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肺浇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1644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膜肺浇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膜肺浇铸模具。
背景技术
膜肺是临床心外手术中最常用的,它可以代替人体心脏工作,保证病人在手术期间保持体内血液循环的重要医疗产品。膜肺的外形不同,工艺不同,所以加工用的浇铸模具也各有千秋。目前,加工膜肺用的浇铸模具一般采用一次性浇铸模具,虽然一次性浇铸模具浇铸后处理方便省力,但制造成本高,耗材量大,造成了一定量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制造成本且可反复使用的膜肺浇铸模具。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膜肺浇铸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设置在模具本体凹槽内的顶出环,所述模具本体底部制有定位孔和内顶出孔,在模具本体一边缘处开有注胶口,所述顶出环上制有与模具本体注胶口贯通的进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表面和顶出环表面均喷涂有便于膜肺脱模的涂层。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模具本体表面和顶出环表面便于膜肺脱模的涂层为聚四氟涂层。所述模具本体和顶出环均采用45#钢制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在模具本体表面和顶出环表面喷涂聚四氟涂层,聚四氟涂层材料表面极性极低,与浇铸所用的聚氨酯胶之间粘性极小,所以在浇铸后只需用很小的力就可以实现产品与模具的分离。 模具本体和顶出环均采用45钢材制作,不仅可以反复使用,其表面的聚四氟涂层也可反复喷涂,喷涂费用少,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由于钢材料比热小,吸热快,离心时有助于聚氨酯胶反应,缩短了固化时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图中1、模具本体;2、定位孔;3、内顶出孔;4、注胶口; 5、顶出环;6、进胶
口 ; 7、聚四氟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1-图3,膜肺浇铸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和设置在模具本体凹槽内的顶出环5。所述模具本体底部四角处制有定位孔2,在对应顶出环位置处制有内顶出孔3,在模具本体一边缘处开有注胶口 4,所述顶出环上制有与模具本体注胶口 4贯通的进胶口 6。 所述模具本体表面和顶出环表面均喷涂有便于膜肺脱模的涂层,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具本体表面和顶出环表面便于膜肺脱模的涂层为聚四氟涂层7,所述模具本体和顶出环均采用 45#钢制成。45#钢材料硬度大,比热小,升温快,模具可反复使用,减少工时。模具表面聚四氟涂层喷涂均勻,脱模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4片硅胶密封垫分别放入模具本体底部4个内顶出孔中,安装好顶出环,使顶出环的进胶口对准模具本体的注胶口。将氧合部分上(下)端缠绕膜部分装上密封圈,内套底部装入过渡套后垂直安放在浇铸模具上,用卡具固定好。组装好后,将膜肺浇铸装置放入离心机,调整好离心温度,胶罐内注入聚氨酯胶, 开始离心。离心结束后,取出浇铸膜肺浇铸装置,用顶出装置取出顶出环,然后从浇铸后的膜肺上取下顶出环,即可完成一个浇铸周期。
权利要求1.一种膜肺浇铸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设置在模具本体凹槽内的顶出环,所述模具本体底部制有定位孔和内顶出孔,在模具本体一边缘处开有注胶口,所述顶出环上制有与模具本体注胶口贯通的进胶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表面和顶出环表面均喷涂有便于膜肺脱模的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肺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表面和顶出环表面便于膜肺脱模的涂层为聚四氟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肺浇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和顶出环均采用 45#钢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肺浇铸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设置在模具本体凹槽内的顶出环,所述模具本体底部制有定位孔和内顶出孔,在模具本体一边缘处开有注胶口,所述顶出环上制有与模具本体注胶口贯通的进胶口,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表面和顶出环表面均喷涂有便于膜肺脱模的涂层。优点是模具本体表面和顶出环表面喷涂聚四氟涂层,聚四氟涂层材料表面极性极低,与浇铸所用的聚氨酯胶之间粘性极小,在浇铸后只需用很小的力就可以实现产品与模具的分离;模具本体和顶出环均采用45#钢材制作,可反复使用,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此外,由于钢材料比热小,吸热快,离心时有助于聚氨酯胶反应,缩短了固化时间。
文档编号B29K75/00GK202293140SQ20112040277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0日
发明者武衡, 肖建党, 赵鹏 申请人:天津市塑料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