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26166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特别涉及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塑料产品大多是由注塑工艺加工生产出来的,注塑工艺需要用到注塑模具进行加工,注塑模具内部设置有一个与产品形状一致的模腔,在注塑加工的时候,注塑模具安装在注塑机上面,注塑机将熔融状态的塑料注入到注塑模具的模腔内,塑料在模腔内冷却成型,然后注塑模具的定模与动模分开,内部多个抽芯、侧抽等结构抽出与产品分离,让产品能够完成脱模。

目前,玩具手枪的枪头其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有一个长方形的壳体61,其内部有一个贯穿的通道62,在生产的时候,需要在模腔内部设置一个与通道62形状一致的抽芯块,脱模的时候将抽芯块从注塑完成的产品上抽出,产品上就可以形成贯穿状态的通道62。

但是其通道62是弧形的结构,利用气缸直接进行对抽芯块进行直线的抽芯动作将会导致抽芯块难以从产品上面分离出来,造成难以脱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通过旋转抽芯结构便于抽芯块脱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动模,所述定模与动模上设有用于注塑产品的模腔,所述模腔内设置有用于穿入产品内部且为弧形的抽芯块,所述定模上设置有供抽芯块弧线滑入或滑出模腔的抽芯滑槽,所述定模上设置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与抽芯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转动轮上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抽芯块靠近动模的一侧设有卡接槽,所述定模上设置有与卡接槽配合的锁模块,当抽芯块位于模腔内的时候,锁模块与卡接块正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轮转动的时候带动连杆转动,抽芯块在弧形的抽芯滑槽上面滑动,这样弧形的抽芯块就能够随着弧形的运动从产品上面脱离出来了。同时当合模的时候,锁模块插入到卡接槽内,进而让抽芯块保持固定状态,避免在注塑的过程中,抽芯块沿着抽芯滑轨松动的情况出现。这种抽芯方式,能够只需要用到一个抽芯块即可完成产品内部通道的注塑加工,而且能够顺利脱模,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抽芯滑槽两侧设置有与抽芯块贴合的耐磨块,所述抽芯块两侧均设有凸边,所述凸边位于耐磨块与抽芯滑槽底部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块的结构能够让抽芯块在滑动的过程中直接与耐磨块接触,这样就避免抽芯块在滑动过程中对抽芯滑槽的磨损,如果耐磨块出现磨损的情况,也可以进行更换,免去了对滑槽的维护。而且通过耐磨块的挤压凸边,凸边受到挤压,抽芯块也就较为稳定的固定在抽芯滑槽的槽底,这样抽芯滑槽在滑动的过程中保持的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定模上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沿直线运动的齿条,所述转动轮为与齿条啮合的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气缸可以通过活塞杆的伸缩让齿条不断的前后运动,齿条相对于转动轮的运动能够带动转动轮的正反转,从而能够让连杆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左右的摆动,把气缸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抽芯块的弧线运动,结构简单,运转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轮的圆心位置贯穿设有棱柱状的卡接杆,所述卡接杆一端穿入连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棱柱状的卡接杆其表面具有一定的卡接力,当转动轮转动的时候,能够同时带动卡接杆转动,卡接杆再带动连杆转动,卡接杆起到一个力的传递,同时卡接杆连接在圆心位置,能够让转动力稳定的传输,避免出现偏心的情况,抽芯块弧线运动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上设有用于注塑产品侧壁螺孔的侧抽块,所述定模上设有供侧抽块滑动的侧抽滑道,所述动模上设有用于驱动侧抽块沿侧抽滑道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螺孔结构让产品在注塑完成之后会卡在侧抽块上面,通过侧抽滑道能够长侧抽块从产品上面分离出来,这样,在产品注塑的之后,侧抽块滑入到模腔内,等到注塑完成之后,侧抽块抽出,产品即可完成脱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斜导柱、固定在动模上的安装块,所述斜导柱一端穿入侧抽块,所述斜导柱另一端固定在安装块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斜导柱穿入到侧抽块上,这样动模在与定模分离的时候,动模会拉动斜导柱位移,这样侧抽块就会顺着斜导柱往外位移,完成侧抽的工作。而等到动模与定模合拢的时候,侧抽块顺着斜导柱往内移动实现合模,结构简单,侧抽效果明显。有了斜导柱的限位,在合模的时候,能够对侧抽块起到一个同步锁定的作用,尽可能的避免在注塑过程中侧抽块的位移。而安装块的结构起到便于斜导柱与动模固定的作用,倾斜状态的斜导柱能够通过焊接等于动模固定,有了安装块的结构,斜导柱只需要卡在安装块上,然后让安装块固定在动模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抽滑道的槽口处设置有用于阻碍侧抽块脱落的挡块,所述挡块通过螺钉贴合在定模外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块位于侧抽滑道的槽口,这样斜导柱在带动侧抽块滑动的时候,一旦斜导柱与侧抽块分离之后,挡块能够阻碍侧抽块进一步的往外运动,避免在模具在开合模的过程中侧抽块出现滑动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模与动模上分别设置有相互插合的第一减震垫与第二减震垫,所述第一减震垫为凸字形,所述第二减震垫为凹字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动模与定模合模的过程中,凸、凹字形的第一减震垫与第二减震垫相互插合,用于缓冲定模与动模合模过程中的冲击力,尽可能的减少合模时候两个表面的硬冲击,保护合模面。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产品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定模与动模分离之后的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中抽芯块与第一驱动机构的局部爆炸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中定模与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11、定模;12、动模;13、锁模块;14、模腔;15、第一减震垫;16、第二减震垫;21、抽芯块;22、凸边;23、卡接槽;24、抽芯滑槽;25、耐磨块;26、转动轮;27、连杆;28、卡接杆;31、齿条;32、气缸;41、侧抽块;42、侧抽滑道;43、斜导柱;44、安装块;45、挡块;51、模架;52、导柱;61、壳体;62、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模架51,模架51内设置有多根导柱52,导柱52上设置有定模11、动模12,动模12可以沿着导柱52与定模11合拢或者分离。定模11与动模12上设有用于注塑产品的模腔14,模腔14的内壁设置有一个弧形的抽芯块21,抽芯块21与模腔14内壁之间的空间与如图1中产品的形状一致。

如图2与图3所示,定模11上面设置有一个弧形的抽芯滑槽24,抽芯滑槽24与抽芯块21的弧度保持一致,抽芯滑槽24的两侧均设置有与抽芯滑槽24侧壁弧度一致的耐磨块25,抽芯块21设置在耐磨块25之间,耐磨块25通过螺钉固定在抽芯滑槽24的侧壁上面。抽芯块21的两侧设置有两个凸出来的凸边22,凸边22夹在耐磨块25、抽芯滑槽24底壁之间,用于稳定抽芯块21的滑动。

同时,在抽芯块21上面设置有一个方形的卡接槽23,动模12上面一体设置有一个锁模块13,当抽芯块21插入到模腔14内部的时候,卡接槽23的位置与锁模块13正对,动模12可以通过合模让锁模块13插入到卡接槽23内。

如图3与图4,定模11上设置有一个转动轮26,转动轮26为齿轮,定模11上面还设置有一个与转动轮26啮合的齿条31、固定在外壁的气缸32,气缸32的活塞杆与齿条31连接,气缸32可以驱动齿条31沿着直线前后运动,进而让转动轮26正反转动。转动轮26上面设置有一个连杆27,转动轮26的圆心位置设置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卡接杆28,卡接杆28端部穿入连杆27一端,转动轮26的转动通过卡接杆28带动连杆27摆动。连杆27远离转动轮26的一端固定在抽芯块21上面。

如图3与图5所示,与在定模11上面还设置有用于侧抽的结构,包括有侧抽块41、侧抽滑道42,侧抽块41一侧与模腔14内壁齐平,侧抽块41内壁上与产品外表面形状一致的。侧抽块41固定在侧抽滑道42上且可沿侧抽滑道42滑动,定模11的外壁上通过螺钉固定有一个挡块45,挡块45为长方形,其上半部分设置在侧抽滑道42的滑道口,进而阻碍侧抽块41与侧抽滑道42分离。

如图3与图5所示,侧抽块41上面连接有用于驱动其滑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两个安装块44与两根斜导柱43,安装块44与斜导柱43一一对应,斜导柱43往动模12外侧壁方向倾斜,斜导柱43下方的一端传入侧抽块41上面,斜导柱43上方的一端外缘凸出,卡在安装块44内,安装块44通过螺钉固定在动模12上,进而对斜导柱43实现固定。

如图2所示,定模11与动模12的相互接触面上设置有第一减震垫15与第二减震垫16,第一减震垫15为凸字形,第二减震垫16为凹字形,在合模的时候,第一减震垫15与第二减震垫16相互插合。第一减震垫15与第二减震垫16均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定模11与动模12上面,第一减震垫15与第二减震垫16均由硬质橡胶制成,用于缓解定模11与动模12合模过程中的冲击。

产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定模11与动模12合拢,合拢中,气缸32驱动齿条31运动,齿条31带动转动轮26转动,进而通过连杆27驱动抽芯块21沿着抽芯滑动倒入到模腔14内壁,然后由锁模块13插入到抽芯块21上面,实现抽芯块21的固定。同时侧抽块41也会随着斜导柱43沿着侧抽滑道42缓缓的进入,最后侧抽块41侧壁与模腔14的内壁齐平。定模11与动模12合拢的时候,两者相互稳定,可以活动的抽芯块21与侧抽块41被固定锁住,模腔14内部结构能够承受高压注塑。

定模11与动模12合模完成之后,注塑机往模腔14内注塑,产品在模腔14内成型。之后动模12受到注塑机的牵引,沿着导柱52从定模11上面分离。动模12在分离的过程中,斜导柱43随着动模12一并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斜导柱43通过倾斜的结构给侧抽块41一个水平的力,进而带动侧抽块41从模腔14内注塑成型的产品上面侧抽出来。在动模12分离的之后,动模12上的锁模块13与抽芯块21分离之后,气缸32驱动齿条31运动,进而反向转动转动轮26,让抽芯块21从模腔14上分离出来,进而让产品上不再有限定产品位置的结构了,产品能够顺利的从模腔14的内壁上面分离出来,完成产品加工。之后动模12重新合模,进行下一个产品的持续加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