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材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6422发布日期:2020-05-22 20:28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管材下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管材下料结构。



背景技术:

管材是指管状的材料,如钢管、陶管、塑料管等。在非金属管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塑料管。

塑料管一般是以合成树脂,也就是聚酯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以“塑”的方法在制管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主要用作房屋建筑的自来水供水系统配管、排水、排气和排污卫生管、地下排水管系统、雨水管以及电线安装配套用的穿线管等。塑料管的外径规格通常有:16、20、25、32、40、50、63、75、110及以上。

针对不同直径的管材,包装的形式不同。大口径的管材,无需要捆扎,只需要单条进行外包装;而小口径的管材,比如直径16mm-40mm的管材,先要经过一定的数量捆扎后,才套袋包装。目前,对细长塑料管的计数通常采用称重的方式,由于每根塑料管的重量会有细微差别,因此这种计数方式会存在误差,而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管材下料结构,便于套袋包装的定量下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管材下料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管材收集下料支架,所述管材收集下料支架间隔设置;

所述管材收集下料支架包括上部倾斜引导杆和下部倾斜引导杆,上部倾斜引导杆和下部倾斜引导杆均倾斜设置,上部倾斜引导杆的下端延伸到下部倾斜引导杆上端的上方,上部倾斜引导杆的上端与下部倾斜引导杆的下端同侧;

所述下部倾斜引导杆上间隔设有用于拦截管材的伸缩机构,当伸缩机构伸出时可拦截住管材,当伸缩机构回缩时管材可沿下部倾斜引导杆下落;每个下部倾斜引导杆上至少设有两个伸缩机构。

优选地,所述管材收集下料支架有5个。

进一步的,伸缩机构在下部倾斜引导杆上的位置可调节。

进一步的,管材下料结构还包括光电计数器。

或者,至少一个管材收集下料支架上设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上下正对设置。

进一步的,红外发射器设于上部倾斜引导杆上,红外接收器设于下部倾斜引导杆上,所述红外接收器位于伸缩机构后方。

进一步的,下部倾斜引导杆的上端设有防护杆,防护杆底部与下部倾斜引导杆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管材收集下料支架还包括间隔设于下部倾斜引导杆上方的压料板,压料板底部为与下部倾斜引导杆平行的倾斜部,二者之间形成供管材通过的间隙;压料板顶部与上部倾斜引导杆固接。

进一步的,管材下料结构还包括用于将管材送至管材收集下料支架的送入装置,送入装置至少有一个;

所述送入装置包括管材导向杆和用于使管材脱离管材导向杆的脱离装置,管材送入导向杆上有用于容纳管材的凹槽,管材导向杆位于管材收集下料支架上方;所述管材收集下料支架沿管材送入导向杆的送入方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凹槽为v形。

进一步的,所述脱离装置包括用于使管材送入导向杆翻转的翻转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斜面和伸缩结构拦截的方式来实现管材的堆积收集与定量下料,其结构简单,耗能低,无需人工计数下料,效率高,适用于单根或多根管材外包装的下料。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三维图;

图2是实施例一在收集状态一时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在收集状态二时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在下料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是送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管、11-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2-端部支撑架、13-管材导向杆、14-脱离装置、101-上部倾斜引导杆、102-下部倾斜引导杆、103-伸缩机构、104-支撑纵杆、105-红外发射器、106-红外接收器、107-防护杆、109-压料板、131-凹槽、1091-固定板、1092-滑动板、1093-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管材下料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间隔设置。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的数量根据管材的长度来设置,本实施例中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有5个,可以用于不同长度管材的收集、下料。

如图1-4所示,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包括上部倾斜引导杆101、下部倾斜引导杆102、支撑纵杆104和端部支撑架12,上部倾斜引导杆101和下部倾斜引导杆102均倾斜设置,上部倾斜引导杆101的下端延伸到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上端的上方,上部倾斜引导杆101的上端与下部倾斜引导杆102的下端同侧。支撑纵杆104的两端分别与一端部支撑架12固接,上部倾斜引导杆101和下部倾斜引导杆102分别搭在两根支撑架12上。

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上间隔设有用于拦截管材的伸缩机构103,当伸缩机构103伸出时可拦截住管材,当伸缩机构103回缩时管材可沿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下落;每个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上至少设有两个伸缩机构103。伸缩机构103可采用电动伸缩杆、气动伸缩杆等。本实施例中伸缩机构103采用气缸,当气缸的活塞杆伸出时,可拦截住管材防止其沿引导杆下落,反之亦然。

两个伸缩机构103间隔设置,两个伸缩机构103之间收集的管材根数即为捆扎数量。伸缩机构103间隔距离根据管材的直径以及捆扎数量来确定。为便于根据不同需求来适时调节,伸缩机构103在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上的位置可调节,可采用螺纹联接等可拆卸方式来固定其位置。为了保证收集数量达到捆扎数量时才进行下料,可通过时间设置和计数来实现。

本实施例中管材下料结构还包括光电计数器。其工作原理是从光源发出的一束平行光照射在光电元件(如光电管、光敏电阻等)上,每当这束光被遮挡一次时,光电元件的工作状态就改变一次,通过放大器可使计数器记下被遮挡的次数。由于管材具有一定长度,因而只要在其跨度的范围内设有光电计数器即可达到计数的目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光电计数器采用红外计数器,将其安装在其中一个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上。红外发射器105设于上部倾斜引导杆101上,红外接收器106设于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上,红外发射器105和红外接收器106上下正对设置。红外接收器106位于伸缩机构103后方。

当然也可不采用计数的方式来计算管材数量,而是当红外发射器105发出的光线一直被遮挡时,就认为管材收集数量达到捆扎数量。例如当红外发射器105发出的光线被连续多次遮挡,则认为其上方一直有管材,即说明管材沿引导杆堆积至此。红外发射器105发出的光线的频率必定大于管材下落的频率。

为防止管材从上部倾斜引导杆101落至下部倾斜引导杆102的过程中掉落出去,在下部倾斜引导杆102的上端设有防护杆107,防护杆107底部与下部倾斜引导杆102固接。

如图1-4所示,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管材下料结构还包括用于将管材送至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的送入装置,送入装置至少有一个。送入装置将管材从制管机处送往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送入装置的数量根据需要设置,通常来说送入装置有2-4个,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1、5所示,送入装置包括管材导向杆13和用于使管材脱离管材导向杆13的脱离装置14。管材导向杆13与支撑纵杆104平行,管材导向杆13的两端支承在端部支撑架12上。管材送入导向杆13上有用于容纳管材的凹槽131,管材导向杆13位于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上方;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沿管材送入导向杆13的送入方向间隔设置。为适应不同管径的管材,凹槽131为v形。

本实施方式中,脱离装置14包括用于使管材送入导向杆13翻转的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可以为旋转电机,旋转电机按预定的频率运行。旋转电机使管材送入导向杆13转动一定角度。如图1所示,通过使管材送入导向杆13翻转,继而使管材从管材送入导向杆13中脱出,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上部倾斜引导杆101上。

如图1、2所示,塑料管1沿经管材导向杆13的一端送至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上方,脱离装置使塑料管1脱离管材导向杆13,塑料管1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上部倾斜引导杆101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上部倾斜引导杆101滚至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上;此时下部倾斜引导杆102前方的伸缩机构103伸出,后方的伸缩机构103缩回,因而塑料管1沿斜面堆积收集。

如图3所示,送入装置持续向管材收集下料支架11投放塑料管1,当到达捆扎数量时,捆扎数量可为1个、2个或者更多。如图4所示,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上后方的伸缩机构103伸出,前方的伸缩机构103缩回,两个伸缩机构103之间收集的塑料管1沿下部倾斜引导杆102的斜面逐个滚落,实现定量下料,为下一步套袋包装做准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管材收集下料支架还包括间隔设于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上方的压料板109,压料板109底部为与下部倾斜引导杆102平行的倾斜部,二者之间形成供管材1通过的间隙,该间隙仅能通过一条管材,可保证管材逐个滚落。压料板109顶部与上部倾斜引导杆101固接。

为增加设备的通用性,适应多规格管材的生产。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压料板109底部与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之间的间隙可调。具体的,压料板109包括固定板1091和滑动板1092,固定板1091与上部倾斜引导杆101固接固接,滑动板1092的底部为与下部倾斜引导杆102平行的倾斜部。

滑动板1092与固定板1091滑动配合并可通过锁紧螺母1093锁紧。在固定板1091上设有调节滑槽,在滑动板1092上设有孔,螺栓装在孔和调节滑槽中,锁紧螺母1093装在螺栓上。通过上下调节滑动板1092的位置可调节滑动板1092与下部倾斜引导杆102之间的间隙,从而实现不同规格管材的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斜面和伸缩结构拦截的方式来实现管材的堆积收集与定量下料,其结构简单,耗能低,无需人工计数下料,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适用于单根或多根管材外包装的下料。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