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辅助注塑保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68537发布日期:2021-04-06 12:1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辅助注塑保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注塑保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辅助注塑保压设备。



背景技术:

气体辅助注塑指在塑胶充填到型腔适当的时候注入高压惰性气体,气体推动熔融塑胶继续充填满型腔,用气体保压来代替塑胶保压的过程,将熔融的塑胶通过高压,高速注入型腔,产生中空截面,驱动熔体完成充填过程并进行保压,但是气针压入放气时,由于气压进入型腔的冲击效果不同,容易产生进气不平衡的现象,造成造成调试困难,导致熔融塑胶体积缩小,且由于入料口与型腔为连接状态,入料口在型腔内部的压力下,容易使熔融塑胶在入料口产生回流,从而入料口容易产生溢料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辅助注塑保压设备,其结构包括注塑机构、入料口、推送器、工作台、出料口、机械台,所述注塑机构与机械台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注塑机构安装于工作台上端,所述推送器的下端焊接在工作台上端表面,所述出料口倾斜贯穿于工作台内部,所述入料口的下端贴合在推送器上端表面,所述注塑机构由注塑摸具、保压机构、注塑管、风力器、流通机构、型腔槽、成型摸具构成,所述保压机构安装于注塑摸具内部,所述保压机构连接在风力器内侧,所述流通机构贯穿于注塑摸具内部,所述注塑管左侧与流通机构右侧相互连接,所述型腔槽位于注塑摸具内侧左侧,所述成型摸具贴合在注塑摸具左侧,所述成型摸具的左侧嵌固在机械台右侧,所述成型摸具左端安装有伸缩装置,所述流通机构的左端连接在型腔槽右侧,所述风力器安装有两个,分布在流通机构上下两侧,且风力器连接的保压机构以流通机构为中心圆形环绕。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保压机构设有支撑柱、阻挡结构、弹簧杆、间隙板、流通板、出气口,所述支撑柱贴合在阻挡结构右侧,所述阻挡结构贴与间隙板内部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柱右端焊接在流通板左侧,所述流通板外侧焊接在间隙板内部侧面,所述弹簧杆右端安装于流通板左侧,所述弹簧杆左端贴合在间隙板内部右侧,所述出气口位于流通板右侧,所述出气口与风力器相互连接,所述弹簧杆设有四个,以支撑柱为中心轴圆形环绕,所述流通板内部贯穿有孔状结构,对气压进行输送,气压冲击力对流通板中部作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阻挡结构设有密封槽、受力板、受力机构、引流板,所述密封槽位于受力板内部,所述受力机构左端贴合在受力板外侧,所述引流板左端与受力机构右端相互焊接,所述引流板右端安装于支撑柱外侧,所述受力板的右侧为弧形结构,所述引流板为弧形结构,其内部为中空状态。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受力机构设有连接板、弯曲板、引流槽,所述引流槽贴合在弯曲板表面,所述弯曲板焊接在连接板右侧,所述连接板与引流槽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侧面嵌固在受力板外侧,所述引流槽为连续弯曲的弧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通机构设有固定板、引导板、凝固管、限位结构、注塑口,所述引导板焊接在固定板内侧,所述限位结构贴合在引导板内侧,所述凝固管贯穿于引导板内部,所述注塑口位于限位结构右侧,所述固定板焊接在注塑摸具内部左侧,所述引导板右侧为向左倾斜状态,所述凝固管为向左的开口结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设有弯曲板、流通孔、空心槽,所述流通孔贯穿于弯曲板内部,所述空心槽贴合在弯曲板内侧,所述流通孔位于空心槽左右两端,所述弯曲板安装于引导板内侧,所述流通孔为外侧窄内侧宽的开口结构,且其外侧为可弯曲的弧形结构。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

1、气压冲击力对流通板中部作用,使得支撑柱带动阻挡结构向左水平位移,从而平移后阻挡结构产生间隙使气压从引流板排出,通过引流板引导往受力机构方向运动,从受力机构外侧排出,排出过程中气压从弯曲板表面往连接板方向运动,使得气压流动更顺畅,避免气压不规律活动,从而调整气压的大小对气压的均匀性进行调整,避免熔融塑胶体积缩小。

2、塑胶从注塑口对限位结构作用,同时塑胶贴合在引导板内部侧面流动,凝固管的形状具有防止脱落困难的效果,且气压进行型腔槽后,其内部的塑胶通过流通机构左侧的凝固管对限位结构作用,产生回流的作用力对弯曲板的弯曲部分进行作用力,使得弯曲板弯曲带动流通孔内部贴合,防止塑胶液体在气压的作用力下产生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辅助注塑保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注塑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保压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阻挡结构的侧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受力机构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流通机构的侧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限位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注塑机构-1、入料口-2、推送器-3、工作台-4、出料口-5、机械台-6、注塑摸具-11、保压机构-12、注塑管-13、风力器-14、流通机构-15、型腔槽-16、成型摸具-17、支撑柱-21a、阻挡结构-22a、弹簧杆-23a、间隙板-24a、流通板-25a、出气口-26a、密封槽-a1、受力板-a2、受力机构-a3、引流板-a4、连接板-a31、弯曲板-a32、引流槽-a33、固定板-w1、引导板-w2、凝固管-w3、限位结构-w4、注塑口-w5、弯曲板-w41、流通孔-w42、空心槽-w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

本发明一种汽车内饰件气体辅助注塑保压设备,其结构包括注塑机构1、入料口2、推送器3、工作台4、出料口5、机械台6,所述注塑机构1与机械台6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注塑机构1安装于工作台4上端,所述推送器3的下端焊接在工作台4上端表面,所述出料口5倾斜贯穿于工作台4内部,所述入料口2的下端贴合在推送器3上端表面,所述注塑机构1由注塑摸具11、保压机构12、注塑管13、风力器14、流通机构15、型腔槽16、成型摸具17构成,所述保压机构12安装于注塑摸具11内部,所述保压机构12连接在风力器14内侧,所述流通机构15贯穿于注塑摸具11内部,所述注塑管13左侧与流通机构15右侧相互连接,所述型腔槽16位于注塑摸具11内侧左侧,所述成型摸具17贴合在注塑摸具11左侧,所述成型摸具17的左侧嵌固在机械台6右侧,所述成型摸具17左端安装有伸缩装置,所述流通机构15的左端连接在型腔槽16右侧,所述风力器14安装有两个,分布在流通机构15上下两侧,且风力器14连接的保压机构12以流通机构15为中心圆形环绕,提高保压机构12气压的稳定性,避免气压冲击力不均匀。

其中,所述保压机构12设有支撑柱21a、阻挡结构22a、弹簧杆23a、间隙板24a、流通板25a、出气口26a,所述支撑柱21a贴合在阻挡结构22a右侧,所述阻挡结构22a贴与间隙板24a内部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柱21a右端焊接在流通板25a左侧,所述流通板25a外侧焊接在间隙板24a内部侧面,所述弹簧杆23a右端安装于流通板25a左侧,所述弹簧杆23a左端贴合在间隙板24a内部右侧,所述出气口26a位于流通板25a右侧,所述出气口26a与风力器14相互连接,所述弹簧杆23a设有四个,以支撑柱21a为中心轴圆形环绕,所述流通板25a内部贯穿有孔状结构,对气压进行输送,气压冲击力对流通板25a中部作用,使得支撑柱21a带动阻挡结构22a进行水平位移,从而平移后阻挡结构22a产生间隙使气压排出,从而调整气压的大小对气压的均匀性进行调整,避免气压不稳定。

其中,所述阻挡结构22a设有密封槽a1、受力板a2、受力机构a3、引流板a4,所述密封槽a1位于受力板a2内部,所述受力机构a3左端贴合在受力板a2外侧,所述引流板a4左端与受力机构a3右端相互焊接,所述引流板a4右端安装于支撑柱21a外侧,所述受力板a2的右侧为弧形结构,所述引流板a4为弧形结构,其内部为中空状态,使得气压通过引流板a4引导往受力机构a3方向运动,从受力机构a3外侧排出,利于保持气压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受力机构a3设有连接板a31、弯曲板a32、引流槽a33,所述引流槽a33贴合在弯曲板a32表面,所述弯曲板a32焊接在连接板a31右侧,所述连接板a31与引流槽a33相互连接,所述连接板a31的下端侧面嵌固在受力板a2外侧,所述引流槽a33为连续弯曲的弧形结构,气压从弯曲板a32表面往连接板a31方向运动,使得气压流动更顺畅,避免气压不规律活动。

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塑胶从入料口2进入,加热后通过推送器3的推动进入注塑管13,从而通过流通机构15进入型腔槽16内部,通过成型摸具17进行成型,在风力器14释放的气压下,通过保压机构12进行气压的传输,使得气压进入型腔槽16内部,气压传输过程中,气压从出气口26a方向对流通板25a产生挤压,气压冲击力对流通板25a中部作用,使得支撑柱21a带动阻挡结构22a向左水平位移,从而平移后阻挡结构22a产生间隙使气压从引流板a4排出,通过引流板a4引导往受力机构a3方向运动,从受力机构a3外侧排出,排出过程中气压从弯曲板a32表面往连接板a31方向运动,使得气压流动更顺畅,避免气压不规律活动,从而调整气压的大小对气压的均匀性进行调整,避免熔融塑胶体积缩小。

实施例2:

如图6-图7所示:

其中,所述流通机构15设有固定板w1、引导板w2、凝固管w3、限位结构w4、注塑口w5,所述引导板w2焊接在固定板w1内侧,所述限位结构w4贴合在引导板w2内侧,所述凝固管w3贯穿于引导板w2内部,所述注塑口w5位于限位结构w4右侧,所述固定板w1焊接在注塑摸具11内部左侧,所述引导板w2右侧为向左倾斜状态,所述凝固管w3为向左的开口结构,使得塑胶更加贴合在引导板w2内部侧面,凝固管w3具有防止脱落困难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结构w4设有弯曲板w41、流通孔w42、空心槽w43,所述流通孔w42贯穿于弯曲板w41内部,所述空心槽w43贴合在弯曲板w41内侧,所述流通孔w42位于空心槽w43左右两端,所述弯曲板w41安装于引导板w2内侧,所述流通孔w42为外侧窄内侧宽的开口结构,且其外侧为可弯曲的弧形结构,产生回流时对弯曲板w41的弯曲部分产生作用力,使得弯曲板w41弯曲带动流通孔w42内部贴合,防止塑胶液体在气压的作用力下产生回流。

本实施例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塑胶从注塑口w5对限位结构w4作用,同时塑胶贴合在引导板w2内部侧面流动,凝固管w3的形状具有防止脱落困难的效果,且气压进行型腔槽16后,其内部的塑胶通过流通机构15左侧的凝固管w3对限位结构w4作用,产生回流的作用力对弯曲板w41的弯曲部分进行作用力,使得弯曲板w41弯曲带动流通孔w42内部贴合,防止塑胶液体在气压的作用力下产生回流。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从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