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组件。
背景技术:
双强少油点火和超低负荷稳燃技术是用少量的油(对应单只煤粉燃烧器用油量50㎏/h~400㎏/h)强化燃烧,通过专门设计的燃烧器,点燃大量的煤粉,从而达到以煤代油启动锅炉的目的;另外在锅炉低负荷时,可以将该燃烧器投入,用少量的油实现锅炉的超低负荷稳燃。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火力发电厂点火启动和助燃用油,降低发电成本,为电力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其独特的结构设计和配风方式使燃油充分、均匀地与空气混合,基本实现了燃油在理论配风下的完全燃烧,为引燃煤粉提供了保证。
这种结构设计使油燃烧器工作时油枪、点火枪和火焰检测装置不在高温区工作,当燃烧器不工作时,油枪和点火枪基本处在常温下,所以避免了油枪的结焦和点火枪的烧蚀问题,油枪和点火枪无需推进装置,火焰检测装置无需冷却风,进一步的简化了系统,便于控制操作。
根据华能九台电厂的煤质特性及燃烧器的结构形式(原煤粉燃烧器为水平浓淡,上浓下淡),在煤粉燃烧器浓相和淡相各安装一只油燃烧器。
每台煤粉燃烧器配置两套少油点火油燃烧器,油枪为简单机械物化油枪,油枪出力为50~100kg/h,燃油压力为1.0MPa,单台锅炉共20台油燃烧器;每台锅炉配置4台风道燃烧器,油枪出力为450~700kg/h,燃油压力为1.0MPa。
油燃烧器插入煤粉燃烧器的中心,距喷口有一定的距离,点火时经过强化燃烧的高温油火焰将通过煤粉燃烧器的一次风粉瞬间加热到煤粉的着火温度,一次风粉混合物受到了高温火焰的冲击,挥发份迅速析出同时开始燃烧,挥发份的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进一步将一次风粉加热到远高于该煤种的着火温度,从而使煤粉中的碳颗粒开始燃烧,形成高温火炬喷射进入炉膛。由于煤粉在极短的时间内被迅速加热,挥发份析出量将大大高于实际挥发份含量,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煤粉的燃烧速度,因而煤粉的燃尽率极高,从而达到以煤代油启动锅炉的目的;另外在锅炉低负荷时,可以将该燃烧器投入,用少量的油实现锅炉的超低负荷稳燃。该技术可以大幅度减少火力发电厂点火启动和助燃用油,降低发电成本,为电力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双强少油点火系统的火检,在使用过程中,经常的脏污,使火检信号消失,经过擦拭以后,能正常检测到火焰,但是维持不了多久,火焰信号又会丧失,使少油系统退出运行。这是由于没有火检冷却装置,煤粉和燃油的混合火焰,在燃烧器里面燃烧,产生大量的油烟,由于燃烧器里面和炉膛的压差不能将燃烧器里面的燃烧物迅速吹进炉膛,致使燃烧物附着在光纤上,光纤就检测不到火焰了。并且由于经常的擦拭火检,必须先取下火检检测的电路板,由于经常的旋转,这样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就会容易发生缠绕,把电缆弄断,使火检尾部的电缆绞断,必须进行更换,这样就大量的维护费用。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既能起到冷却火检的作用,也能将火检光纤附近的污物吹散,起到清洁火检作用的燃烧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烧器组件,包括: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具有直管段和与所述直管段连通的旁通管段;配风筒,所述配风筒的左端与所述直管段的右端可拆卸地相连;油燃烧器,所述油燃烧器设在所述配风筒内;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直管段的左端可拆卸地相连以封闭所述直管段的左端面;点火枪,所述点火枪的右端穿过所述安装板且与所述油燃烧器相连;油枪,所述油枪的右端穿过所述安装板且与所述油燃烧器相连;油火检件,所述油火检件的右端穿过所述安装板且与所述油燃烧器相连;油火检保护管,所述油火检保护管的右端与所述油火检件的左端相连,所述油火检保护管具有通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组件,在油火检保护管上开口,可以把火检冷却风通入,这样既能起到冷却火检的作用,也能将火检光纤附近的污物吹散,起到清洁火检的作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燃烧器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的燃烧器组件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可拆地设在所述油火检保护管的左端,电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由此,在拆装的时候,先把连接件拆卸下来,这样电缆就不会受力断开。
有利地,所述连接件插接在所述油火检保护管的左端。
有利地,所述连接件卡接在所述油火检保护管的左端。
有利地,所述连接件为航空插头。
有利地,所述配风筒的左端与所述直管段的右端通过法兰连接。
有利地,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直管段的左端通过法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燃烧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烧器组件,包括:三通管,配风筒200,油燃烧器300,安装板400,点火枪500,油枪600,油火检件700,油火检保护管800。
具体地说,所述三通管具有直管段110和与直管段110连通的旁通管段120。
配风筒200的左端与直管段110的右端可拆卸地相连;例如,配风筒200的左端与直管段110的右端通过法兰连接;
油燃烧器300设在配风筒200内;
安装板400与直管段110的左端可拆卸地相连以封闭直管段110的左端面;例如,安装板400与直管段110的左端通过法兰连接;
点火枪500的右端穿过安装板400且与油燃烧器300相连;
油枪600的右端穿过安装板400且与油燃烧器300相连;
油火检件700的右端穿过安装板400且与油燃烧器300相连;
油火检保护管800的右端与油火检件700的左端相连,油火检保护管800具有通风口810;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通风口应当做广义理解,即,可以说是形成在油火检保护管800的侧壁上的孔,也可以是与油火检保护管800连通的一段管,只要能达到将冷却风引入油火检保护管800即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组件,在油火检保护管上开通风口,可以把火检冷却风通入,这样既能起到冷却火检的作用,也能将火检光纤附近的污物吹散,起到清洁火检的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所述的燃烧器组件还包括连接件900,连接件900可拆地设在油火检保护管800的左端,电缆910的一端与连接件900相连。由此,在拆装的时候,先把连接件拆卸下来,这样电缆就不会受力断开。
有利地,连接件900可以插接在油火检保护管800的左端。连接件900也可以卡接在油火检保护管800的左端。进一步地,连接件900可以为航空插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组件,在油火检保护管上开口,把火检冷却风通入,这样既能起到冷却火检的作用,也能将火检光纤附近的污物吹散,起到清洁火检的作用;另外,火检尾部电缆通过加一个诸如航空插头的可拆卸的连接件,在拆装的时候,先把连接件拆卸下来,这样电缆就不会受力断开。通过上述改进,在锅炉点火和稳燃的时候,很少发生检测不到火焰的现象,火检也很少有坏的时候,降低了工作量,也节省了维护费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