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3152阅读:12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具锁紧方式,是利用注塑机液压锁模机构外加的方式来实现,即先将其模具固定在注塑机锁模板,其后分别用螺钉固定动、定模板,通过这种外加的锁模板压紧,再开始注塑加工。这种传统方式对注塑机有锁模力要求,注塑机本身功耗相当一部份要用来液压锁模,实际用于注塑生产只有一部份;又因为模具受注塑机模具安装面板格林柱间距影响,无法装入超过格林柱间距尺寸的模具,造成了所投入生产的注塑机锁模部份成本·加大,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且限制了注塑模具与注塑机之间匹配的灵活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实现模具不依赖于外加锁模板的自锁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尺寸受限,注塑机锁模部份成本投入过大导致生产成本增加以及注塑模具与注塑机之间匹配的灵活性受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目的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包括油缸和油缸支架,所述油缸通过螺钉连接油缸支架,油缸支架表面设有模具连接螺钉,所述油缸底部连接有油缸活塞杆,油缸活塞杆底部连接有锁模块,锁模块表面设有锁模斜面。进一步的,所述锁模块侧面设有锁紧块定位块,锁紧块定位块通过螺钉连接于油缸支架底部。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块定位块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型腔固定板。优选的,所述油缸活塞杆与锁模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锁模块顶面设有与油缸活塞杆连接相对称的螺纹沉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连接可靠,创造了一种不依赖于锁模板即可锁定模具的全新方法;可替代传统注塑机的锁模板,实现模具的自锁;节省大型锁模机构的投资,自锁装置本身是独立部件,可在不同模具之间互换使用,实现一机多用,提高了模具与射台之间匹配的灵活性;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生产,提高了注塑机利用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所述的一种双边自锁紧装置锁紧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三边自锁紧装置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单边自锁紧装置锁紧状态结构示意图。[0015]I、油缸;2、油缸支架;3、锁模块;4、油缸活塞杆;5、锁模斜面;6、锁紧块定位块;
7、型腔固定板;8、模具连接螺钉;9、螺纹沉孔;10、定模;11、动模;12、动模滑动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包括油缸I、油缸支架2和锁模块3,油缸I通过螺钉连接油缸支架2,油缸支架2表面设有模具连接螺钉8,油缸I底部连接有油缸活塞杆4,油缸活塞杆4底部连接锁模块3,锁模块3表面设有锁模斜面5 (A1、A2),锁模块3与油缸I、油缸支架2组成机构主体,再由模具连接螺钉8连接在定模10上。动模11沿着动模滑动导轨12移动到模具锁紧位,油缸I开始供油驱动连接在油缸活塞杆4上的锁模块3垂直向下运行,通过锁模块3上的锁模斜面5 (A1、A2)与定模10、·动模11表面凹槽双方向斜角向下楔入,此时模具处于锁紧状态,油缸I利用机器本身自带油路自锁阀实现油路自锁,开始注塑加工,加工完毕,油缸I开始再次供油驱动连接在油缸活塞杆4上的锁模块3垂直向上运行,与模具锁紧反方向拉开锁模块3到起始位置,开模取
女口
广叩ο此工作方式可依据产品尺寸与所须要的锁模力,来设定一副模具上采用模具自锁紧装置套数。该双边锁定结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替代了传统注塑机的锁模板,通过锁模斜面5 (A1、A2)与动、定模双方向楔入配合,实现了模具的自锁。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包括油缸I、油缸支架2和锁模块3,油缸I通过螺钉连接油缸支架2,油缸支架2表面设有模具连接螺钉8,油缸I底部连接有油缸活塞杆4,油缸活塞杆4底部连接锁模块3,锁模块3表面设有锁模斜面5 (A1、A2、A3),锁模块3侧面设有锁紧块定位块6,锁紧块定位块6通过螺钉连接于油缸支架2底部,锁紧块定位块6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型腔固定板7,锁模块3与油缸I、油缸支架2组成机构主体,再由模具连接螺钉8连接在动模11上。动模11移动到模具锁紧位,油缸I开始供油驱动连接在油缸活塞杆4上的锁模块3垂直向下运行,通过锁模块3上的锁模斜面5 (Al、A2、A3)与动模11表面凹槽三方向斜角向下楔入,此时模具处于锁紧状态,油缸I利用机器本身自带油路自锁阀实现油路自锁,开始注塑加工,加工完毕,油缸I开始再次供油驱动连接在油缸活塞杆4上的锁模块3垂直向上运行,与模具锁紧反方向拉开锁模块3到起始位置,开模取产品。此工作方式可依据产品尺寸与所须要的锁模力,来设定一副模具上采用模具自锁紧装置套数。该三边锁定结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替代了传统注塑机的锁模板,通过锁模斜面5 (A1、A2、A3)与动模三方向楔入配合,实现了模具的自锁。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包括油缸I、油缸支架2和锁模块3,油缸I通过螺钉连接油缸支架2,油缸支架2表面设有模具连接螺钉8,油缸I底部连接有油缸活塞杆4,油缸活塞杆4底部连接锁模块3,锁模块3表面设有锁模斜面5 (Al),锁模块3侧面设有锁紧块定位块6,锁紧块定位块6通过螺钉连接于油缸支架2底部,锁紧块定位块6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型腔固定板7,锁模块3与油缸I、油缸支架2组成机构主体,再由模具连接螺钉8连接在动模11上。动模11移动到模具锁紧位,油缸I开始供油驱动连接在缸活塞杆4上的锁模块3垂直向下运行,通过锁模块3上的锁模斜面5 (Al)与动模11表面凹槽单方向斜角向下楔入,此时模具处于锁紧状态,油缸I利用机器本身自带油路自锁阀实现油路自锁,开始注塑加工,加工完毕,油缸I开始再次供油驱动连接在缸活塞杆4上的锁模块3垂直向上运行,与模具锁紧反方向拉开锁模块3到起始位置,开模取产品。此工作方式可依据产品尺寸与所须要的锁模力,来设定一副模具上采用模具自锁紧装置套数。该单边锁定结构操作方便,结构简单,连接可靠,替代了传统注塑机的锁模板,通过锁模斜面5 (Al)与动模单方向楔入配合,实现了模具的自锁。虽然以上仅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范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或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包括油缸(I)和油缸支架(2),所述油缸(I)通过螺钉连接油缸支架(2),油缸支架(2)表面设有模具连接螺钉(8),所述油缸(I)底部连接有油缸活塞杆(4),其特征在于油缸活塞杆(4)底部连接有锁模块(3),锁模块(3)表面设有锁模斜面(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模块(3)侧面设有锁紧块定位块(6),锁紧块定位块(6)通过螺钉连接于油缸支架(2)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块定位块(6)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型腔固定板(7 )。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活塞杆(4)与锁模块(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锁模块(3)顶面设有与油缸活塞杆(4)连接相对称的螺纹沉孔(9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自锁紧装置,包括油缸、油缸支架和锁模块,所述油缸通过螺钉连接油缸支架,油缸支架表面设有模具连接螺钉,油缸底部连接有油缸活塞杆,油缸活塞杆底部连接锁模块,锁模块表面设有锁模斜面,锁模块侧面设有锁紧块定位块,锁紧块定位块通过螺钉连接于油缸支架底部,锁紧块定位块背面通过螺钉连接有型腔固定板,油缸活塞杆与锁模块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连接可靠,可替代传统注塑机的锁模板,实现模具的自锁;节省大型锁模机构的投资,并可用在不同的模具上,提高了模具与射台之间匹配的灵活性;自锁装置本身是独立部件,可在不同模具之间互换使用。
文档编号B29C45/67GK202668928SQ20122032515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武军, 曹亚敏 申请人:湖北鄂丰模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