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1499发布日期:2020-09-04 13:0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对于颗粒物的转运收集一般是先通过一个盛料容器来装取物料,然后再通过起吊机转移到料仓中进行存放。传统用于转运的盛料器具,在装料和卸料时需外加驱动力来关闭和打开卸料阀,即采取电动或者气动或者人力进行辅助操作,其缺点或者是结构较复杂,设备成本高,或者是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对转运效率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盛料容器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卸料的盛料容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包括盛料漏斗和料仓顶杆,所述盛料漏斗顶部开口设有吊架,吊架中部吊挂有可将盛料漏斗底部出口封堵的卸料阀组件,所述料仓顶杆设置在盛装料仓的入口内,当盛料漏斗放置到盛装料仓入口时,料仓顶杆可顶起卸料阀组件。

进一步的是,所述盛料漏斗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圆筒体、盛料圆锥筒体和卸料圆锥筒体,所述卸料阀组件封堵在盛料圆锥筒体与卸料圆锥筒体之间,所述卸料圆锥筒体可伸入盛装料仓的入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吊架为十字形架,吊架中部设有吊耳,所述卸料阀组件通过链条与吊耳相连。

进一步的是,所述卸料阀组件包括上部外圆锥体和下部密封圆锥体,所述上部外圆锥体呈上小下大布置,下部密封圆锥体与盛料漏斗的锥面相匹配。

进一步的是,所述卸料阀组件的中部设有引导杆,所述料仓顶杆为套管,所述引导杆可插入套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盛料漏斗上吊挂一个卸料阀组件,装料时卸料阀组件在自重下对盛料漏斗底部出口进行封堵,卸料时,在将盛料漏斗放到盛装料仓入口时,料仓顶杆可顶起卸料阀组件,使盛料漏斗底部出口打开进行卸料,卸料完后在提起盛料漏斗时,卸料阀组件又能将底部出口封堵,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人为操作,且使用安全可靠,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转运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记为,1-盛料漏斗,2-料仓顶杆,3-卸料阀组件,4-盛装料仓,11-吊架,12-圆筒体,13-盛料圆锥筒体,14-卸料圆锥筒体,15-吊耳,16-链条,31-上部外圆锥体,32-下部密封圆锥体,33-引导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包括盛料漏斗1和料仓顶杆2,所述盛料漏斗1顶部开口设有吊架11,吊架11中部吊挂有可将盛料漏斗1底部出口封堵的卸料阀组件3,所述料仓顶杆2设置在盛装料仓4的入口内,当盛料漏斗1放置到盛装料仓4入口时,料仓顶杆2可顶起卸料阀组件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在装料时,卸料阀组件3在自重下对盛料漏斗1底部出口进行封堵;卸料时,在将盛料漏斗1放到盛装料仓4入口时,料仓顶杆2可顶起卸料阀组件3,此时卸料阀组件3与盛料漏斗1之间形成空隙空间即阀体打开,盛料漏斗1内颗粒料开始卸料,从而实现自动卸料作业;当卸料完后在提起盛料漏斗1时,卸料阀组件3又能在自重下将盛料漏斗1底部出口封堵,整个过程不需要人为操作。

所述盛料漏斗1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圆筒体12、盛料圆锥筒体13和卸料圆锥筒体14,所述卸料阀组件3封堵在盛料圆锥筒体13与卸料圆锥筒体14之间,所述卸料圆锥筒体14可伸入盛装料仓4的入口。顶部的圆筒体12便于装料,中部的盛料圆锥筒体13便于卸料过程中物料的顺利下落,底部的卸料圆锥筒体14主要是便于伸入盛装料仓4的入口内,避免物料洒落。

考虑到盛料漏斗1顶部开口要装料,为尽量减少对开口的遮挡,所述吊架11为十字形架,在吊架11中部设有吊耳15,所述卸料阀组件3通过链条16与吊耳15相连。采用链条16可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链条16的长度保证卸料阀组件3封堵底部开口时链条16刚好拉直即可。

为了使卸料阀组件3能够顺利的开启和关闭盛料漏斗1底部出口,需采用合适的结构形状,具体是,所述卸料阀组件3包括上部外圆锥体31和下部密封圆锥体32,所述上部外圆锥体31呈上小下大布置,下部密封圆锥体32与盛料漏斗1的锥面相匹配。上部外圆锥体31的作用是,一方面能在装料过程中使物料分散压紧在卸料阀组件3周围,保证卸料阀组件3的稳定封堵作用;另一方面,在卸料过程中,卸料阀组件3被向上顶起时,上部外圆锥体31可减小阻力,便于卸料阀组件3打开。下部密封圆锥体32主要是通过与盛料漏斗1的锥面相匹配,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避免转运过程中漏料,同时也能对盛料漏斗1起到一定导向作用,使其在卸料后能稳定回到封堵位置。

在卸料过程中,为了保证卸料阀组件3能够竖直向上顶起,增大卸料口,提高卸料效率,在所述卸料阀组件3的中部设有引导杆33,所述料仓顶杆2为套管,所述引导杆33可插入套管中。在卸料时,盛料漏斗1从盛装料仓4入口正上方放下,引导杆33插入套管中,引导盛料漏斗1进入盛装料仓4入口,套管同时稳定将卸料阀组件3竖直向上顶起,保证卸料口的开口大小,在卸料完成后,套管也能引导卸料阀组件3回到封堵位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盛料漏斗和料仓顶杆实现了盛料漏斗的自动卸料,整个卸料过程几乎不需要人为操作,且使用安全可靠,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转运效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盛料漏斗(1)和料仓顶杆(2),所述盛料漏斗(1)顶部开口设有吊架(11),吊架(11)中部吊挂有可将盛料漏斗(1)底部出口封堵的卸料阀组件(3),所述料仓顶杆(2)设置在盛装料仓(4)的入口内,当盛料漏斗(1)放置到盛装料仓(4)入口时,料仓顶杆(2)可顶起卸料阀组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盛料漏斗(1)从上到下依次分为圆筒体(12)、盛料圆锥筒体(13)和卸料圆锥筒体(14),所述卸料阀组件(3)封堵在盛料圆锥筒体(13)与卸料圆锥筒体(14)之间,所述卸料圆锥筒体(14)可伸入盛装料仓(4)的入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吊架(11)为十字形架,吊架(11)中部设有吊耳(15),所述卸料阀组件(3)通过链条(16)与吊耳(15)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卸料阀组件(3)包括上部外圆锥体(31)和下部密封圆锥体(32),所述上部外圆锥体(31)呈上小下大布置,下部密封圆锥体(32)与盛料漏斗(1)的锥面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卸料阀组件(3)的中部设有引导杆(33),所述料仓顶杆(2)为套管,所述引导杆(33)可插入套管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转运设备领域的一种盛料容器自动卸料装置,包括盛料漏斗和料仓顶杆,所述盛料漏斗顶部开口设有吊架,吊架中部吊挂有可将盛料漏斗底部出口封堵的卸料阀组件,所述料仓顶杆设置在盛装料仓的入口内,当盛料漏斗放置到盛装料仓入口时,料仓顶杆可顶起卸料阀组件。通过在盛料漏斗上吊挂一个卸料阀组件,装料时卸料阀组件在自重下对盛料漏斗底部出口进行封堵,卸料时,在将盛料漏斗放到盛装料仓入口时,料仓顶杆可顶起卸料阀组件,使盛料漏斗底部出口打开进行卸料,卸料完后在提起盛料漏斗时,卸料阀组件又能将底部出口封堵,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人为操作,且使用安全可靠,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转运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俊;刘泽贵;黎林;涂俊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国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9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