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连续热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2479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传动的机械装置和高温热处理技术,特别是一种粉体连续热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中对于一些煤粉以及废弃物中的粉体通常采取锅炉焚烧处理的方式,这些煤粉及垃圾中很多含有污染性的有机物,在焚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容易收集,也不容易处理。同时,焚烧这类物质由于氧化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碳烟,这些碳烟颗粒附着在炉膛内壁上,时间越久,沉积量越大,会影响炉膛的效率,因此需要定期清理,十分不便。

热解作为一种不同于普通焚烧的处理方式,其区别主要在于热解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火焰,并且能够控制热反应过程的温度,最终产生的物质也各有不同。普通焚烧后会生成一氧化碳、二噁英等有毒气体;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熔融的固体物质。热解处理的工艺可靠,操作简便安全,使用寿命长,产生的烟气含尘量低,因此不会产生大量的烟黑,但是会生成焦油状物质,现在热解处理主要存在不便于热回收、耐火材料影响大、自控水平要求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连续热处理系统,包括进料仓、螺旋送料轴、传动电机、传送通道、高温管式炉、回收仓、进气口、出气口;其中螺旋送料轴与传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且在旋转轴的驱动下绕自身轴旋转,传送通道与螺旋送料轴固定连接且穿过高温管式炉,进料仓的送料口与传送通道的进料口连通,回收仓的进料口与传送通道的出料口连通,进气口设置于传送通道的进料口附近,出气口设置于传送通道的出料口附近。

采用上述系统,传动电机转速可调。

本发明采用旋转送料的方式将废弃物送入高温管式炉进行反应,能够对粉体进行连续地处理,并且能有效地排出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及油状物质避免造成炉管的堵塞;旋转送料可以使得废弃物在高温管式炉中充分的氧化燃烧;同时在传送通道的末端设置回收仓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回收。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一种粉体连续热处理系统,包括进料仓1、螺旋送料轴3、传动电机2、传送通道9、高温管式炉4、回收仓7、进气口8、出气口6;其中螺旋送料轴3与传动电机2的旋转轴连接且在旋转轴的驱动下绕自身轴旋转,传送通道9与螺旋送料轴3固定连接且穿过高温管式炉4,进料仓1的送料口与传送通道9的进料口连通,回收仓7的进料口与传送通道9的出料口连通,进气口8设置于传送通道9的进料口附近,出气口6设置于传送通道9的出料口附近。

螺旋送料轴3、传动电机2、传送通道9用来推动粉体以一定的速度移动。

系统还包括粉碎机,该粉碎机将大块的有机废弃物粉碎后传输至进料仓1,粉碎后的粉末状物质易于分解。

系统还包括压力表5,用于测量传送通道9的出料口附近的压强。

进气口8用于通入氧气。

传动电机2转速可调,通过改变速度可以使得处于高温管式炉4内的粉末可以充分的进行氧化反应。

大量粉体预装在一个容积较大的进料仓1中,进料仓1与位于下方的传送通道9,并用隔板为开关控制粉体的进出。传送通道9内部安有一根经过热处理的螺旋送料轴3,轴左侧与传动电机2相连,通过控制电机的功率改变送料轴的转速进而控制粉体前进的速度。同时传送通道9的中央部分处于管式炉4的加热段,当粉体随着螺旋轴的转动移动至炉管中央时,粉体在高温下发生热分解,达到热处理的目的。经过热分解的粉体会形成焦油状的物质,在螺旋轴和粉体的推动作用下,移至传送通道9右侧尾部。在尾部有一开口,热处理后的粉体和形成的焦油状物质通过开口落入下方的粉料回收仓7。同时,传送通道9作为热处理系统的主体部分,左右两侧完全封闭,左右两侧各延伸有一小孔,分别为进气口8和出气口6,进气口8通入氧气,作为热处理的反应气体,出气口6连接管路将产生的废气排出。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粉体连续热处理系统,包括进料仓、螺旋送料轴、传动电机、传送通道、高温管式炉、回收仓、进气口、出气口;其中螺旋送料轴与传动电机的旋转轴连接且在旋转轴的驱动下绕自身轴旋转,传送通道与螺旋送料轴固定连接且穿过高温管式炉,进料仓的送料口与传送通道的进料口连通,回收仓的进料口与传送通道的出料口连通,进气口设置于传送通道的进料口附近,出气口设置于传送通道的出料口附近。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刘彦雄;张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7.01
技术公布日:2017.10.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