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及其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42232阅读:来源:国知局
现有的偏心调整流程示意图。如图14所示,主要包括:镜片注塑成型一镜片偏心检测一模具降温一模具下注塑机一模具拆开、清洗一模具偏心调整一模具组装一模具上注塑机一模具升温一镜片注塑成型一镜片偏心检测等步骤。以上内容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0100]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偏心调整流程示意图。如图15所示,其偏心调整流程包括:镜片注塑成型一镜片偏心检测一模具偏心调整一镜片注塑成型一镜片偏心检测的步骤。即镜片通过模具注塑成型后用偏心检测仪进行偏心检测,根据偏心坐标值(X,Y)调节调节端子来调节偏心,偏心调整后再注塑成型,然后对注塑成型的镜片进行偏心值的检测;如果偏心值满足图面要求则完成偏心调整,如果不能满足的话则继续通过调节端子来调节偏心,直至镜片偏心检测值满足图面要求,如单面偏心1.5 μπι,面间偏心1.5 μπι。
[0101]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塑模具的偏心调整方法示意图,请一并参考图6?图
10。如图16所示,该偏心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102]步骤161:通过偏心检测系统检测镜片SI面、S2面对中心位置。
[0103]这里,将镜片放入专用检测治具后放至偏心检测仪器上,通过偏心检测仪器检测出镜片的SI面和S2面的中心位置701和702。
[0104]步骤162:判断是否发生偏心,若存在偏心,则执行步骤163 ;否则,退出检测过程,并完成偏心调整。
[0105]具体为:如果两者的中心位置偏差大于图面的要求,则判定模具中的固定测模芯和可动侧模芯两者的中心发生位移,需要进行偏心调节。
[0106]步骤163:根据偏心方位调节调节螺丝。
[0107]具体为:然后以S2面的中心702为基准来判定SI面的中心701的相对位置,根据两者位置坐标,调节调节螺丝进行偏心的调整。
[0108]步骤164:镜片注塑成型。即将调整后的模具注塑成型。
[0109]步骤165:通过偏心检测系统再次检测镜片的SI面、S2面的中心位置,若存在偏心,则返回步骤163,否则,结束并退出偏心调整过程。
[0110]具体为:再次通过偏心检测仪器检测镜片S1、S2面的中心位置,如果两面的中心位置符合图面要求则完成偏心调整,如果镜片S1、S2两面的中心位置不符合图面要求,则继续调节调节螺丝进行偏心的调整,直至镜片S1、S2两面的中心位置符合图面要求。直至完成偏心调整。
[011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与偏心调整装置(30)相连,其特征在于,该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主要包含图像获取模块(201)、调整机构调整模块(205)和所述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的固定装置(120);其中,所述调整机构调整模块(205)位于所述固定装置(120)之中;所述图像获取模块(201)用以获取偏心调整装置(30)的上模仁(5)和上模仁衬套(4)的实际配合图像;所述调整机构调整模块(205)还包含调整插头(16)、伺服电机和传动装置;所述调整插头(16)插入在所述偏心调整装置(30)的调节端子(6)中,其中调整插头(16)的数量与偏心调整装置(30)的调节端子(6)的数量是一一对应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20),进一步包含支脚(1201)、电磁开关(1202)、支撑横条(1206)、拉杆(1205)、调节螺丝(1203)、固定柱(1208)、固定调节片(1207)和移动调节片(1204);其中,所述固定柱(1208)通过螺纹固定于固定装置(120)的外壳上,固定调节片(1207)通过螺母固定于固定柱(1208)上,支脚(1201)与电磁开关(1202)安装于支撑横条(1206)上,支撑横条(1206)通过拉杆(1205)和移动调节片(1204)相连,调节螺丝(1203)旋入移动调节片(1204)并穿入固定调节片(1207)中;通过旋转调节螺丝(1203)能够带动移动调节片(1204)作上下运动,从而能够通过拉杆(1205)带动支撑横条(1206)运动,实现调节支脚(1201)的支撑点位置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插头(16)插入在所述偏心调整装置(30)的调节端子(6)中,进一步包括,直至所述固定装置(120)上的支脚(1201)与所述偏心调整装置(30)的固定侧A板(3)的表面相接触,打开支脚(1201)的电磁开关(1202)使所述固定装置(120)安装在所述偏心调整装置(30)上;通过调节螺丝(1203)调节支脚(1201)的支撑点,适应不同大小的模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所述传动装置的传动比提高调整机构调整装置的调整精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具体为齿轮、蜗轮蜗杆或传动带。
6.一种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和调节端子自动调节控制装置(50);所述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通过数据线(122)与调节端子自动调节控制装置(50)相连并为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供电;当偏心调整装置(30)的上模仁(5)的外圈部(311)的中心与上模仁衬套(4)的内圈部(310)的中心不重合时,通过所述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和调节端子自动调节控制装置(50)对上模仁(5)的推力大小进行调整,使得外圈部(311)中心和内圈部(310)的中心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进一步包括图像获取模块(201)、调整机构调整模块(205)、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的固定装置(1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的图像获取模块(201)获取上模仁(5)和上模仁衬套(4)的实际配合图像,并将图像数据传送至所述特征点获取模块(20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调整模块(205 )位于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 )的固定装置(120 )之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机构调整模块(205 )进一步包括调整插头(16 )、伺服电机和传动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端子自动调节控制装置(50),主要包括特征点获取模块(202 )、虚拟坐标建立模块(203)和特征点运算对比模块(20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点获取模块(202)接收从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的图像获取模块(201)传送的图像数据,再根据图像的颜色、亮度深浅自动模拟绘制出第一特征点(71)、第二特征点(72 )。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坐标建立模块(203)根据第一特征点(71)建立坐标系(X,Y)极轴与第一特征点(71)、第二特征点(72)的交点线段为X1、X2、Y1、Y2,再通过特征点运算模块(204)计算Χ1、Χ2、Υ1、Υ2的值并进行判断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下发指令通过调整机构调整模块(205)进行调节。
14.一种包含权利要求6?13任一所述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的偏心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偏心调整装置(30);所述偏心调整装置(30)与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相连;所述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通过数据线(122)与调节端子自动调节系统的调节端子自动调节控制装置(50)相连并为所述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40)供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及其调节系统,该装置主要包含图像获取模块(201)、调整机构调整模块(205)和所述调节端子自动调节装置的固定装置(120);其中,所述调整机构调整模块(205)位于所述固定装置(120)之中;所述图像获取模块(201)用以获取偏心调整装置(30)的上模仁(5)和上模仁衬套(4)的实际配合图像;所述调整机构调整模块(205)还包含调整插头(16)、伺服电机和传动装置;所述调整插头(16)插入在所述偏心调整装置(30)的调节端子(6)中。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调节端子的自动控制和自动调节问题,有利于节省模具升温、降温时间以及减少模具上下机台过程的时间,同时降低调节偏心时损伤模仁的几率。
【IPC分类】B29C45-80
【公开号】CN204451123
【申请号】CN201520109763
【发明人】黄岳烽, 叶金辉, 李小波
【申请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