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9823阅读:18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缩成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图1是现有的一种绝缘套筒的结构示意图,该产品采用不饱和聚酯玻璃增强模塑料(统称bmc)压制成型,制品在绝缘性能、机械性能方面要求较高,使用条件相对比较复杂;要求尺寸精度高,外观表面质量要求高;制品外观平整、光滑、无气泡,不能有白斑、玻纤外露等现象;制品圆筒上、下端口部不能有缺料、烧焦现象;制品颜色符合要求;制品内部要求致密性好,无气隙,工频耐压试验要求需要达到42kv/30min。

bmc模塑料特性一般是在140℃~150℃的温度下熔融流动,在10-15mpa的成型压力下保压一定时间后固化成型,并且在成型过程中的型腔内部由于成型压力及温度的转变产生有大量气体,特别是在材料流动的末端汇集了大量气体。目前,现有的压缩成型模具因采用被动排气方式,从而造成排气不良,常会出现困气现象,导致制品产生填充不足、缺料、烧焦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其能够在制品成型过程中将模具型腔内产生的气体迅速抽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成型模具存在的排气不良造成的困气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其包括配合设置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中心处设置有上模芯,对应所述上模芯于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的底部设置有下模仁,其中,所述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套筒,所述密封套筒的内径配合所述下模外径设置,所述下模和密封套筒之间设置有耐高温密封部件,所述上模合模时通过密封套筒将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腔体进行密封,所述密封套筒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抽真空通道,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抽真空装置,所述下模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模腔底部连通的第二抽真空通道,所述第二抽真空通道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抽真空装置。

特别地,所述模腔与下模仁之间的拼合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气槽,所述下模仁上开设有将所述若干个排气槽连通的连通槽,所述第二抽真空通道穿过所述下模仁与模腔连通。

特别地,所述连接件采用连接螺母。

特别地,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柱。

特别地,所述下模仁的底面与所述下模之间于所述第二抽真空通道的外围设置有耐高温密封部件。

特别地,所述耐高温密封部件为耐高温氟硅橡胶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应用在热固材料bmc、smc模塑料压缩成型的制品上,不仅设计结构合理,加工工艺简单。而且生产的制品表面光洁基本无缺陷,制品内在质量均匀,致密性好,通过了工频耐压试验要求。避免了因排气不良出现的困气现象,提高了制品合格率及品质要求,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绝缘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的合模状态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的下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包括配合设置的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的中心处设置有上模芯3,对应所述上模芯3于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模腔4,所述模腔4的底部设置有下模仁5,且所述模腔4的顶部为加料室6,所述上模1和下模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柱7。

所述上模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套筒8,所述密封套筒8的内径配合所述下模2外径设置,所述下模2的顶部安装有第一耐高温氟硅橡胶圈9,所述密封套筒8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抽真空通道10,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10通过连接螺母14连接第一抽真空设备,所述模腔4与下模仁5之间的拼合面开设有若干个排气槽11,所述下模仁5上开设有将所述若干个排气槽11连通的连通槽12,所述下模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抽真空通道13,所述第二抽真空通道13沿高度方向贯穿所述下模仁5设置,以使所述第二抽真空通道13与所述模腔4相连通,所述第二抽真空通道13通过连接螺母14连接第二抽真空设备。

所述下模仁5的底面与所述下模2之间于所述第二抽真空通道13的外围也设置有第二耐高温氟硅橡胶圈15,所述下模2合模时通过密封套筒8、第一耐高温氟硅橡胶圈9和第二耐高温氟硅橡胶圈15,将上模1和下模2之间的腔体进行密封。

工作时,通过液压机将模具上模1部分打开,在加料室6内放入预先称量好,揉捏成一定形状的bmc团状模塑料,然后合模,在模具合模过程中,上模1上的密封套筒8合入至第一耐高温氟硅橡胶圈9位置时,液压机输出一信号触发两个抽真空设备开始抽气工作,将模具型腔内产生的气体导出,继续合模至模具完全闭合后,由液压机输出信号触发两个抽真空设备关闭,然后在持续固定的模具温度以及恒定的压力下,保压一定的时间,直至制品完全固化成型。然后打开模具,通过液压机下顶出缸动作将模具推板推出,通过模具顶针将制品顶出,然后取出产品,然后模具回压,用压缩空气清理模具型腔内飞边废料,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循环动作。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的中心处设置有上模芯,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模腔,所述模腔的底部设置有下模仁,所述上模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套筒,所述下模和密封套筒之间设置有耐高温密封部件,所述上模合模时通过密封套筒将上模和下模之间的腔体进行密封,所述密封套筒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抽真空通道,所述第一抽真空通道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抽真空装置,所述下模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模腔底部连通的第二抽真空通道,所述第二抽真空通道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抽真空装置。上述压缩成型模具的抽真空结构不仅结构合理,加工工艺简单。而且提高了制品合格率及品质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坚;赵敏海;王永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新宏泰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15
技术公布日:2017.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