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臂组件及棉花成捆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0244发布日期:2020-02-28 11:4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摆臂组件及棉花成捆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臂组件及棉花成捆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收割棉花的手段和进程在全球层面上在近几十年已经经历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从主要使用至20世纪60年代的人工收割开始,一直到当今的约90%的总产棉使用的完全的机械收割。由于机械收割的大规模使用,棉花成捆包装装置经常出现田间作业过程中发生故障或堵塞,但由于棉花成捆包装装置的结构复杂,导致一些零部件的安装难度大,尤其是皮带的安装更为困难,通常将皮带阶段后安装,这样导致在皮带上设置金属卡锁实现连接,但金属卡锁对打包成型过程中其它零件和物料容易产生划伤,而且还容易在接口处产生锻炼,导致维修更为频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摆臂组件及棉花成捆包装装置,降低设备维护难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摆臂组件,包括:主动轴,在所述主动轴相对两端设置且与所述主动轴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侧板,沿所述连接侧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动轴并排设置的连接支承,以及与所述连接支承并排设置的摆臂辊组;

所述连接支承与所述连接侧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摆臂辊组与所述连接侧板转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支承包括:连接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主体相对两端的连接法兰;

所述连接主体为圆柱体或中空的筒状体;

所述连接法兰套设在所述连接主体相对的两端且与所述连接主体相互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连接侧板的内侧壁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法兰为具有开口的切边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主体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法兰靠近所述连接侧板的一侧相齐平;或者,所述连接主体的端部突出所述连接法兰靠近所述连接侧板的一侧,且所述连接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主体的端部相匹配的滑动凹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摆臂辊组包括:位于所述连接侧板的端部位置且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辊子、第二辊子、第三辊子,以及与所述连接支承并排设置的第四辊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连接侧板上安装所述连接支承的位置设置有贯穿所述连接侧板的通孔。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棉花成捆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摆动连接的摆臂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辊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二辊组,以及环绕所述第一辊组、所述第二辊组和所述摆臂辊组设置的皮带;

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安装有控制所述第二支架打开和关闭的的第一控制装置;

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摆臂组件摆动位置的第二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辊组包括:第五辊子,第六辊子、第七辊子、第八辊子、第九辊子,第十辊子;

所述第五辊子,所述第六辊子、所述第七辊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部,所述第八辊子、所述第九辊子,所述第十辊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

所述第五辊子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八辊子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

所述第六辊子与所述第五辊子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所述第九辊子与所述第八辊子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传动装置为链传动装置,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五辊子相连接的第一链轮,与所述第六辊子相连接的第二链轮,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的链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八辊子相连接的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九辊子相连接的第二齿轮,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五辊子、所述第六辊子、所述第八辊子、所述第九辊子的辊子表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非金属外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二辊组包括:第十一辊子、第十二辊子、第十三辊子、第十四辊子;

所述第十一辊子、所述第十二辊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下部,所述第十三辊子、所述第十四辊子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连接支承、连接侧板构成了本发明的摆臂组件的整体框架结构。尤其是通过设置连接支承使得本发明的摇臂组件的框架结构更加稳定可靠,进而有利于承载摆臂辊组,方便其使用在其他设备中能够稳定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将连接支承设置为与连接侧板可拆卸的连接,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尤其是在其与其它设备搭配使用时,可以单独拆下连接支承,方便了其它零部件的安装,避免了连接支承对其它零部件的干涉,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安装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通过将连接法兰设置为具有开口的切边环,这样可以使得连接法兰具有一定的弹性,连接法兰的内径略小于连接主体时,也可将进而在方便快捷的套接在连接主体的外侧上,这样有利于安装连接法兰后的定位焊接,降低了连接支承的加工难度。此外,通过将连接法兰设置为切边环,其还可以减小其外圆面积,对规避与其它零部件的干涉有利。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将连接主体的端部突出连接法兰的侧边,并且在连接侧板上设置开口凹槽,这样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及时将连接件全部拆除,此时滑动凹槽的底部同样会对连接支承起到支承作用,进而对防止连接支承的直接掉落有利,进而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有利。此外,通过该滑动凹槽也有效的减少了安装连接支承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摆臂组件中将连接支承设置为与连接侧板可拆卸的连接,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在本发明的棉花成捆包装装置中,在安装皮带的过程中,可以单独拆下连接支承,方便了皮带的安装,这样能够使得皮带是一个连续的封闭环形结构,不需要截断,进而不需要在皮带上设置如金属卡锁之类的连接部件,转动过程对周围部件以及物料无剐蹭伤,有效提高了本发明的内部部件的使用寿命和物料成型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方案,第六辊子和第九辊子在主动辊子(第五辊子和第八辊子)的驱动作用下实现了从动驱动,这样通过设置主动辊子和从动辊子的组合辊组,可以使得皮带与辊子的接触位置实现了多点提供动力,从而实现了皮带在辊上不会打滑,在任何工作条件下均能保证皮带转动顺畅,保证物料能够随皮带进入成型腔,不会造成堵仓。此外,通过上下布置两组主从动力辊子,这样使得皮带在上下位置的受力均匀,保证了皮带在上下位置的转动顺畅,进一步对保证物料顺利成型腔有利。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传动装置设置为链传动装置,这样在物料送入的初始阶段,链传动装置不会受到粉尘杂质的影响,重载能力高,对受到的系统振动影响小,进而在进料结算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保证了进料阶段的工作稳定性。而第二传动装置采用齿轮传动装置,其传动性能稳定可靠,对保证皮带的顺利运行有利,同时,其稳定的传动性能与第一传动装置形成互补,弥补了在进料阶段第一传动装置所驱动的辊子上产生的皮带打滑现象,进一步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顺畅运行。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摆臂组件的立体图;

图2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摆臂组件的俯视图;

图3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摆臂组件的侧视图;

图4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隔离结构的立体图;

图5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棉花成捆包装装置的主视图;

图6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棉花成捆包装装置的后视图;

图7和图8示意性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棉花成捆包装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摆臂组件,包括:主动轴11,在主动轴11相对两端设置且与主动轴11相互固定连接的连接侧板12,沿连接侧板12的延伸方向(长度方向)与主动轴11并排设置的连接支承13,以及与连接支承13并排设置的摆臂辊组14。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支承13与连接侧板12可拆卸地连接,摆臂辊组14与连接侧板12转动连接。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连接支承13包括:连接主体131,以及设置在连接主体131相对两端的连接法兰132。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主体131为圆柱体或中空的筒状体。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法兰132套设在连接主体131相对的两端且与连接主体131相互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通过主动轴11、连接支承13、连接侧板12构成了本发明的摆臂组件的整体框架结构。尤其是通过设置连接支承13使得本发明的摇臂组件的框架结构更加稳定可靠,进而有利于承载摆臂辊组14,方便其使用在其他设备中能够稳定运行。

根据本发明,将连接支承13设置为与连接侧板12可拆卸的连接,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尤其是在其与其它设备搭配使用时,可以单独拆下连接支承13,方便了其它零部件的安装,避免了连接支承13对其它零部件的干涉,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安装效率。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连接法兰132与连接侧板12的内侧壁相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连接件将连接法兰132与连接侧板12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通过将连接法兰132设置在连接侧板12的内侧,可以使得连接侧板12的外侧壁较为平整,可以有效避免对其它零部件产生影响,使得采用本发明的设备的工作稳定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连接侧板12上安装连接支承13的位置设置有贯穿连接侧板12的通孔,通过设置该通孔,可以从外侧插入一定位销与连接法兰132或连接主体131上的孔相配合,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安装连接支承13的初定位,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安装连接支承时的效率,在安装完成后将该定位销拆下即可,方便快捷。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连接法兰132为具有开口的切边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连接法兰132设置为具有开口的切边环,这样可以使得连接法兰132具有一定的弹性,连接法兰132的内径略小于连接主体131时,也可将进而在方便快捷的套接在连接主体131的外侧上,这样有利于安装连接法兰132后的定位焊接,降低了连接支承13的加工难度。此外,通过将连接法兰132设置为切边环,其还可以减小其外圆面积,对规避与其它零部件的干涉有利。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连接主体131的端部与连接法兰132靠近连接侧板12的一侧相齐平。或者,连接主体131的端部突出连接法兰132靠近所述连接侧板12的一侧,且连接侧板12上设置有与连接主体131的端部相匹配的滑动凹槽。通过上述设置,将连接主体131的端部突出连接法兰132的侧边,并且在连接侧板12上设置开口凹槽,这样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及时将连接件全部拆除,此时滑动凹槽的底部同样会对连接支承13起到支承作用,进而对防止连接支承13的直接掉落有利,进而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有利。此外,通过该滑动凹槽也有效的减少了安装连接支承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摆臂辊组14包括:位于连接侧板12的端部位置且呈三角形分布的第一辊子141、第二辊子142、第三辊子143,以及与连接支承13并排设置的第四辊子144。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侧板12的端部还设置有隔离结构15,该隔离结构与第三辊子143相邻设置。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隔离结构15包括支承杆151、分别连接在支承杆151两端的安装板152、位于两个安装板152之间沿支承杆151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并且与支承杆151可拆卸连接的多个导向隔离组件153。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向隔离组件153为具有圆弧段的长条板状,其与圆弧段的弧度与第三辊子143相适配。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导向隔离组件153的自由端还设置有加强杆4,用于保证导向隔离组件153的间距恒定和整个隔离结构15的结构稳定,以及与142辊筒的分离限位。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一种棉花成捆包装装置,包括第一支架2,与第一支架2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架3,与第一支架2摆动连接的摆臂组件1,安装在第一支架2上的第一辊组4,安装在第二支架3上的第二辊组5,以及环绕第一辊组4、第二辊组5和摆臂辊组14设置的皮带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3之间安装有控制第二支架3打开和关闭的的第一控制装置。第一支架2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摆臂组件1摆动位置的第二控制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之间构成一棉捆的成型腔。棉捆通过皮带6的连续移动,进而在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之间成型。

通过上述设置,摆臂组件1中将连接支承13设置为与连接侧板12可拆卸的连接,进而提高了本发明的使用灵活性,在本发明的棉花成捆包装装置中,在安装皮带的过程中,可以单独拆下连接支承13,方便了皮带的安装,这样能够使得皮带是一个连续的封闭环形结构,不需要截断,进而不需要在皮带上设置如金属卡锁之类的连接部件,转动过程对周围部件以及物料无剐蹭伤,有效提高了本发明的内部部件的使用寿命和物料成型质量。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辊组4包括:第五辊子41,第六辊子42、第七辊子43、第八辊子44、第九辊子45,第十辊子4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辊子41,第六辊子42、第七辊子43设置于第一支架2的下部,第八辊子44、第九辊子45,第十辊子46设置于第一支架2的上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辊子41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47,第八辊子44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48。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五辊子41和第八辊子44为主动辊子,通过主动辊子的作用从而带动皮带6实现转动。

结合图5、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六辊子42与第五辊子41之间设置有第一传动装置411,第九辊子45与第八辊子44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装置4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装置411为链传动装置,第二传动装置412为齿轮传动装置。

结合图5、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一传动装置411包括与第五辊子41相连接的第一链轮4111,与第六辊子42相连接的第二链轮4112,以及连接第一链轮4111和第二链轮4112的链条。

结合图5、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传动装置412包括:与第八辊子44相连接的第一齿轮4121,与第九辊子45相连接的第二齿轮4122,以及分别与第一齿轮4121和第二齿轮4122啮合的第三齿轮4123。

通过上述设置,第六辊子42和第九辊子45在主动辊子(第五辊子41和第八辊子44)的驱动作用下实现了从动驱动,这样通过设置主动辊子和从动辊子的组合辊组,可以使得皮带6与辊子的接触位置实现了多点提供动力,从而实现了皮带在辊上不会打滑,在任何工作条件下均能保证皮带转动顺畅,保证物料能够随皮带进入成型腔,不会造成堵仓。此外,通过上下布置两组主从动力辊子,这样使得皮带在上下位置的受力均匀,保证了皮带在上下位置的转动顺畅,进一步对保证物料顺利成型腔有利。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传动装置411设置为链传动装置,这样在物料送入的初始阶段,链传动装置不会受到粉尘杂质的影响,重载能力高,对受到的系统振动影响小,进而在进料结算的工作性能稳定可靠,保证了进料阶段的工作稳定性。而第二传动装置412采用齿轮传动装置,其传动性能稳定可靠,对保证皮带的顺利运行有利,同时,其稳定的传动性能与第一传动装置411形成互补,弥补了在进料阶段第一传动装置411所驱动的辊子上产生的皮带打滑现象,进一步保证了整个系统的稳定顺畅运行。

结合图5、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五辊子41、第六辊子42、第八辊子44、第九辊子45的辊子表面分别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非金属外层。通过上述设置,在主动和从动的施力辊子上设置外层,增大了与皮带的接触摩擦力,进而对防止皮带在辊上打滑的情况,实现了在任何工作条件下均能保证皮带转动顺畅,保证物料能够随皮带进入成型腔,不会造成堵仓。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辊组5包括:第十一辊子51、第十二辊子52、第十三辊子53、第十四辊子5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十一辊子51、第十二辊子52设置于第一支架2的下部,第十三辊子53、第十四辊子54设置于第一支架2的上部。

通过上述设置,通过设置多个辊子呈环形分布进而实现了对皮带6的环形支承,实现了皮带的顺利流转。

结合图7和图8所示,对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做进一步说明。

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皮带沿图中箭头方向转动。通过传送带将外部物料送入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之间,随着皮带的转动物料被皮带卷成棉捆,并通过摆臂组件的摆动角度控制棉捆的成型大小。

上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具体方案的例子,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当理解为采取本领域已有的通用设备及通用方法来予以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