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带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5789发布日期:2018-07-17 23:31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注塑成型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种扎带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扎带注塑成型过程中,由于扎带为长条形结构,且扎带具有连接头,因此,扎带在脱模时容易出现产品留在前模的现象,不利于后续脱模,需要采用手动协助脱模,或采用其他外力进行脱模,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扎带注塑模具,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扎带注塑模具,包括模架、前模、后模、前顶针、后顶针、弹簧、导柱和推杆,前模和后模均设于模架上,前模设有第一型腔,后模设有第二型腔,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相对应,前顶针与第一型腔相对应,后顶针与第二型腔相对应,弹簧套设导柱上,导柱设于模架上,弹簧位于模架与后模之间,推杆与前顶针位于前模的同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前顶针、后顶针以及弹簧,因此,在脱模时,通过弹簧的反弹力,将后模连通前模向前顶针方向移动,前顶针通过反作用力将注塑成型后的产品顶至后模上,使得产品留在后模上;然后再通过后顶针即可将扎带从后模中顶出,由此完成了脱模。从而,通过前顶针、后顶针和弹簧的共同作用,先将产品推至推至后模,再进行脱模,方便了模具的整体结构,简化了有效脱模的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扎带注塑模具还包括前顶针板和后顶针板,前顶针板设于模架上,前顶针的一端设于前顶针板上,后顶针板设于模架上,后顶针的一端设于后顶针板上。由此,设有前、后顶针板,可以方便相应顶针的安装,同时可以方便前顶针作用在前模上推动产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扎带注塑模具还包括前模板,前模板套设在前模外侧,推杆的一端设于前顶针板上,另一端套设在前模板上。由此,设有前模板,可以方便将弹簧的反弹力的传递,带动前模向前顶针一侧移动,便于将产品留至后模进行脱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扎带注塑模具还包括后模板,后模板套设在后模外侧,导柱的一端设于后顶针板上,另一端设于后模板上,弹簧位于后模板与后顶针板之间。由此,设有后模板,可以方便弹簧作用力的传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杆为八根,均布在前模板两侧。由此,设有多根推杆,可以保证前模板在外力作用下平稳移动,保持受力均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模设有限位凸台,后模设有与限位凸台相配合的凹槽。由此,设有凸台和凹槽,可以方便模具的安装和定位,提高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扎带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扎带注塑模具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扎带注塑模具注塑后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扎带注塑模具,包括模架1、前模2、后模3、前顶针4、后顶针5、弹簧6、导柱7和推杆8,前模2和后模3均设于模架1 上,前模2设有第一型腔,后模3设有第二型腔,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相对应,前顶针4与第一型腔相对应,后顶针5与第二型腔相对应,弹簧6 套设导柱7上,导柱7设于模架1上,弹簧6位于模架1与后模3之间,推杆8与前顶针4位于前模2的同侧。

本实用新型的扎带注塑模具在使用时,胶体注入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组合的空腔内成型,成型后前顶针4可以顶出第一型腔上的产品,使得产品留在后模3上;后顶针5可以顶出第二型腔上的产品,实现产品的脱模。

该模具在注塑时,整个模具处于合模状态,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为了方便弹簧6的安装,设有导柱7,导柱7固定在模架1的四个顶点处。当注塑完成后,锁模力去除,弹簧6反弹。

扎带注塑模具还包括前顶针板9和后顶针板10,前顶针板9设于模架 1上,前顶针4的一端设于前顶针板9上,后顶针板10设于模架1上,后顶针5的一端设于后顶针板10上。前顶针板9和后顶针板10分别位于模架1的相对两侧。

扎带注塑模具还包括前模板20,前模板20套设在前模2外侧,推杆8 的一端设于前顶针板9上,另一端套设在前模板20上。

扎带注塑模具还包括后模板30,后模板30套设在后模3外侧,导柱7 的一端设于后顶针板10上,另一端设于后模板30上,弹簧6位于后模板 30与后顶针板10之间。

推杆8为八根,均布在前模板20两侧。

扎带注塑完成进行脱模时,弹簧6的反弹力作用在后模板30和后顶针板10上,后模板30将作用力传递至前模板20上,前模板20带动前模2 沿着推杆8向前顶针板9一侧移动,前顶针4通过反作用力将第一型腔的产品顶至后模3上,从而有效保证了产品留在后模上,便于后续脱模。

当产品留在后模3后,外力推动后顶针板10,从而带动后顶针5将产品从后模3中顶出,实现脱模。

由此,该扎带注塑模具有效避免了产品留在前模上,方便产品的脱模,提高生产效率。

前模2设有限位凸台,后模3设有与限位凸台相配合的凹槽。从而,可以方便前模2和后模3在安装时进行定位,提高安装效率。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