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441188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是一种很好的工程材料,其具有高韧性、高耐热性、耐化学性等长处。由于苯乙烯-丙烯腈具有耐热温度高的特点,因而可以改善工程塑料材料的耐温性。聚酰胺是很重要的工程塑料,广泛用于汽车、建筑、电子等领域,但是聚酰胺本身耐温性并不理想,为了应对频发的极端气候,很有必要提高材料的耐温性。基于这个思路,本发明人提出一种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由该方法得到的聚酰胺合金材料具有强度高、耐候性好的特点。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是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聚酰胺66树脂65 78份、聚烯烃树脂8 17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3 19份、相容剂Γ7份、填料2广29份、抗氧剂0.6^1.1份和炭黑
1.5 2.2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并且在转速为460n/min下混合llmin,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转入并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其中:并行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自一区至十区分别控制为:一区温度220°C、二区温度225°C、三区温度225°C、四区温度225°C、五区温度235°C、六区温度235°C、七区温度245°C、八区温度245 °C、九区温度250°C、十区温度250°C。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聚酰胺66树脂为熔点在220°C以上,特性黏度指数为2.3的聚酰胺66树脂。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聚烯烃树脂为熔点在160°C的共聚聚丙烯树脂。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为苯乙烯的质量%含量为60%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填料为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为80纳米。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抗氧剂为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十八碳醇酯。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炭黑为炉法炭黑。本发明制备方法得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复合材料经测试具有如下的性能指标:拉伸强度90 125MPa,弯曲强度160 190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8.5 11.5kj/m2,在175°C放置24小时,不开裂。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熔点在220°C以上并且特性黏度指数为2.3的聚酰胺66树脂78份、熔点在160°C的共聚聚丙烯树脂8份、苯乙烯的质量%含量为60%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6份、由马来酸酐接枝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5份、平均粒径为80纳米的纳米碳酸钙21份、β (3,5- 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十八碳醇酯0.9份和炉法生产的炭黑
2.2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并且在转速为460n/min下混合llmin,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转入并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其中:所述并行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自一区至十区分别控制为:一区温度220°C、二区温度225°C、三区温度225°C、四区温度225°C、五区温度235°C、六区温度235°C、七区温度245°C、八区温度245°C、九区温度250°C、十区温度250°C。实施例2: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熔点在220°C以上并且特性黏度指数为2.3的聚酰胺66树脂65份、熔点在160°C的共聚聚丙烯树脂17份、苯乙烯的质量%含量为60%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9份、由马来酸酐接枝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7份、平均粒径为80纳米的纳米碳酸钙25份、 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十八碳醇酯0.6份和炉法生产的炭黑1.5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并且在转速为460n/min下混合llmin,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转入并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其中:所述并行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自一区至十区分别控制为:一区温度220°C、二区温度225°C、三区温度225°C、四区温度225°C、五区温度235°C、六区温度235°C、七区温度245°C、八区温度245°C、九区温度250°C、十区温度250°C。实施例3: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熔点在220°C以上并且特性黏度指数为2.3的聚酰胺66树脂75份、熔点在160°C的共聚聚丙烯树脂11份、苯乙烯的质量%含量为60%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5份、由马来酸酐接枝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4份、平均粒径为80纳米的纳米碳酸钙29份、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十八碳醇酯1.1份和炉法生产的炭黑2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并且在转速为460n/min下混合llmin,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转入并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其中:所述并行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自一区至十区分别控制为:一区温度220°C、二区温度225°C、三区温度225°C、四区温度225°C、五区温度235°C、六区温度235°C、七区温度245°C、八区温度245°C、九区温度250°C、十区温度250°C。实施例4: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熔点在220°C以上并且特性黏度指数为2.3的聚酰胺66树脂70份、熔点在160°C的共聚聚丙烯树脂14份、苯乙烯的质量%含量为60%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3份、由马来酸酐接枝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6份、平均粒径为80纳米的纳米碳酸钙27份、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十八碳醇酯0.8份和炉法生产的炭黑1.8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并且在转速为460n/min下混合llmin,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转入并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其中:所述并行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自一区至十区分别控制为:一区温度220°C、二区温度225°C、三区温度225°C、四区温度225°C、五区温度235°C、六区温度235°C、七区温度245°C、八区温度245°C、九区温度250°C、十区温度250°C。由上述实施例1至4得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经测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聚酰胺66树脂65 78份、聚烯烃树脂8 17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3 19份、相容剂Γ7份、填料2广29份、抗氧剂0.6^1.1份和炭黑1.5^2.2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并且在转速为460n/min下混合llmin,得到混合料;再将混合料转入并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其中:并行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自一区至十区分别控制为:一区温度220°C、二区温度225°C、三区温度225°C、四区温度225°C、五区温度235°C、六区温度235°C、七区温度245°C、八区温度245 V、九区温度250°C、十区温度250°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66树脂为熔点在220°C以上,特性黏度指数为2.3的聚酰胺66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烯烃树脂为熔点在160°C的共聚聚丙烯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为苯乙烯的质量%含量为60%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为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为80纳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β (3,5-二叔丁基-4-羟基苯)丙酸十八碳醇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炭黑为炉法炭黑。
全文摘要
一种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改性聚酰胺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是先将按重量份数称取的聚酰胺66树脂65~78份、聚烯烃树脂8~17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13~19份、相容剂4~7份、填料21~29份、抗氧剂0.6~1.1份和炭黑1.5~2.2份投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再将混合料转入并行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后得到成品,并行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自一区至十区分别控制为一区220℃、二区225℃、三区225℃、四区225℃、五区235℃、六区235℃、七区245℃、八区245℃、九区250℃、十区250℃。具有如下的性能指标拉伸强度90~125MPa,弯曲强度160~190MPa,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8.5~11.5kj/m2,在175℃放置24小时,不开裂。
文档编号B29C47/92GK103205122SQ201310156020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朱雪忠 申请人:常熟市筑紫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