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烟装置以及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07387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消烟装置以及锅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烟装置以及锅炉,其可去除锅炉内燃料燃烧后所产生的烟尘等有害物质。
技术背景 现有锅炉燃烧时所产生的大量烟气,通过使该产生的烟气在锅炉上部的烟箱内多次折流的方式,使其中部分烟尘等有害物质附着或沉淀后,通过烟 排放到大气中。但是在现有的锅炉中,即使烟气在烟箱内多次折流,也仅能使部分烟尘等有害物质附着或沉淀,仍有大量烟尘被排放到大气,造成环境污染。而且,燃烧产生的高温的烟气在烟箱内折流的过程中,由于烟尘等会附着于烟箱内的热交换部分,因此大大降低锅炉热交换的效率,造成能源浪费。为解决以上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增加烟箱内火道的长度,即增加折流的长度,这样导致锅炉占地面积、或锅炉高度增大,不利于锅炉的安装、布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烟装置和具有该消烟装置的锅炉,其可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烟尘等有害物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消烟装置设置在锅炉的燃烧室上部以降低锅炉排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连通所述消烟装置上表面和下表面、使所述燃烧室中的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的多个通孔。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消烟装置包括板状部分。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mm 80mm。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锅炉包括燃烧室,其内部装入燃料,并使该燃料燃烧;烟箱,其设置在所述燃烧室上方,利用由所述燃烧室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来加热流通介质;和消烟部,其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上部,其设置有连通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使所述燃烧室中燃料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的多个通孔,其中,所述燃烧室内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所述多个通孔进入所述烟箱。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消烟部包括板状部。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消烟部具有厚度小于所述板状部的薄厚度部分,安装于所述锅炉的装填口上方。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消烟部具有在板状部分的一端向上方延伸的竖起部分,所述竖起部分与所述烟箱下部连接。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燃烧室的装填口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消烟部相邻的挡板。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多个通孔的总截面积大于等于从所述烟箱向所述锅炉外部排放废气的烟囱的截面积。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mm 80mm。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消烟装置/消烟部具有多个通孔,可减少锅炉排放废气中的烟尘,减少附着在吸热部分的烟油等物质,从而可提高吸热部分的吸热效率,节约能源。

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消烟装置的形状和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表示消烟装置的形状和结构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10 :消烟部11 :上表面12 :下表面13 :通孔20 :消烟部20a:消烟部的板状部20b :消烟部的薄厚度部分21 :上表面22 :下表面30 :消烟部30a:消烟部的板状部30b :消烟部的竖起部分40 :消烟装置41 :消烟部的边缘部43 :通孔100 :锅炉110:下部炉体111 :燃烧室112:装填口113:炉篦114:清灰室115:清灰口120 :上部炉体121 :下烟箱122 :上烟箱123 :火道[0054]124 :水套130:烟囱200 :锅炉210 :下部炉体211 :燃烧室212:装填口220 :挡板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消烟装置以及安装有该消烟装置的锅炉的结构。图I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锅炉100包括下部炉体110和上部炉体120。其中,下部炉体110中,设置有燃烧室111,通过装填口 112向燃烧室111内装入煤炭等燃料,燃烧室111下部设有用于承载燃料的炉篦113。该燃烧室111作为燃料燃烧的空间,燃料在其内部燃烧产生热量后形成炉渣,炉渣通过炉篦113下落至清灰室114,通过清灰室114的清灰口 115清除炉渣,从而可再次装填燃料使用锅炉。上部炉体120中,设置有下烟箱121和上烟箱122,在下烟箱121和上烟箱122之间为锅炉的热交换部分,其由火道123、水套124组成。这里下烟箱121、上烟箱122和火道123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烟箱。在上部炉体120中,燃烧室111内的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在烟箱内折流并与水套124交换热量后,从烟 130排放到大气。本实施方式中,在锅炉燃烧室111上部还设置有消烟部10。图2为消烟部10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消烟部10为圆板状,其中形成有连通其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的多个通孔13。燃烧室111内的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通过消烟部10的该多个通孔13进入上部炉体120的火道123。下面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消烟部10的工作原理。锅炉正常工作时,燃烧室111内的燃料燃烧产生高温且混有大量未充分燃烧,且具有可燃性的烟尘等有害物质的烟气。为去除该烟气中的烟尘等有害物质,燃料燃烧前将消烟部10加热到600°C 1300°C。由于消烟部10具有多个通孔13,使得该烟气与多个通孔13的孔壁充分接触,其中具有可燃性的烟尘瞬间再次燃烧并放热,从而使进入到上部炉体120内的高温烟气中的烟尘数量大大降低。高温烟气经下烟箱121、上烟箱122和火道123多次折流,并与水套124发生热交换后,从烟囱130排出。由于在消烟部10的作用下,烟尘数量已大大降低,因此,可大大降低从烟囱130排出的烟尘等有害物质,并且附着于火道123(或水套124)壁上的烟尘也显著降低。这样不但能降低排放到大气的废气污染,并且也使火道123 (或水套124)壁保持清洁,提高热交换的效率,节约能耗。本实施方式的消烟部10可使用耐火混凝土浇铸成型得到。该耐火混凝土可以根据需要在耐火水泥中加入公知的粗骨料、细骨料及高铝细粉等辅料或添加剂,加水搅拌制得。粗骨料与细骨料的比例可为I : 2 I : 4,细骨料与耐火水泥的比例可为I : I I 2,高铝细粉占总体成分的5% 25%。以该比例制得的耐火混凝土具有硬度良好,烧结后机械性能稳定的优点,更适合长时间承受燃烧室111以及流过通孔13的烟气的高温。制作消烟部10时,可以将耐火水泥浇铸于上方开放的铸模,待凝结后脱模,即制成如图2所示的消烟部10。通过在铸模底部设置多个竖起的管或棒,可形成连通消烟部10上下表面11、12的通孔13。通常通孔13的直径优选为20mm 80mm,若通孔13的直径过小,则为了保证烟气从燃烧室111向上部炉体120流动的速率,需要设置更多通孔13,会降低消烟部10的强度;另一方面,通孔13的直径过大,则使多个通孔13的孔壁与烟尘的接触面积缩小而降低消烟部10的消烟效果。优选通孔13的总截面积大于等于烟囱130的截面积。这样,消烟部10不会阻碍燃烧室111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向上部炉体120排烟。为了更有效地净化烟气,使烟气中的烟尘等有害物质在通孔中更加充分燃烧,可以增加具有通孔部分的消烟装置的厚度,即,增加通孔13的长度,以增加孔壁与烟尘的接触面积。同时,在保持第一实施方式消烟部10的上表面安装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使得消烟·部10的下表面更接近于燃料,从而烟气可以尽快进入到通孔13中,可以更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烟尘。但消烟部10的厚度的增加不能影响锅炉装填燃料,因此,还可采用以下实施方式。图3为第二实施方式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锅炉中的消烟部20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以外,本实施方式的锅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锅炉结构相同。下面,仅对消烟部20的结构加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消烟部20具有板状部20a和厚度小于板状部20a的薄厚度部分20b,且板状部20a与薄厚度部分20b上表面21在同一平面。在厚度大的板状部20a形成多个通孔13,并且,在将消烟部20安装于锅炉100时,将薄厚度部分20b安装于锅炉100的装填口 112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消烟部20的形成有通孔13的板状部20a的下表面更接近于燃料,因此,可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尽快通过通孔13。同时,增加了通孔13孔壁与烟尘的接触面积,使得烟尘能够更充分的燃烧,具有更好的消烟效果。另外,通过将薄厚度部分20b设置在装填口 112的上方,能够防止消烟部20妨碍装填口 112,不影响向锅炉100装填燃料。图4为第三实施方式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除消烟部30的结构外,本实施方式的锅炉与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的结构相同,所以,以下省略相同部分的重复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消烟部30具有形成有多个通孔13的板状部分30a,和在板状部分30a的一端向上方延伸的竖起部分30b,竖起部分30b与烟箱下部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消烟部30的形成有通孔13的板状部分30a的下表面更接近于燃料,因此,可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尽快通过通孔13。同时,增加了通孔13孔壁与烟尘的接触面积,使得烟尘能够更充分的燃烧,具有更好的消烟效果。另外,通过将竖起部分30b与烟箱下部相连,能够防止燃烧室111内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绕过消烟部30而进入上部炉体120,并防止消烟部30妨碍装填口 112,不影响向锅炉100装填燃料。图5为第四实施方式的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第四实施方式中消烟部40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燃烧室的装填口 212的上方设置有与板状部的消烟部40相邻的挡板220,消烟部40的边缘部41具有倾斜的斜面以便于与挡板220接合。在将消烟部40安装于锅炉200时,边缘部41与挡板220形状相配合,使得燃料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全部通过形成于消烟部40的通孔43后进入上部炉体220。在本实施方式中,消烟部40的下表面接近于燃料,因此,可使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尽快通过通孔43。同时,增加了通孔43孔壁与烟尘的接触面积,使得烟尘能够更充分的燃烧,具有更好的消烟效果。另外,通过在锅炉200的装填口 212上方设置挡板212,能够防止燃烧室211内产生的烟气绕过消烟部40而进入上部炉体220。并且,即使增大消烟部40厚度,也不会与装填口 212干涉,不影响向锅炉200装填燃料。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锅炉以及消烟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消烟装置的形状不局限于上述形状,只要是包括形成为板状的板状部分,并在板状部分设置连通上下表面的多个通孔的结构,其外部轮廓可根据不同的燃烧室空间形状成为任意的形状和 尺寸。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锅炉内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在经过消烟装置时,去除了烟气中大部分烟尘等有害物质,可显著降低锅炉排放废气中的烟尘。另外,由于进入到火道的烟气的烟尘量已经很少,降低了附着在吸热部分的烟油等物质,从而提高了吸热部分的吸热效率,节约能源。
权利要求1.一种消烟装置,其设置在锅炉的燃烧室上部以降低锅炉排烟,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连通所述消烟装置上表面和下表面、使所述燃烧室中的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的多个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烟装置包括板状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烟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mm 80mm。
4.一种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烧室,其内部装入燃料,并使该燃料燃烧; 烟箱,其设置在所述燃烧室上方,利用由所述燃烧室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来加热流通介质;和 消烟部,其设置在所述燃烧室的上部,其设置有连通其上表面和下表面、使所述燃烧室中燃料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的多个通孔, 其中, 所述燃烧室内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所述多个通孔进入所述烟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烟部包括板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烟部具有厚度小于所述板状部的薄厚度部分,安装于所述锅炉的装填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烟部具有在板状部分的一端向上方延伸的竖起部分,所述竖起部分与所述烟箱下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室的装填口上方,设置有与所述消烟部相邻的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4 8中任一项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通孔的总截面积大于等于从所述烟箱向所述锅炉外部排放废气的烟囱的截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4 8之一所述的锅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0mm 8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烟装置,其为含有多个通孔的结构。安装于锅炉(100)的燃烧室(111)的装填口(112)的上方,并避免与装填口(112)发生干涉。锅炉(100)内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烟气通过该装置,可以有效地消除烟气中的烟尘。从而提高锅炉吸热部分的吸热能力,获得大量的热能,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文档编号F23J15/00GK202692100SQ20122016282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
发明者王云达 申请人:王云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