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灶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6174发布日期:2018-10-16 20:05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灶具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分火器座、内火盖和外火盖。存在问题是:外火盖拆卸保洁困难,能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灶具燃烧器,它具有外火盖拆卸方便,能效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内火盖和外火盖,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炉头包括外环燃气槽、设在外环燃气槽的外环壁板上端的倒圆锥台整流分流板、中心出气管、内引射管、外引射管和设置在中出气管上的点火座和感应针座,内引射管与中心出气管相通,外引射管与外环燃气槽相通;

所述外火盖包括内筒体部、倒圆锥台形顶板和外环壁板;

还包括外火盖座,外火盖座包括圆环形座板和位于轴向下端面上的筒形接口,筒形接口与圆环座板的中心孔之间有间距;

圆环形座板与外火盖的外环壁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外环燃气槽的外环壁板插入筒形接口内,上端与圆环形座板支撑配合;外火盖的内筒体部插入外环燃气槽的内环壁板内,所述内火盖与中心出气管上端的内火盖座扣合。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火盖的外环壁板的下端面设有位于外火盖内的梯级,

所述圆环形座板与梯级贴合并用螺钉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火盖的倒圆锥台形顶板的内表面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外环壁板的梯级的上部设置有上梯级,倒圆锥台形顶板和外环壁板构成外环燃气腔,环形凸起和上梯级上部的外环燃气腔为压缩燃气腔、下部的外环燃气腔为释放混合腔;

压缩燃气腔处的外环壁板上设置有外燃烧孔,外燃烧孔分为沿直径线的直圆形孔和轴线相交在圆心下方的斜圆形孔,直圆形孔和斜圆形孔相间设置;斜圆形孔的出气端位于直圆形孔出气端的上方;

或压缩燃气腔处的外环壁板上设置有上外燃烧孔组和下燃烧孔组,上外燃烧孔组由若干个轴线相交在圆心下方的上斜圆形孔组成;下燃烧孔组包括环形燃气槽和若干个下斜圆形孔,下斜圆形孔的进气端位于上梯级上、出气端位于环形燃气槽的轴向下壁板上;

倒圆锥台形顶板上还设有内燃烧孔,内燃烧孔的轴线相交在外火盖的上方。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引火孔,引火孔将内燃烧孔和斜圆形孔连通。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斜圆形孔的进气端的中心位于相邻二个直圆形孔的圆心的连线的下方,出气端位于相邻二个直圆形孔所述平面的上方。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圆弧形的外环预混腔,外引射管与外环预混腔相通,外环预混腔与外环燃气槽相通。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内燃烧孔中若干个内燃烧孔构成内燃烧孔组,内燃气孔组均匀分布。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中心出气管内腔上端呈圆锥台形;

所述内火盖包括顶板、筒形壁板和设在筒形壁板下端的接口,接口的内直径大于筒形壁板的内直径;

中心出气管上端内火盖座的出气接口插入接口内,内火盖座支撑接口;出气接口上部的接口构成释放腔。

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外火盖的外环壁板的梯级上设置有上梯级,倒圆锥台形顶板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平板,倒圆锥台形顶板、圆环平板和外环壁板构成外环燃气腔,上梯级和梯级之间的空间为释放混合腔、上梯级上部的空间为压缩燃气腔;

压缩燃气腔处的外环壁板上设置有外燃烧孔,外燃烧孔分为沿直径线的直圆形孔和轴线相交在圆心下方的斜圆形孔,直圆形孔和斜圆形孔相间设置;斜圆形孔的出气端位于直圆形孔出气端的上方;

倒圆锥台形板和圆环平板设置有若干个径向的燃烧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灶具燃烧器,外火盖座的设置并与外火盖连接成一体,外火盖座与炉头直接配合,接口处隐藏,远离高温区,故拆卸方便,外火盖座的设置,提高了能效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图1的B—B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火盖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9是图8的C—C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1的D—D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炉头1、内火盖2和外火盖3,所述炉头1包括外环燃气槽11、设在外环燃气槽的外环壁板上端的倒圆锥台整流分流板12、中心出气管13、内引射管131、外引射管111和设置在中出气管上的点火座141和感应针座142,内引射管131与中心出气管13相通,外引射管111与外环燃气槽11相通;

所述外火盖3包括内筒体部31、倒圆锥台形顶板32和外环壁板33;

还包括外火盖座4,外火盖座4包括圆环形座板41和位于轴向下端面上的筒形接口42,筒形接口42与圆环座板41的中心孔之间有间距;

圆环形座板41与外火盖3的外环壁板33的下端固定连接,外环燃气槽11的外环壁板插入筒形接口42内,上端与圆环形座板41支撑配合;外火盖3的内筒体部31插入外环燃气槽11的内环壁板内,所述内火盖2与中心出气管13上端的内火盖座扣合。

所述外火盖3的外环壁板33的下端面设有位于外火盖3内的梯级331,

所述圆环形座板41与梯级331贴合并用螺钉连接在一起。采用这样的结构,筒形接口42隐藏,远离高温区,拆卸清洁方便。

所述中心出气管13内腔上端呈圆锥台形;

所述内火盖2包括顶板21、筒形壁板22和设在筒形壁板下端的接口23,接口23的内直径大于筒形壁板22的内直径;

中心出气管13上端内火盖座的出气接口132插入接口23内,内火盖座支撑接口23;出气接口132上部的接口23构成释放腔,采用这样的结构,燃气和空气混合气在中心出气管13的上端压缩,释放腔释放,然后进入筒形壁板内压缩,内火盖2上的燃气孔燃气。燃烧充分。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火盖3的倒圆锥台形顶板32的内表面设有环形凸起321,所述外环壁板33的梯级331的上部设置有上梯级332,倒圆锥台形顶板32和外环壁板33构成外环燃气腔34,环形凸起321和上梯级332上部的外环燃气腔34为压缩燃气腔、下部的外环燃气腔34为释放混合腔;斜圆形孔的出气端位于直圆形孔出气端的上方;

压缩燃气腔处的外环壁板33上设置有外燃烧孔,外燃烧孔分为沿直径线的直圆形孔351和轴线相交在圆心下方的斜圆形孔352,直圆形孔351和斜圆形孔352相间设置;也可以说斜圆形孔352的轴线相交在外火盖3的下方;

倒圆锥台形顶板32上还设有内燃烧孔36,内燃烧孔36的轴线相交在外火盖3的上方。

还包括引火孔35,引火孔35将内燃烧孔36和斜圆形孔352连通。

所述内燃烧孔36中若干个内燃烧孔36构成内燃烧孔组,内燃气孔组均匀分布。如图1所示,内燃烧孔组由四个内燃烧孔36组成。

如图5所示,所述斜圆形孔352的进气端的中心位于相邻二个直圆形孔351的圆心的连线的下方,出气端位于相邻二个直圆形孔351所述平面的上方。

还包括圆弧形的外环预混腔112,外引射管111与外环预混腔112相通,外环预混腔112与外环燃气槽11相通。

实施例2

如图7、图8、图9所示,压缩燃气腔处的外环壁板33上设置有上外燃烧孔组371和下燃烧孔组372,上外燃烧孔组371由若干个轴线相交在圆心下方的上斜圆形孔3711组成;下燃烧孔组372包括环形燃气槽3721和若干个下斜圆形孔3722,下斜圆形孔3722的进气端位于上梯级332上、出气端位于环形燃气槽3721的轴向下壁板上;

倒圆锥台形顶板32上还设有内燃烧孔36,内燃烧孔36的轴线相交在外火盖的上方。

实施例3

如图10、图11、图12所示,所述外火盖3的外环壁板33的梯级331上设置有上梯级332,倒圆锥台形顶板32的顶部设置有圆环平板32A,倒圆锥台形顶板32、圆环平板32A和外环壁板33构成外环燃气腔34,上梯级332和梯级331之间的空间为释放混合腔、上梯级332上部的空间为压缩燃气腔;

压缩燃气腔处的外环壁板33上设置有外燃烧孔,外燃烧孔分为沿直径线的直圆形孔351和轴线相交在圆心下方的斜圆形孔352,直圆形孔351和斜圆形孔352相间设置;斜圆形孔352的出气端位于直圆形孔351出气端的上方;

倒圆锥台形板32和圆环平板32A设置有若干个径向的燃烧孔38。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燃气经外引射管111、外环预混腔112进入外环燃气槽11,经倒圆锥台整流分流板12整流分流,经倒圆锥台整流分流板12与外环燃气槽11内环壁板之间的间隙加压,进入外火盖3内释放,使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燃气和空气混合气在外火盖内分布均匀;燃气和空气混合气进入外环燃气腔34的加压,然后直圆形孔351、斜圆形孔352和内燃烧孔36燃烧,燃烧充分,能效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