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绳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26358发布日期:2020-12-18 13:12阅读:98来源:国知局
线绳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动带生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绳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为cn203427336u、申请日为2014年2月12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传动带成型机,属于机械制造领域,解决了传动带成型机不能连续工作的问题,包括底座、主轴箱、电机、主轴,在底座上设置主轴箱,在主轴箱内设置带动主轴转动的电机,与主轴相对应设置有转轴,该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分别设置在第一尾架和第二尾架上,第一尾架和第二尾架分别由第一转销和第二转销连接在支架座上,支架座设置在底板上,在支架座与底板之间设置转盘轴承,该底板滑动连接在底座上。

上述专利中的传动带成型机在运行时,将橡胶包覆到第一成形鼓上,然后通过线绳挂胶部件将带胶的线绳缠绕在橡胶外,之后再不断的卷绕在第一成形鼓上。其中,在线绳缠绕过程中,只有当线绳以一个稳定的速度进行缠绕,并且保持在缠绕过程中张紧力的一致(即要求张紧力浮动尽可能小),才能使线绳具有良好的缠绕效果。但相对应的,由于在缠绕前,需要有一个启动加速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由于时间非常短,也就导致了加速度非常快,从而造成线绳容易断裂的现象出现。因此,需要设置一种张紧力能够确保在初始加速时不会发生断线且运行过程中张紧力更加稳定的送线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绳输送装置,具有能够避免初始加速时线绳不会被拉断、且能够确保送线过程中张紧力波动幅度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线绳输送装置,包括:

机架,其上设置有一竖向的安装端面;

缓冲调节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转臂、转动连接在转臂一端的转动轮、以及用于复位转臂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转臂远离转动轮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机架连接;

张紧力调节组件,包括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摆臂、用于驱动摆臂摆动的调节气缸、转动连接在机架上的第一调节轮、以及转动连接在摆臂上的第二调节轮;

张紧力检测器,安装于机架上,检测线绳张力、并用于控制调节气缸伸、缩;

缓冲调节组件、张紧力调节组件和张紧力检测器分别沿线绳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如此设置,在使用时,将线绳绕过转动轮后送至张紧力调节组件,绕过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后送至张紧力检测器中,使线绳在被拉出过程中张紧力检测器不断对张紧力进行检测,当张紧力过小或过大时,通过控制调节气缸摆动来实现对张紧力的精确调控;而在初始加速过程中,因为加速度的原因导致张紧力变化波动变大,此时调节气缸的调控反映速度不够及时,通过转臂克服弹性件发生转动来补偿这一变化,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线绳被拉断。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缓冲调节组件还包括有一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一端与机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转臂连接有弹性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如此设置,阻尼器的设置能够降缓转臂的转动,从而避免其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度的转动,特别是在转臂在弹性力作用下复位时,能够减小该过程中产生加速度,从而作用在线绳上,导致其张紧力发生瞬间的急剧变化。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缓冲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一缓冲轮和第二缓冲轮,所述转动轮、第一缓冲轮和第二缓冲轮沿线绳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缓冲轮位于转动轮的侧上方,所述第二缓冲轮位于第一缓冲轮的下方,所述第一缓冲轮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线槽,所述第二缓冲轮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线槽。

如此设置,线绳如果转动轮后,先绕制第一缓冲轮上,再绕制第二缓冲轮上,然后再绕回至第一缓冲轮上,如此能够增加线绳的输送过程中的整体张力,避免后期高速输送时因为张力过小而造成张力波动大,以及无法满足橡胶缠绕的紧度要求。同时能够到线绳起到导向作用,使得缓冲调节组件能够更好的起到对线绳张紧的瞬间调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转动轮的侧上方设置有一导向轮,所述缓冲调节组件位于导向轮和张紧力调节组件之间。

如此设置,使转动轮位于导向轮和第一缓冲轮之间,可以形成更好的线绳路径,使得转臂能够更灵敏的对线绳的张紧力变化做出反应。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上均至少设置有两个线槽。

如此设置,增加线绳在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上的缠绕圈数,从而够增加线绳的输送过程中的整体张力。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调节轮和第二调节轮上的线槽数量相同。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摆臂和调节气缸位于机架内,所述安装端面上设置有一弧形槽,所述第二调节轮的转轴穿过弧形槽与摆臂连接。

如此设置,使得机架外侧的安装端面上更加整洁,同时能够减小灰尘粘附在调节气缸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张紧力检测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两压力导向轮,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测压部位上设置有一连接耳,在连接耳上转动连接有一测压轮,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两压力导向轮的轴心线不位于同一平面上。

如此设置,线绳先经过一个压力导向轮后再绕设在测压轮上,然后再经过另一压力导向轮后送出,形成v形的路径,如此,在两个压力导向轮的作用下,能够确保线绳的拉力能够作用在压力传感器上,从而实现准确的测量。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弹性件为一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有与转臂连接的连接钩、另一端设置有与机架转动连接的连接环。

如此设置,弹性件的安装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能够避免初始加速时线绳不会被拉断、且能够确保送线过程中张紧力波动幅度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摆臂和调节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绳;100、机架;110、弧形槽;200、缓冲调节组件;210、转臂;220、转动轮;230、弹性件;240、阻尼器;250、第一缓冲轮;260、第二缓冲轮;270、导向轮;300、张紧力调节组件;310、摆臂;320、调节气缸;330、第一调节轮;340、第二调节轮;400、张紧力检测器;410、压力传感器;411、连接耳;412、测压轮;420、压力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线绳输送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00、缓冲调节组件200、张紧力调节组件300和张紧力检测器400,在机架100上设置有一竖直的安装端面,缓冲调节组件200、张紧力调节组件300和张紧力检测器400均安装在机架100的安装端面上,且沿沿线绳1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缓冲调节组件200包括导向轮270、转臂210、转动轮220、弹性件230、阻尼器240、第一缓冲轮250和第二缓冲轮260,转臂210转动安装在机架100的安装端面上,转动轮220转动安装在转臂210的一端。弹性件230为一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钩和连接环,弹簧设有连接环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00的安装端面上,弹簧设有连接钩的一端与转臂210远离转动轮220的一端连接。

阻尼器240选用具有伸缩功能的,阻尼器240的一端与机架10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转臂210连接有弹性件230的一端转动连接。

导向轮270、转动轮220、第一缓冲轮250和第二缓冲轮260沿线绳1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导向轮270、第一缓冲轮250和第二缓冲轮260均转动连接在机架100的安装端面上,导向轮270和第一缓冲轮250均位于转动轮220的侧上方,且转动轮220位于导向轮270和第一缓冲轮250之间,第二缓冲轮260位于第一缓冲轮250的下方,参照图2,导向轮270和转动轮220上均设置有一个线槽,第一缓冲轮250上至少设置有两个线槽,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三个线槽,第二缓冲轮260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线槽,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线槽。

如图1和图3所示,张紧力调节组件300包括摆臂310、调节气缸320、第一调节轮330和第二调节轮340,摆臂310和调节气缸320均位于机架100内,在机架100的安装端面上设置有一弧形槽110。摆臂31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00上,第二调节轮340的转轴穿过弧形槽110转动连接在摆臂310的摆动段上。

调节气缸32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机架100上、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摆臂310上。

第一调节轮330转动连接在机架100的安装端面上,在第一调节轮330和第二调节轮340上均至少设置有两个线槽,第一调节轮330和第二调节轮340上的线槽数量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轮330和第二调节轮340上设置有三个线槽。

如图1和图2所示,张紧力检测器400包括压力传感器410和两压力导向轮420,压力传感器410的测压部位上设置有一连接耳411,在连接耳411上转动连接有一测压轮412,压力传感器410和两压力导向轮420的轴心线不位于同一平面上。

工作原理:

将线绳1依次绕过导向轮270、转动轮220、第一缓冲轮250、第二缓冲轮260、第一调节轮330、第二调节轮340、压力导向轮420、测压轮412和压力导向轮420后导出,其中,在第一缓冲轮250和第二缓冲轮260部分,线绳1先绕过第一缓冲轮250后绕制第二缓冲轮260后再次绕道第一缓冲轮250中再导出;在第一调节轮330和第二调节轮340部分,线绳1绕过第一调节轮330后再绕过第二调节轮340,之后再绕回到第一调节轮330后再绕制第二调节轮340,如此往复在第一调节轮330和第二调节轮340上绕过2、3次。

输送时,先快速加速,此时,由于加速度快,加之线绳1在从线筒中拉出时是会往复移动的,导致该过程中线绳1的张力变化波动较大且变化快,对此,转臂210会快速回应线绳1上的张紧力的变化,从而避免线绳1张力突然变大而造成拉断,并且调节气缸320也会根据张紧力检测器400中检测出的张力变化进行伸长或缩回,进一步对线绳1张力的平稳进行调控。

而在速度稳定后,此时张力变化小,主要由于线绳1从线筒中拉出时的往复移动引起的,因此,调节气缸320根据张紧力检测器400的检测结果进行调节即可实现张力的稳定。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