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子靠破机构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2430发布日期:2020-11-25 14:15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入子靠破机构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入子靠破机构及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塑料制品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注塑成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模具越来越受到重视。对于具有通孔的成品,需要在模具中设计对穿靠破的两个入子,以保证封胶。但是,当成品的通孔具有角度时,两入子为斜向对靠,在力的作用和各零件相互配合之间的误差累计下容易出现两入子表面靠破不平衡,一端靠破较好而另一端出现间隙,造成成品的通孔有一半出现毛边,降低了成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入子靠破机构及模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入子靠破机构,包括第一入子和第二入子,所述第一入子和所述第二入子靠破,所述第一入子或者所述第二入子在理论靠破面形成补偿角度,所述补偿角度用于在实际靠破时使实际靠破面不会形成间隙,其中,所述理论靠破面为理论计算的靠破面,所述实际靠破面为实际形成的靠破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子的中心轴线和所述第二入子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入子的靠破端为斜面,所述第一入子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入子的理论靠破面形成有补偿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补偿角度为锐角,所述锐角以所述理论靠破面的最低点为基点向所述第二入子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补偿角度为1°-3°。

进一步地,所述补偿角度为2°。

本申请同时提出一种模具,包括如上所述的入子靠破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还包括第一滑块组件和第二滑块组件;所述第一入子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组件上,所述第二入子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块组件或所述第二滑块组件的一个或多个作动接触面设置有多个环形油槽,相邻两个所述环形油槽相互交叉。

上述入子靠破机构及具有该入子靠破机构的模具能够制造具有通孔的产品,既能实现封胶,又能避免毛边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品质,节省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模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模具沿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入子靠破机构在理论上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模具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模具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使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使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提出一种入子靠破机构10及具有该入子靠破机构10的模具100,模具100用于成型具有通孔的产品。模具100还包括相适配的母模入子20和公模入子30。可以理解,模具100还包括母模板、公模板等,本申请对母模板、公模板等结构省略示意。

入子靠破机构10包括第一入子11和第二入子12,第一入子11和第二入子12靠破,以在产品上成型通孔。

第一入子11或者第二入子12在理论靠破面形成补偿角度,补偿角度用于在实际靠破时使实际靠破面不会形成间隙,其中,所述理论靠破面为理论计算的靠破面,所述实际靠破面为实际形成的靠破面。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子11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入子12的中心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较佳地,第二入子12的靠破端为斜面,第一入子11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斜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子11和第二入子12分别与公模入子30倾斜设置且延伸至公模入子30与母模入子20之间的成型腔中。请参照图2,第一入子11具有第一实际靠破面111,第二入子12具有第二实际靠破面121,第一实际靠破面111与第二实际靠破面121相抵持且没有间隙。

请参照图3,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入子11的理论靠破面111’形成补偿角度a,补偿角度a用于在实际靠破时使第一入子11的第一实际靠破面111和第二入子12的第二实际靠破面121不会形成间隙。

较佳地,补偿角度a为锐角,所述锐角以理论靠破面111’的最低点为基点向第二入子12的方向延伸。

较佳地,补偿角度a为1°-3°,在一实施方式中,补偿角度a为2°。

可以理解,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入子12的理论靠破面形成补偿角度。

注塑成型时,母模入子20与公模入子30合模,并向成型腔中注入熔融的物料,第一入子11的第一实际靠破面111与第二入子12的第二实际靠破面121相抵持,能够在成型的产品上制作出具有角度的通孔;并且,由于第一入子11或者第二入子12在理论靠破面形成补偿角度a,成型时第一入子11与第二入子12在实际靠破时能够自动补正实现靠破平衡,从而第一入子11与第二入子12之间没有间隙,既能实现封胶,又能避免形成毛边。

较佳地,第一实际靠破面111、第二实际靠破面121均与公模入子30的成型面倾斜设置,且第一实际靠破面111的面积可小于第二实际靠破面121的面积。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5,模具100还包括第一滑块组件40和第二滑块组件50,第一入子11设置在第一滑块组件40上,第二入子12设置在第二滑块组件50上,第一滑块组件40带动第一入子11朝向靠近或远离公模入子30的方向运动;第二滑块组件50带动第二入子12朝向靠近或远离公模入子30的方向运动。

第一滑块组件40或第二滑块组件50的一个或多个作动接触面设置有多个环形油槽60,相邻两个环形油槽60相互交叉。

具体地,第一滑块组件40包括第一滑块拨杆41、与第一滑块拨杆41连接的第一滑块座42、及与第一滑块座42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入子43,第一入子11的一端固定于第一滑块入子43中,另一端插入公模入子30中且延伸到公模入子30的上表面。

第一滑块拨杆41能够朝向靠近母模入子20的方向运动,使第一滑块入子43与第一入子11朝向靠近公模入子30的方向滑动;第一滑块拨杆41还能够朝向远离母模入子20的方向运动,使第一滑块入子43与第一入子11朝向远离公模入子30的方向滑动。

可以理解,第一滑块拨杆41可与模具的顶升板相连接,从而在顶升板的带动下作升降运动。

第一滑块拨杆41的顶部具有第一斜面411,第一滑块座42具有第二斜面4211,第一斜面411与第二斜面4211相抵持。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斜面411设于第一滑块拨杆41朝向公模入子30的一侧。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滑块座4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421,第一滑块拨杆41的顶部滑动穿设于第一通槽421中,第二斜面4211为第一通槽421中的斜面。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槽421可以取消,第二斜面4211可设于第一滑块座42的一侧。

第一滑块组件40还包括第一滑块耐磨板44和第一滑块限位板45。第一滑块座42滑动地设于第一滑块耐磨板44上。较佳地,第一滑块耐磨板44的顶部设有与第一滑块座42匹配的斜面,以减轻第一滑块座42滑动时对模具造成的磨损,提升模具的使用寿命。

第一滑块限位板45设于第一滑块拨杆41和第一滑块座42的一侧,第一滑块限位板45的底部设有限位孔451,第一滑块拨杆41的顶部设有凸起部412,凸起部412可收容于限位孔451中,从而第一滑块限位板45对第一滑块拨杆41的运动进行限位。

第二滑块组件50包括第二滑块拨杆51、与第二滑块拨杆51连接的第二滑块座52、及与第二滑块座52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入子53,第二入子12的一端固定于第二滑块入子53中,另一端延伸至公模入子30的上表面。

第二滑块拨杆51能够朝向靠近母模入子20的方向运动,使第二滑块入子53和第二入子12朝向靠近公模入子30的方向滑动;第二滑块拨杆51还能够朝向远离母模入子20的方向运动,使第二滑块入子53和第二入子12朝向远离公模入子30的方向滑动。

具体地,第二滑块拨杆51的顶部具有第三斜面511,第二滑块座52具有第四斜面5211,第三斜面511与第四斜面5211相抵持。较佳地,第三斜面511设于第二滑块拨杆51朝向公模入子30的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块座5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521,第二滑块拨杆51的顶部滑动穿设于第二通槽521中,第四斜面5211为第二通槽521中的斜面。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通槽521可以取消,第四斜面5211可设于第二滑块座52的一侧。

第二滑块组件50还包括第二滑块耐磨板54和两个第二滑块限位板55。第二滑块座52滑动地设于第二滑块耐磨板54上。

两个第二滑块限位板55分别设于第二滑块座52的两侧,且与第二滑块座52滑动连接,以对第二滑块座52的运动进行限位,保证模具的精度。

第二滑块组件50还包括弹性件56,弹性件56的一端收容第二滑块座52中,另一端与公模入子30相抵持。弹性件56用于对第二滑块组件50进行限位。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滑块入子53的一端延伸至母模入子20和公模入子30之间,母模入子20、公模入子30和第二滑块入子53共同形成了成型腔。可以理解,成型腔的结构可依据产品需求调整。

在成型产品时,第一滑块拨杆41朝向靠近母模入子20的方向运动,第一滑块拨杆41的第一斜面411推顶第一滑块座42的第二斜面4211,从而第一滑块座42、第一滑块入子43和第一入子11朝向靠近公模入子30的方向运动,使第一入子11延伸至成型腔中;同样地,第二滑块拨杆51带动第二滑块座52、第二滑块入子53和第二入子12朝向靠近公模入子30的方向运动,使第二入子12延伸至成型腔中。第一入子11的第一实际靠破面111与第二入子12的第二实际靠破面121相抵持,从而实现封胶并在成型的产品上制作出具有角度的通孔,即通孔包括倾斜连接的第一孔部和第二孔部。

由于第一入子11或者所述第二入子12在理论靠破面形成补偿角度,成型时第一入子11与第二入子12在实际靠破时能够自动补正实现靠破平衡,从而第一实际靠破面111与第二实际靠破面121之间没有间隙,解决了产品成型时的毛边问题。

上述入子靠破机构10及具有该入子靠破机构10的模具100能够制造具有通孔的产品,第一入子11和第二入子12相抵持且干涉配合,既能实现封胶,又能避免毛边的问题,提升了产品的品质;上述入子靠破机构10成型的产品无需去除毛边,节省了人力成本。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