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54029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冷凝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冷凝器本体内部上方设置有喷淋器,在喷淋器下方的冷凝器壁上设有蒸汽入口,冷凝器本体内部上方壁上设置有蒸汽出口,冷凝器本体呈上下两端窄中间宽的腔体形状,在冷凝器本体内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通过支架固定在冷凝器上;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冷凝器,噪音小、可保护凝汽器。
【专利说明】冷凝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器。
【背景技术】
[0002]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利用冷凝器来对蒸汽冷却。目前的冷凝器大多采用循环水冷却,由于柱形结构的冷凝器,在一定的空间内,冷凝器中循环水对蒸汽的热量进行冷却时,噪音偏大,同时在冷凝器上端喷淋的循环水直接冲刷到冷凝器上,使冷凝器损坏较快,导致冷凝器更换较勤,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噪音小、保护凝汽器的冷凝器。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内部上方设置有喷淋器,在喷淋器下方的冷凝器壁上设有蒸汽入口,所述冷凝器本体内部上方壁上设置有蒸汽出口,所述冷凝器本体呈上下两端窄中间宽的腔体形状,在冷凝器本体内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通过支架固定在冷凝器上。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冷凝器具有如下优点:1、冷凝器本体呈上下两端窄中间宽的腔体形状,通过两端窄中间宽的腔体形状使得在冷凝器本体中部形成较大的空间,起到了降低噪音的作用;2、在冷凝器本体内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缓冲板,从冷凝器本体上端喷淋的水可在缓冲板处,喷淋的冷却水在缓冲板的作用下均匀地分散后落下并承受一定的冲击力,缓冲板再通过支架固定在冷凝器上,缓冲板吸收冲击能量,承受强烈冲击,对冷凝器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0006]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恒温,使得凝结水可供再利用,所述冷凝器本体为填充有保温材料的双层板结构。
[0007]作为优选方案,为了加强支架的紧固性以及加强支架对缓冲板的支撑作用,所述支架与冷凝器本体的内壁焊接固定。
[0008]【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器本体,2-喷淋器,3-蒸汽入口,4-蒸汽出口,5-缓冲板,6-支架,7-喷头,8-集水箱,9-出水口。
[0009]【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1,冷凝器本体I内部上方设置有喷淋器2,在喷淋器2上设有喷头7,在喷淋器2下方的冷凝器壁上设有蒸汽入口 3,冷凝器本体I内部上方壁上设置有蒸汽出口 4,冷凝器本体I下部设置有集水箱8,集水箱8上设置有出水口 9,冷凝器本体I呈上下两端窄中间宽的腔体形状,在冷凝器本体I内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缓冲板5,缓冲板5通过支架6固定在冷凝器上,支架6与冷凝器本体I的内壁焊接固定,冷凝器本体I为填充有保温材料的双层板结构,循环冷却水由喷淋器2上设有喷头7喷淋而下,经过缓冲板5再喷淋,缓冲板5通过支架固定,支架6与冷凝器本体I焊接,缓冲板的支撑作用更好,有助于保护冷凝器,蒸汽从蒸汽入口 3进入到冷凝器内,蒸汽在冷凝器内冷却后,从蒸汽出口 4排出,冷凝后的水进到集水箱8再由出水口 8流出。
[0010]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所述冷凝器本体内部上方设置有喷淋器,在喷淋器下方的冷凝器壁上设有蒸汽入口,所述冷凝器本体内部上方壁上设置有蒸汽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本体呈上下两端窄中间宽的腔体形状,在冷凝器本体内的中部上方设置有缓冲板,缓冲板通过支架固定在冷凝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本体为填充有保温材料的双层板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与冷凝器本体的内壁焊接固定。
【文档编号】F28B3/00GK103673656SQ201310660220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周炫, 张信聪 申请人:重庆巨康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