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7466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尤其是一种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IMF(IN MOLDING FILM)是一种用于大规模制造的塑料件表面装饰的加工技术,是IMD(In-Mold Decoration)模内注塑表面装饰技术的一种;其工艺过程总体上是将已印刷好图案的膜片热压成型并切好外形后放入注塑模具内,将成形用的树脂注入注塑模具内,使树脂与膜片接合,使印刷有图案的膜片与树脂形成一体后固化成产品,已广泛应用到电子、电器外壳的生产领域中。

由于热压成型并切好外形的膜片与注塑模具并不一定能完全吻合,膜片放入模具型腔中后可能会弹翘起来,合模时会压坏膜片导致产品不良,严重时甚至会压塌模具,这种现象在分型落差较大或形状较为复杂的产品上更加明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会在模具内设置用于将热压成型并切好外形的膜片固定在注塑模具的型腔上的定位结构,为了避免定位结构影响模具的开合模动作,该定位结构通常为采用油缸进行驱动的滑块组件,这样模具上需要设置与油缸配合的油管,成本相对较高,且各油管的接驳较为繁杂,模具的安装和拆卸效率相对较低,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当油管出现漏油问题时,会污染车间生产环境。

此外,这类定位结构的滑块在生产过程中会参与封胶,使得产品外观存在夹线甚至产生飞边等不良,影响产品质量。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相对较低、模具安装和拆卸效率相对较高且不会污染生产环境的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模板和公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母模板上的母模仁和设置在所述公模板上的公模仁,合模后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膜片的空腔,所述母模板朝向所述公模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固定连接有挡块,且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行程限位部和膜片定位部,所述行程限位部位于所述挡块和所述母模仁之间,所述滑块和所述挡块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开模后所述行程限位部在所述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抵顶在所述母模仁上,且所述膜片定位部的定位面位于所述母模仁上与所述空腔对应的位置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块朝向所述公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导面,所述公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导面配合的第二斜导面,所述第一斜导面或所述第二斜导面朝上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远离所述挡块,合模时所述第一斜导面和所述第二斜导面相互抵顶,合模后所述第一斜导面和所述第二斜导面相互交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块上开设有销孔,所述第一斜导面位于所述销孔的口部位置,所述公模板上设置有插销,所述第二斜导面通过开设在所述插销上间接设置在所述公模板上,合模后所述插销穿插在所述销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滑块上开设有弹簧孔,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所述弹簧孔的底面上,另一端抵顶在所述挡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膜片定位部朝向所述母模仁的一侧开设有避让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合模后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之间形成有盲孔,所述盲孔与所述空腔相互隔离,所述膜片定位部穿插在所述盲孔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压缩弹簧驱动滑块,使得滑块上的膜片定位部的定位面运动到与空腔相对应的位置处对膜片进行固定,与传统采用油缸驱动滑块的技术方案相比,由于不需要设置油缸,成本相对较低、模具安装和拆卸效率相对较高且没有漏油隐患,不会污染生产环境。

2、通过设置第一斜导面和第二斜导面,在合模过程中,第一斜导面和第二斜导面相互抵顶并相对运动,推动滑块从与空腔对应的位置处抽出,无需外部提供动力,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3、通过设置避让槽,避免滑块在滑动的过程中与母模仁的封胶面摩擦而损伤母模仁的封胶面。

4、本实用新型的滑块在合模后滑块从空腔中抽出,不参与封胶,产品外观不会有夹线或飞边等不良,产品质量相对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母模板和母模仁;

图2为本实用新型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公模板和公模仁;

图3为本实用新型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开模后的状态示意图,图中省略公模板和公模仁;

图4为图3中A处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合模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合模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母模板; 11-滑槽;

12-挡块; 13-滑块;

13a-行程限位部; 13b-膜片定位部;

13c-弹簧孔; 13d-第一斜导面;

13e-销孔;13f-避让孔;

14-压缩弹簧;

20-公模板; 21-插销;

22-第二斜导面; 30-母模仁;

40-公模仁;50-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IMF模具膜片定位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母模板10和公模板20以及设置在母模板10上的母模仁30和设置在公模板20上的公模仁40,母模板10、公模板20、母模仁30以及公模仁40都是常规的IMF模具零件,合模后母模仁30和公模仁40之间形成有用于放置膜片50的空腔,具体的,母模仁30和公模仁40上分别开设有型腔,合模后两个型腔共同形成空腔。

母模板10朝向公模板20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上固定连接有挡块12,且滑槽11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3。滑块13上设置有行程限位部13a和膜片定位部13b,行程限位部位13a位于挡块12和母模仁30之间,滑块13上还开设有弹簧孔13c,弹簧孔13c内设置有压缩弹簧14,压缩弹簧14的一端抵顶在弹簧孔13c的底面上,另一端抵顶在挡块12上,也即是在滑块13和挡块12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14。

开模后行程限位部13a在压缩弹簧14的作用下抵顶在母模仁30的侧面上,且膜片定位部13b的定位面位于母模仁30上与空腔对应的位置处,即膜片定位部13b的定位面位于母模仁30的型腔上,用于对放入型腔的膜片50进行定位,确保膜片50贴合在型腔中,防止膜片50弹翘起来。

滑块13朝向公模板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导面13d且开设有销孔13e,第一斜导面13d位于销孔13d的口部位置,第一斜导面13d位于销孔13e靠近挡块12的一侧。公模板20上设置有插销21和与第一斜导13d面配合的第二斜导面22,其中的第二斜导面22通过开设在插销21上间接设置在公模板20上。

由于第一斜导面13d位于销孔13d靠近挡块12的一侧,第一斜导面13d或第二斜导面22朝上的一端会相对于另一端远离挡块12,这样合模时,第一斜导面13d和第二斜导面22可相互抵顶,并在合模力的带动下交错运动,推动滑块13往挡块12的方向运动,使得滑块13上的膜片定位部13b从型腔位置中推出,确保膜片定位部13b不会参与封胶,同时使得压缩弹簧14被压缩;合模后第一斜导面13d和第二斜导面22相互交错,且插销21穿插在销孔13e内。而开模时,滑块13在他说弹簧14的作用下复位。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膜片定位部13b朝向母模仁30的一侧开设有避让槽13f,避免滑块13在滑动的过程中与母模仁30的封胶面摩擦而损伤母模仁的封胶面。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合模后母模仁30和公模仁40之间形成有盲孔,盲孔与空腔相互隔离,膜片定位部13b穿插在该盲孔内,这样可有效减小滑块13的运动行程,优化模具结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形,如采用其他弹性件代替是实施例中的压缩弹簧14等,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