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9672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辊组、第一冷却辊组、第二导向辊组、第二冷却辊组、第三导向辊组、第四冷却辊组,还包括水泵以及冷却池。通过水泵将冷却池内的冷却液抽入第三冷却辊组内,再由第三冷却辊组内进入第二冷却辊组内,再由第二冷却辊组进入第一冷却辊组内,最后进入冷却池内进行冷却,不仅冷却液的温度逐步降低,且可以循环利用。
【专利说明】 一种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仅仅包括机架、转动设置于所述的机架上的若干个导向辊,其对塑料板仅仅起到输送的作用,然而,塑料板经过成型机、定型机输出后,其温度仍然较高,其在输送架上输送的时候仍然会产生变形,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以及平整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冷却辊内的冷却液的温度逐步降低,且冷却液可以循环利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辊组、第一冷却辊组、第二导向辊组、第二冷却辊组、第三导向辊组、第四冷却辊组,所述的第一冷却辊组包括第一上冷却辊以及第一下冷却辊,所述的第二冷却辊组包括第二上冷却辊以及第二下冷却辊,所述的第三冷却辊组包括第三上冷却辊以及第三下冷却辊,所述的第三上冷却辊的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二上冷却辊的进水口通过第一上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二上冷却辊的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一上冷却辊的进水口通过第二上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三下冷却辊的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二下冷却辊的进水口通过第一下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二下冷却辊的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一下冷却辊的进水口通过第二下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三上冷却辊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三下冷却辊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泵相连通,所述的第一上冷却辊的出水口、所述的第一下冷却辊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冷却池相连通,所述的水泵与所述的冷却池相连通。
[0005]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上冷却辊与所述的第一下冷却辊沿着铅垂方向相滑动设置,所述的第二上冷却辊与所述的第二下冷却辊沿着铅垂方向相滑动设置,所述的第三上冷却辊与所述的第三下冷却辊沿着铅垂方向相滑动设置。
[0006]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驱动所述的第一上冷却辊、所述的第二上冷却辊、所述的第三上冷却辊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
[0007]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分别为驱动气缸。
[0008]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三上冷却辊以及所述的第三下冷却辊内设置有检测冷却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水泵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内设置有温度对比参数。
[0009]作为优选地,所述的温度对比参数为30°C。
[0010]作为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导向辊组、所述的第二导向辊组、所述的第三导向辊组均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辊。
[0011]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水泵将冷却池内的冷却液抽入第三冷却辊组内,再由第三冷却辊组内进入第二冷却辊组内,再由第二冷却辊组进入第一冷却辊组内,最后进入冷却池内进行冷却,不仅冷却液的温度逐步降低,且可以循环利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0013]图中:1、机架;2、导向辊;3、第一上冷却辊;4、第一下冷却辊;5、第二上冷却辊;
6、第二下冷却辊;7、第三上冷却辊;8、第三下冷却辊;9、第一上进水管道;10、第一下进水管道;11、第二上进水管道;12、第二下进水管道;13、水泵;14、冷却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15]如图1所示,一种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包括机架1,机架I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辊2组、第一冷却辊组、第二导向辊2组、第二冷却辊组、第三导向辊2组、第四冷却辊组,第一冷却辊组包括第一上冷却辊3以及第一下冷却辊4,第二冷却辊组包括第二上冷却辊5以及第二下冷却辊6,第三冷却辊组包括第三上冷却辊7以及第三下冷却辊8,第三上冷却辊7的出水口与第二上冷却辊5的进水口通过第一上进水管道9相连通,第二上冷却辊5的出水口与第一上冷却辊3的进水口通过第二上进水管道11相连通,第三下冷却辊8的出水口与第二下冷却辊6的进水口通过第一下进水管道10相连通,第二下冷却辊6的出水口与第一下冷却辊4的进水口通过第二下进水管道12相连通,第三上冷却辊7的进水口、第三下冷却辊8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泵13相连通,第一上冷却辊3的出水口、第一下冷却辊4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冷却池14相连通,水泵13与冷却池14相连通。
[0016]如图1所示,第一上冷却辊3与第一下冷却辊4沿着铅垂方向相滑动设置,第二上冷却辊5与第二下冷却辊6沿着铅垂方向相滑动设置,第三上冷却辊7与第三下冷却辊8沿着铅垂方向相滑动设置。
[0017]如图1所示,机架I上分别设置有驱动第一上冷却辊3、第二上冷却辊5、第三上冷却辊7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分别为驱动气缸。可以通过驱动气缸调节第一上冷却辊3与第一下冷却辊4之间的高度,第二上冷却辊5以及第二下冷却辊6之间的高度,第三上冷却辊7以及第三下冷却辊8之间的高度,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产品的加工。
[0018]如图1所示,第三上冷却辊7以及第三下冷却辊8内设置有检测冷却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水泵13上设置有电磁阀,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控制器内设置有温度对比参数,温度对比参数为30°C。当第三上冷却辊7、第三下冷却辊8内的温度高于30°C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水泵13开始工作,将冷却池14内的冷却液抽入第三上冷却辊7以及第三下冷却辊8内,其内原先的冷却液依次流入第二上冷却辊5、第二下冷却辊6,第二上冷却辊5、第二下冷却辊6内的原先的冷却液流入第一上冷却辊3、第一下冷却辊4,第一上冷却辊3、第一下冷却辊4内原先的冷却液流回冷却池14内进行冷却。
[0019]如图1所示,第一导向辊2组、第二导向辊2组、第三导向辊2组均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导向棍2。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辊组、第一冷却辊组、第二导向辊组、第二冷却辊组、第三导向辊组、第四冷却辊组,所述的第一冷却辊组包括第一上冷却辊以及第一下冷却辊,所述的第二冷却辊组包括第二上冷却辊以及第二下冷却辊,所述的第三冷却辊组包括第三上冷却辊以及第三下冷却辊,所述的第三上冷却辊的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二上冷却辊的进水口通过第一上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二上冷却辊的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一上冷却辊的进水口通过第二上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三下冷却辊的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二下冷却辊的进水口通过第一下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二下冷却辊的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一下冷却辊的进水口通过第二下进水管道相连通,所述的第三上冷却辊的进水口、所述的第三下冷却辊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泵相连通,所述的第一上冷却辊的出水口、所述的第一下冷却辊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冷却池相连通,所述的水泵与所述的冷却池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冷却辊与所述的第一下冷却辊沿着铅垂方向相滑动设置,所述的第二上冷却辊与所述的第二下冷却辊沿着铅垂方向相滑动设置,所述的第三上冷却辊与所述的第三下冷却辊沿着铅垂方向相滑动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驱动所述的第一上冷却辊、所述的第二上冷却辊、所述的第三上冷却辊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第三驱动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三驱动机构分别为驱动气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上冷却辊以及所述的第三下冷却辊内设置有检测冷却液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水泵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内设置有温度对比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对比参数为 3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板输送架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导向辊组、所述的第二导向辊组、所述的第三导向辊组均包括若干个平行设置的导向辊。
【文档编号】B29C35/16GK104227892SQ201310254900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24日
【发明者】吴玉兰, 包雅星, 郭凌云 申请人:江阴大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