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钛电极生产中用的加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5084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钛电极生产中用的加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钛铸锭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钛电极生产中用的加料
目.ο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海绵钛电极大多采用直接加料,直接将海绵钛包装桶吊装在料仓上人工倾倒,在这种过程中,有小部分海绵钛颗粒掉落在料仓外。由于料仓上空间有限,吊运困难,增大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造成海绵钛的极大浪费,且严重威胁工人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绵钛电极生产中用的加料装置,利用本装置在海绵钛电极生产中可提高效率,减少海绵钛的浪费,改善环境质量。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种海绵钛电极生产中用的加料装置,主要由筒体及设筒体内的吊杆、锥形阀门组成,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一倒锥形的孔,吊杆通过筒体内的限位杆设在筒体中,吊杆的下端连接有锥形阀门,锥形阀门与筒体底部的倒锥形孔相配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锥形阀门与吊杆通过螺帽连接。
[0007]在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海绵钛从筒体倒入加料装置,将加料装置吊运到料仓上后松开吊杆,锥形阀门以自重开始下降,加料装置的锥形阀门打开,海绵钛颗粒随即掉入料仓,加料完毕后,拉紧吊杆,锥形阀门即可关闭。
[000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在加料装置底部进行放料,解决了现有加料装置与海绵钛分离效果差的问题,减少了加料装置对海绵钛的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操作工人的劳动环境。
[0010]其优点具体有:
[0011]1、克服了海绵钛电极生产过程中装料时,由于料仓上空间有限,吊运困难的问题。
[0012]2、减少了海绵钛的浪费,增加了工作效率。
[0013]4、本装置结构简单、制作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绵钛电极生产中用的加料装置示意图。
[0015]图中:1-吊杆、2-筒体、3-锥形阀门、4-螺帽、5-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就此理解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凡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和变更,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0017]实施例一
[0018]如图1所示,一种海绵钛电极生产中用的加料装置,主要由筒体2及设筒体2内的吊杆1、锥形阀门3组成,所述筒体2的底部设有一倒锥形的孔,吊杆1通过筒体2内的限位杆5设在筒体2中,吊杆1的下端连接有锥形阀门3,锥形阀门3与筒体2底部的倒锥形孔相配合。
[0019]进一步地,所述锥形阀门3与吊杆1通过螺帽4连接。
【主权项】
1.一种海绵钛电极生产中用的加料装置,主要由筒体(2)及设筒体(2)内的吊杆(1)、锥形阀门(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的底部设有一倒锥形的孔,吊杆(1)通过筒体(2 )内的限位杆(5 )设在筒体(2 )中,吊杆(1)的下端连接有锥形阀门(3 ),锥形阀门(3 )与筒体(2)底部的倒锥形孔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钛电极生产中用的加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阀门(3 )与吊杆(1)通过螺帽(4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钛电极生产中用的加料装置,主要由筒体及设筒体内的吊杆、锥形阀门组成,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一倒锥形的孔,吊杆通过筒体内的限位杆设在筒体中,吊杆的下端连接有锥形阀门,锥形阀门与筒体底部的倒锥形孔相配合,本加料装置底部进行放料,解决了现有加料装置与海绵钛分离效果差的问题,减少了加料装置对海绵钛的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操作工人的劳动环境。
【IPC分类】B65G65/32
【公开号】CN205060994
【申请号】CN201520783214
【发明人】杨超, 王颖慧, 张大勇, 李克竟, 程碧华, 陈绍波
【申请人】遵义播宇钛材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