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炉燃烧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61202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窑炉燃烧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粉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窑炉燃烧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微粉加工用窑炉燃烧器结构本身存在缺陷,燃烧过程主要对燃烧口处的产品进行煅烧,对燃烧口周边的产品煅烧效果差,因而,使用过程中偏烧现象严重,存在局部温度过高或不足的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煅烧质量,并且对使用的匣钵要求也比较高,提高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分散火焰,燃烧面积大,产品煅烧质量高,使用成本低的窑炉燃烧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窑炉燃烧器,包括内外套装在一起的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上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且其出口位于同一敞开端,在进燃气管外壁和进空气管内壁之间周向均布有多个螺旋状筋条,螺旋状筋条将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之间的空气流通道分隔成多个空气流通分道,每个空气流通分道出口与进燃气管出口为交叉设置。
[0006]所述进燃气管一端封闭,其进口设置在管道侧面。
[0007]所述进燃气管的进口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管道两侧。
[0008]所述进空气管一端封闭,其进口设置在管道侧面。
[000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0]1、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窑炉燃烧器由于在燃气管和进空气管之间周向均布有多个螺旋状筋条,螺旋状筋条将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之间的空气流通道分隔成多个空气流通分道,每个空气流通分道出口与进燃气管出口为交叉设置,空气由各空气流通分道出口斜向吹出后形成涡旋,从而实现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配气好,燃烧充分。
[0011]2、在结构上,本实用新型由各空气流通分道出口斜向吹出后形成的涡旋状气流同时将火焰进行分散,燃烧面积大,使得边缘产品都能给煅烧到,产品的煅烧质量高;此外,对使用的匣钵要求也比较低,降低了使用成本,有利于推广实施。
[0012]3、综上,本实用新型窑炉燃烧器结构合理,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配气好,燃烧充分,而且,能将火焰进行分散,燃烧面积大,产品的煅烧质量高,此外,对使用的匣钵要求也比较低,降低了使用成本,因此,非常适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窑炉燃烧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所示窑炉燃烧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序号:1、进燃气管,2、进空气管,3、进燃气管进口,4、进空气管进口,5、进燃气管出口,6、进空气管出口,7、螺旋状筋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一:
[0018]参见图1-2,图中,本实用新型窑炉燃烧器,包括内外套装在一起的进燃气管I和进空气管2,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上分别设有进口 3、4和出口 5、6,且其出口位于同一敞开端,在进燃气管外壁和进空气管内壁之间周向均布有多个螺旋状筋条7,螺旋状筋条将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之间的空气流通道分隔成多个空气流通分道,每个空气流通分道出口与进燃气管出口为交叉设置。所述进燃气管一端封闭,其进口设置在管道侧面。所述进燃气管的进口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管道两侧。所述进空气管一端封闭,其进口设置在管道侧面。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窑炉燃烧器,包括内外套装在一起的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上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且其出口位于同一敞开端,其特征是:在进燃气管外壁和进空气管内壁之间周向均布有多个螺旋状筋条,螺旋状筋条将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之间的空气流通道分隔成多个空气流通分道,每个空气流通分道出口与进燃气管出口为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进燃气管一端封闭,其进口设置在管道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窑炉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进燃气管的进口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管道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窑炉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进空气管一端封闭,其进口设置在管道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粉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窑炉燃烧器。包括内外套装在一起的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上分别设有进口和出口,且其出口位于同一敞开端,在进燃气管外壁和进空气管内壁之间周向均布有多个螺旋状筋条,螺旋状筋条将进燃气管和进空气管之间的空气流通道分隔成多个空气流通分道,每个空气流通分道出口与进燃气管出口为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窑炉燃烧器结构合理,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配气好,燃烧充分,而且,能将火焰进行分散,燃烧面积大,产品的煅烧质量高,此外,对使用的匣钵要求也比较低,降低了使用成本,因此,非常适于推广实施。
【IPC分类】F23D14-02
【公开号】CN204268473
【申请号】CN201420684484
【发明人】马明江, 马淑云
【申请人】郑州天马微粉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1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