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吹塑成型机的联动双模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70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成型模具,特别是一种中空吹塑成型机的联动双模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的同类中空吹塑成型机的联动双模具装置,有如中国专利申请第201410390764.6号公开的一种中空吹塑成型机双模具合模装置,结构包括四块动模板、第一模具组、第二模具组、移模气缸和伸缩机构,四块动模板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四块动模板为从左到右依次设置的第一动模板、第二动模板、第三动模板和第四动模板,第二动模板、第四动模板通过连杆相连,第一模具组设置在第二动模板和第三动模板之间,第二模具组设置在第三动模板和第四动模板之间,第一模具组、第二模具组均为带型腔的两半模具,第一模具组其中一个模具固定在第二动模板上,第二模具组其中一个模具固定在第四动模板上,第一模具组另一个模具、第二模具组另一个模具分别固定在第三动模板两侧,第一动模板通过拉杆与第三动模板、第四动模板固定连接,拉杆贯穿第二动模板,伸缩机构用于连接第一动模板和第二动模板,移模气缸固定在第一动模板上并用于驱动伸缩机构收回或张开实现第一模具组合模或第二模具组合模。这一方案的缺点:一是必须采用四块动模板和一个伸缩机构,所以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二是采用气缸驱动,必须设有锁模机构;三是没有整体移位控制结构,不能实现二个模具组与一个挤料口交替配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复杂、造价较高、必须设有锁模机构、没有整体移位控制结构等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中空吹塑成型机的联动双模具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空吹塑成型机的联动双模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三块竖置的左、中、右模板、第一模具组、第二模具组、模板驱动油缸,下模板滑杆、上模板滑杆、模板联动机构、模具架、模具架滑杆、模具架驱动油缸、模具架支架,其中下模板滑杆平置滑动配合在模具架上,中模板滑动配合在下模板滑杆上,上模板滑杆平置滑动配合在中模板上,左、右模板分别固定于上、下模板滑杆的两端,模板联动机构设置在模具架上、其主动端连接中模板、其随动端连接左模板或右模板,模板驱动油缸安装在右模板或左模板上、其活塞杆穿过右模板或左模板后与中模板连接,第一模具组的左模具安装在左模板的右侧面上、其右模具安装在中模板的左侧面上,第二模具组的左模具安装在中模板的右侧面上、其右模具安装在右模板的左侧面上,模具架支架固定在机架上,模具架滑杆固定在模具架支架上,模具架滑动配合在模具架滑杆上,模具架驱动油缸固定在机架上、其活塞杆连接模具架。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是模板联动机构设置在模具架上的左模板与中模板之间、其主动端连接中模板、其随动端连接左模板,模板驱动油缸安装在右模板的右侧面上、其活塞杆穿过右模板后与中模板连接;或者是模板联动机构设置在模具架上中模板与右模板之间、其主动端连接中模板、其随动端连接右模板,模板驱动油缸安装在左模板的左侧面上、其活塞杆穿过左模板后与中模板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模板联动机构,作用就是当一个模板动作时可以带动另一个模板同时动作的机构。可以由转动配合在模具架上的齿轮、啮合在齿轮一侧的主动齿条和啮合在齿轮另一侧的随动齿条构成,主动齿条的主动端连接中模板,随动齿条的随动端连接左模板或右模板。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模板驱动油缸可以有二个,分别设置在右模板或左模板上的前后位置上,二个模板驱动油缸的活塞杆穿过右模板或左模板后,是分别处于第二模具组或第一模具组的前后外侧位置,并分别连接中模板。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模具架驱动油缸固定在机架上,可以是固定在机架上的所述模具架支架上。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下模板滑杆、上模板滑杆和模具架滑杆均可以各有二根,作前后位置布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模具架和模具架支架均可以设有任意适用的结构和造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仅仅采用三块竖置模板,且不用伸缩机构,所以结构比较简单,造价可以降低;二是采用油缸驱动,所以不需要设有锁模机构,也可以简化结构和降低造价;三是设有由模具架滑杆、模具架驱动油缸、模具架支架构成的整体移位控制机构,能够实现二个模具组与一个挤料口进行交替配合作业;四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巧妙、模板行程短、可以适应高速作业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左模板;2、中模板;3、右模板;4、第一模具组;5、第二模具组;6、模板驱动油缸;7、下模板滑杆;8、上模板滑杆;9、模板联动机构;10、模具架;11、模具架滑杆;12、模具架驱动油缸;13、模具架支架;14、模板联动机构的主动端;15、模板联动机构的随动端;16、模板驱动油缸的活塞杆;17、第一模具组的左模具;18、第一模具组的右模具;19、第二模具组的左模具;20、第二模具组的右模具;21、机架;22、模具架驱动油缸的活塞杆;23、齿轮;24、主动齿条;25、随动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中空吹塑成型机的联动双模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三块竖置的左、中、右模板1、2和3、第一模具组4、第二模具组5、模板驱动油缸6,下模板滑杆7、上模板滑杆8、模板联动机构9、模具架10、模具架滑杆11、模具架驱动油缸12、模具架支架13,其中下模板滑杆7平置滑动配合在模具架10上,中模板2滑动配合在下模板滑杆7上,上模板滑杆8平置滑动配合在中模板2上,左、右模板1、2分别固定于上、下模板滑杆8、7的两端,模板联动机构9设置在模具架10上的左模板1与中模板2之间、其主动端14连接中模板2、其随动端15连接左模板1,模板驱动油缸6安装在右模板3上、其活塞杆16穿过右模板3后与中模板2连接,第一模具组4的左模具17安装在左模板1的右侧面上、其右模具18安装在中模板2的左侧面上,第二模具组5的左模具19安装在中模板2的右侧面上、其右模具20安装在右模板3的左侧面上,模具架支架13固定在机架21上,模具架滑杆11固定在模具架支架13上,模具架10滑动配合在模具架滑杆11上,模具架驱动油缸12固定在机架21上、其活塞杆22连接模具架10。

另外,所述模板联动机构9由转动配合在模具架10上的齿轮23、啮合在齿轮23一侧的主动齿条24和啮合在齿轮23另一侧的随动齿条25构成,主动齿条24的主动端连接中模板2,随动齿条25的随动端连接左模板1。

所述模板驱动油缸6有二个,分别设置在右模板3的右侧面上的前后位置上,二个模板驱动油缸6的活塞杆穿过右模板3后,是分别处于第二模具组5的前后外侧位置,并分别连接中模板2。

使用上,当模板驱动油缸6控制中模板2向右移动时,第一模具组的右模具18和第二模具组的左模具19向右移动,模板联动机构9同步控制第一模具组的左模具17和第二模具组的右模具20向左移动,这时第一模具组4打开而第二模具组5闭合;同时模具架驱动油缸12控制模具架10向右移动至第一模具组4的打开口对正中空吹塑成型机的挤料口,让挤料口挤出的融料落入第一模具组4的打开口;然后模板驱动油缸6控制中模板2向左移动,第一模具组的右模具18和第二模具组的左模具19向左移动,模板联动机构9同步控制第一模具组的左模具17和第二模具组的右模具20向右移动,这时第一模具组4闭合而第二模具组5打开;在落入第一模具组4打开口的融料被剪断后,模具架驱动油缸12控制模具架10向左移动至第二模具组5的打开口对正中空吹塑成型机的挤料口,这时第一模具组4的吹塑口刚好对正了中空吹塑成型机的第一吹气杆;然后第一吹气杆降下插进第一模具组4吹塑口进行吹气,同时挤料口挤出的融料落入第二模具组5的打开口;在第一吹气杆上升后,模板驱动油缸6控制中模板2向右移动,第一模具组的右模具18和第二模具组的左模具19向右移动,模板联动机构9同步控制第一模具组的左模具17和第二模具组的右模具20向左移动,这时第一模具组4打开让吹塑成型好的成品脱模向下掉落,而第二模具组5闭合;在落入第二模具组5的打开口的融料被剪断后,模具架驱动油缸12控制模具架10向右移动至第一模具组4的打开口对正中空吹塑成型机的挤料口,这时第二模具组5的吹塑口刚好对正了中空吹塑成型机的第二吹气杆;然后第二吹气杆降下插进第二模具组5的吹塑口进行吹气,同时挤料口挤出的融料又落入第一模具组4的打开口;在第二吹气杆上升后,模板驱动油缸6控制中模板2向左移动,第一模具组的右模具18和第二模具组的左模具19向左移动,模板联动机构9同步控制第一模具组的左模具17和第二模具组的右模具20向右移动,这时第二模具组5打开让吹塑成型好的成品脱模向下掉落,而第一模具组4闭合。依此循环进行连续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