳动强度大,无法满足烟草生产行业现代化精益管理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多只能通过操作人员手工加料来实现,操作人员需时刻注意包装机的工作状态,不断反复加料才能保证生产有序进行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包括低位缓存输送机构、垂直提升机构、高位缓存输送机构和移料补位装置,放置在低位缓存输送机构上的物料,可由低位缓存输送机构缓存或输送至垂直提升机构,再由垂直提升机构提升至高位缓存输送机构,再由高位缓存输送机构缓存或者输送至移料补位装置,通过移料补位装置将物料供应给包装机料库。

优选的,所述低位缓存输送机构主要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一传动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防护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作为机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一防护组件安装在第一传动组件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带动第一传动组件运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的物料在摩擦的带动下随着传动组件运动,实现物料的输送。

优选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设有第一张紧组件,起到张紧传动组件的作用,所述第一防护组件上设有调整板,可为物料的输送提供导向,所述的第一支撑组件上还安装有阻挡气缸,可阻止物料前进,为物料提供机械限位不至掉落。

优选的,所述垂直提升机构包括框架支撑组件、提升组件、旋转输送组件和线槽组件,所述的提升组件、旋转输送组件以及线槽组件安装在所述框架支撑组件上。

优选的,所述旋转输送组件包括支架组件、第二动力组件和第三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组件上,所述支架组件又安装在所述第三动力组件上,所述第三动力组件与垂直提升机构的滑台组件相连,可随着滑台组件沿着第一滑轨上下运动。

优选的,所述高位缓存输送机构包括立柱支撑组件、第一框架组件、第一输送组件、第二防护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防护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组件上,所述第一框架组件一端安装在立柱支撑组件上并与所述垂直提升机构入口相连,另一端则安装在移位补料装置上,所述的第一输送组件具有独立的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框架组件上设有阻挡板。

优选的,所述移位补料装置包括水平移动机构、升降移动机构、旋转放料机构、伸缩机构、夹抱机构和立柱组件,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第二框架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第二滑台组件,第二滑轨、第三传动组件及第二张紧组件,所述第二框架组件与立柱组件相连,所述第二滑台组件与第三传动组件及第二滑轨相连,所述升降移动机构包括第三框架组件、第三驱动组件、第三滑台组件,第三滑轨、第三传动组件和第三张紧组件,所述第三框架组件与水平移动机构的第二滑台组件相连,所述第二滑台组件与第四传动组件及第三滑轨相连。

优选的,所述旋转放料机构主要包括轴承组件、轴阶梯轴、u形支撑连接件、支架、t形支撑连接件、一对第一异形支撑连接件和伸缩动力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和t形支撑连接件与伸缩机构安装板相连,所述支架安装在升降移动机构的滑台组件上,所述阶梯轴安装在轴承组件中,所述阶梯轴通过u形支撑连接件与支架相连,所述伸缩动力组件通过第一异形支撑连接件安装在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机构安装板、伸缩动力组件、第二异形支撑连接件及滑轨组件,所述伸缩动力组件和滑轨组件安装在伸缩机构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异形支撑连接件与伸缩动力组件及滑轨组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夹抱机构包括左夹爪、叉架连接板、右夹爪、右夹爪动力组件、连接架、左夹爪动力组件、载货板、载货板和滚柱,所述连接架安装在伸缩机构的异形支撑连接件上,所述叉架连接板、载货板和载货板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所述连接架相连,所述右夹爪动力组件和左夹爪动力组件安装在叉架连接板上,所述左夹爪和右夹爪又分别安装在左夹爪动力组件和右夹爪动力组件上,所述载货板上安装有若干滚柱。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自动物料缓存输送装置,包括低位缓存输送机构、垂直提升机构、高位缓存输送机构和移料补位装置四大部分,可实现物料的自动缓存、自动加料;

2、放置在低位缓存输送机构上的物料,可由低位缓存输送机构缓存或输送至垂直提升机构,再由垂直提升机构提升至高位缓存输送机构,再由高位缓存输送机构缓存或者输送至移料补位装置,通过移料补位装置将物料供应给包装机料库,实现物料的自动缓存和自动加料;

3、本发明中,布置合理,噪音小,操作便捷,自动化水平高,工作效率高,物料缓存量大,放料动作合理安全;

4、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案,可替代人工加料的方式,不仅能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而且还能避免包装机加料不及时造成的停机,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低位缓存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垂直提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旋转输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高位缓存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移位补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水平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升降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旋转放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的夹抱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低位缓存输送机构、11第一支撑组件、112阻挡气缸、12第一传动组件、123第一张紧组件、13第二支撑组件、14第一驱动组件、15第一防护组件、151调整板、2垂直提升机构、21框架支撑组件、22提升组件、221第一动力组件、222第二传动组件、223第一滑轨、224第一滑台组件、23旋转输送组件、231支架组件、233第二动力组件、234第三动力组件、24线槽组件、3高位缓存输送机构、31立柱支撑组件、32第一框架组件、323阻挡板、33第一输送组件、34第二防护组件、35第二输送组件、4移料补位装置、41水平移动机构、411第二框架组件、412第二驱动组件、413第二滑台组件、414第二滑轨、415第三传动组件、416第二张紧组件、42升降移动机构、421第三框架组件、422第三驱动组件、423第三滑台组件、424第三滑轨、425第四传动组件、426第三张紧组件、43旋转放料机构、431轴承组件、432轴阶梯轴、433u形支撑连接件、434支架、435t形支撑连接件、436第一异形支撑连接件、437伸缩动力组件、44伸缩机构、441伸缩机构安装板、442伸缩动力组件、443第二异形支撑连接件、444滑轨组件、45夹抱机构、451左夹爪、452叉架连接板、453右夹爪、454右夹爪动力组件、455连接架、456左夹爪动力组件、457载货板、458载货板、459滚柱、46立柱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11,一种条盒纸缓存输送装置,包括低位缓存输送机构1、垂直提升机构2、高位缓存输送机构3和移料补位装置4,放置在低位缓存输送机构1上的物料,可由低位缓存输送机构1缓存或输送至垂直提升机构2,再由垂直提升机构2提升至高位缓存输送机构3,再由高位缓存输送机构3缓存或者输送至移料补位装置4,通过移料补位装置4将物料供应给包装机料库。

本实施例中,其中低位缓存输送机构1的结构如图2所示,低位缓存输送机构主要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1、第一传动组件12、第二支撑组件13、第一驱动组件14和第一防护组件15,第一支撑组件11和第二支撑组件13作为机架,第一传动组件12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11和第二支撑组件13上,第一驱动组件14和第一防护组件15安装在第一传动组件12上。机构动作时,由第一驱动组件14带动第一传动组件12运动,从而使第一传动组件12上的物料在摩擦的带动下随着传动组件运动,实现物料的输送。第一传动组件12上设有第一张紧组件123,起到张紧传动组件的作用。第一防护组件15上设有调整板151,可为物料的输送提供导向;第一防护组件15还可通过调整轴152调整调整板151的位置,实现物料导向的柔性调节。为使物料能准确停止,第一支撑组件11上还安装有阻挡气缸112,可阻止物料前进,为物料提供机械限位不至掉落。

本实施例中,垂直提升机构2结构如图3所示,垂直提升机构2包括框架支撑组件21、提升组件22、旋转输送组件23和线槽组件24,的提升组件22、旋转输送组件23以及线槽组件24安装在框架支撑组件21上。

本实施例中,旋转输送组件23结构如图4所示,旋转输送组件23包括支架组件231、第二动力组件233和第三动力组件234,第二动力组件233安装在支架组件231上,支架组件231又安装在第三动力组件234上,第三动力组件234与垂直提升机构2的滑台组件224相连,可随着滑台组件224沿着第一滑轨223上下运动。

本实施中,机构动作时,由低位输送缓存机构1把物料输送至的垂直提升机构2的旋转输送装置23的第二动力组件233上,提升组件22上的第一动力组件221驱动的第二传动组件222带动滑台组件224及与之相连的旋转输送组件23沿着第一滑轨223向上移动至中间位置,然后由旋转输送组件23上的第三动力组件234旋转90度,最后再由提升组件22再把旋转输送组件23带着物料提升至高位缓存输送机构3的入口处并停止,最后再由旋转输送组件23上的第二动力组件233把物料送至高位输送器3上。

本实施例中,高位缓存输送机构3结构如图5所示,高位缓存输送机构3包括立柱支撑组件31、第一框架组件32、第一输送组件33、第二防护组件34和第二输送组件35,第一输送组件33和第二防护组件34安装在第一框架组件32上,第一框架组件32一端安装在立柱支撑组件31上并与垂直提升机构2入口相连,另一端则安装在移位补料装置4上,的第一输送组件33具有独立的驱动组件驱动,第一框架组件32上设有阻挡板323。

本实施例中,移位补料装置4结构如图6所示,移位补料装置4包括水平移动机构41、升降移动机构42、旋转放料机构43、伸缩机构44、夹抱机构45和立柱组件46。

本实施例中,水平移动机构41结构如图7所示,水平移动机构41包括第二框架组件411、第二驱动组件412、第二滑台组件413,第二滑轨414、第三传动组件415及第二张紧组件416,第二框架组件411与立柱组件46相连,第二滑台组件413与第三传动组件415及第二滑轨414相连。

本实施例中,升降移动机构42结构如8所示,升降移动机构42包括第三框架组件421、第三驱动组件422、第三滑台组件423,第三滑轨424、第四传动组件425和第三张紧组件426,第三框架组件421与水平移动机构41的第二滑台组件413相连,可随第二滑台组件413作水平来回移动;第三滑台组件423与第四传动组件425及第三滑轨424相连;第三张紧组件426的作用是张紧第四传动组件425。机构动作时,由第三驱动组件422驱动第四传动组件425,带动第四传动组件425上的第三滑台组件423沿着第三滑轨424作升降移动。

本实施例中,旋转放料机构43结构如图9所示,旋转放料机构43主要包括轴承组件431、轴阶梯轴432、u形支撑连接件433、支架434、t形支撑连接件435、一对第一异形支撑连接件436和伸缩动力组件437,轴承组件431和t形支撑连接件435与伸缩机构安装板441相连,支架安装434在升降移动机构42的滑台组件423上,阶梯轴432安装在轴承组件431中,阶梯轴423通过u形支撑连接件433与支架434相连,伸缩动力组件437通过第一异形支撑连接件436安装在支架434上。机构动作时,伸缩动力组件437的伸缩运动可转化为伸缩机构安装板441绕轴承座轴心的转动,从而使物料摆动一定角度,以适应料仓接料。

本实施例中,伸缩机构44结构如图10所示,伸缩机构44包括伸缩机构安装板441、伸缩动力组件442、第二异形支撑连接件443及滑轨组件444,伸缩动力组件442和滑轨组件444安装在伸缩机构安装板441上,第二异形支撑连接件443与伸缩动力组件442及滑轨组件444相连,可随伸缩动力组件442沿着滑轨作伸缩移动。

本实施例中,夹抱机构45结构如图11所示,夹抱机构45包括左夹爪451、叉架连接板452、右夹爪453、右夹爪动力组件454、连接架455、左夹爪动力组件456、载货板457、载货板458和滚柱459,连接架455安装在伸缩机构44的异形支撑连接件443上,叉架连接板452、载货板457和载货板458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架455相连,右夹爪动力组件454和左夹爪动力组件456安装在叉架连接板452上,左夹爪451和右夹爪453又分别安装在左夹爪动力组件456和右夹爪动力组件454上,载货板457上安装有若干滚柱459。叉架连接板452、载货板457和载货板458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连接架455相连。并且可随动力组件456和457伸缩,实现夹抱动作;夹爪451和夹爪453的特殊结构设计可适应物料的形状,保证取料时定位准确且不会轻易掉落。载货板457和载货板458上安装有若干滚柱459,可较大地减小摩擦阻力,使物料顺利进入料仓。

本实施中,移位补料装置4动作时,由水平移动机构41和升降移动机构42共同动作把夹抱机构45定位到高位缓存输送机构3出的料口,再由第二输送组件35把物料输送至夹抱机构45内,夹抱机构45再夹取物料,再通过水平移动机构41、升降移动机构42、旋转放料机构43和伸缩机构44移动定位到料库;最后,夹抱机构45再松开把物料送入料库实现补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