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体胶自动拔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2176发布日期:2021-06-15 20:0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体胶自动拔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固体胶自动拔板装置,涉及固体胶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固体胶,是一种以聚乙烯醇(pva)、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丙烯酸树脂、醋酸乙烯树脂等一种或多种高分子材料作为胶黏剂,脂肪酸盐作为赋形剂,甘油、丙二醇、乙二醇等为保湿抗冻剂,水为溶剂,在70℃至90℃的环境中反应,灌装冷却后制得的固体胶黏剂。生产过程中,将固体胶瓶连接在灌胶板上,进行灌胶,冷却后,多余的胶液在灌胶板内冷却,需要人工将灌胶板内的固体胶拔出,该过程简称“拔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固体胶自动拔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固体胶自动拔板装置,包括固体胶、固体胶板、上料装置、下料装置、传输带,所述上料装置及下料装置面对面设置,传输带设置于上料装置及下料装置中间,所述固体胶板上竖直放置着多个固体胶,固体胶板可安装于上料装置上并可自由上下滑动,所述固体胶面朝下料装置并通过下料装置下料后掉入传输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上下方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为“l”型,上下侧板的“l”型内缺口面对面设置,所述固体胶板设置于上下侧板之间,所述上下侧板两边均设置有旋转气缸,所述旋转气缸总共4个,旋转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可通过旋转气缸旋转固定固体胶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背面设置有第一移动装置,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可驱动第一固定板做上下直线移动,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底板、第一下料板、第二下料板,所述第一下料板及第二下料板上均排列有多个面朝上料装置的“u”字形缺口,第一下料板设于第二下料板上方,所述第一下料板两侧边斜上方均设有第二移动装置,两个所述第二移动装置同时驱动第一下料板做一定角度的旋转运动,所述第二下料板两侧边均设有双杆气缸,两个所述双杆气缸同时推动第二移动装置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二下料板、第二移动装置、双杆气缸均设置于底板上方,所述底板下方设有第三移动装置,所述第三移动装置驱动底板做面向上料装置的直线运动,所述传输带上设有回收板,所述回收板上均布有多个形状契合固体胶的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移动装置包括气缸、连接板、连接块、旋转轴,所述连接板为“z”字形,气缸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在底板上,所述连接块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料板通过旋转轴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下料板相对气缸可相对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包括滑轨、滑块、电机、丝杆、丝杆螺母,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滑块、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设于滑轨上,所述电机固连丝杆并带动丝杆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移动装置包括滑轨、滑块、气缸,所述滑块固连底板,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驱动底板沿着滑轨方向直线运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固体胶自动拔板装置,先通过人工将灌装冷却好的固体胶板放置于上料装置上,上料装置逐步向下运动,将固体胶置于传输带前,下料装置对固定在固体胶板上的固体胶进行拔板,后通过传输带传送至下一工位,节省了该工序过程中的多余劳动力,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且机器代替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胶自动拔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胶自动拔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体胶板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体胶板;2、旋转气缸;3、第一移动装置;3a、丝杆螺母;4、回收板;5、第一下料板;6、双杆气缸;7、底板;8、第二移动装置;8a、连接板;8b、连接块;8c、旋转轴;9、第一固定板;10、第二下料板;11、固体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固体胶自动拔板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固体胶自动拔板装置,固体胶、固体胶板1、上料装置、下料装置、传输带,所述上料装置及下料装置面对面设置,传输带设置于上料装置及下料装置中间,所述固体胶板1上竖直放置着多个固体胶,固体胶板1可安装于上料装置上并可自由上下滑动,所述固体胶面朝下料装置并通过下料装置下料后掉入传输带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固定板9,所述第一固定板9上下方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为“l”型,上下侧板的“l”型内缺口面对面设置,所述固体胶板1设置于上下侧板之间,所述上下侧板两边均设置有旋转气缸2,所述旋转气缸2总共4个,旋转气缸2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可通过旋转气缸2旋转固定固体胶板1,所述第一固定板9背面设置有第一移动装置3,所述第一移动装置3可驱动第一固定板9做上下直线移动,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底板7、第一下料板5、第二下料板10,所述第一下料板5及第二下料板10上均排列有多个面朝上料装置的“u”字形缺口,第一下料板5设于第二下料板10上方,所述第一下料板5两侧边斜上方均设有第二移动装置8,两个所述第二移动装置8同时驱动第一下料板5做一定角度的旋转运动,所述第二下料板10两侧边均设有双杆气缸6,两个所述双杆气缸6同时推动第二移动装置8做直线运动,所述第二下料板10、第二移动装置8、双杆气缸6均设置于底板7上方,所述底板7下方设有第三移动装置,所述第三移动装置驱动底板7做面向上料装置的直线运动,所述传输带上设有回收板4,所述回收板4上均布有多个形状契合固体胶的凹槽;所述第二移动装置8包括气缸、连接板8a、连接块8b、旋转轴8c,所述连接板8a为“z”字形,气缸通过连接板8a固定连接在底板7上,所述连接块8b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下料板5通过旋转轴8c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下料板5相对气缸可相对旋转;所述第一移动装置3包括滑轨、滑块、电机、丝杆、丝杆螺母3a,所述第一固定板9与滑块、丝杆螺母3a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设于滑轨上,所述电机固连丝杆并带动丝杆旋转;所述第三移动装置包括滑轨、滑块、气缸,所述滑块固连底板7,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底板7固定连接,所述气缸驱动底板7沿着滑轨方向直线运动。

先通过人工将灌装冷却好的固体胶板1贴于第一固定板9上,四个旋转气缸2的活塞杆同时向固体胶板1侧旋转,等旋转气缸2固定死固体胶板1厚,上料装置逐步向下运动,将固体胶置于传输带前,最靠近传输带的那一排固体胶开始下料,第三移动装置将下料装置向前送,第一下料板5及第二下料板10同时卡住固体胶,第二移动装置8中的气缸活塞杆下压,与其旋转连接的第一下料板5开始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同时将粘连在固体胶板1上的固体胶翘出,固体胶脱离固体胶板1后,第二移动装置8复位,双杆气缸6带动第二下料板10将固体胶推出至传输带上的回收板4处,最后第三移动装置复位,完成一道工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