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51303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锅炉利用大国,尤其是工业的使用量较大,还以燃煤锅炉较多,由于诸多原因、造成锅炉燃煤的燃烧效率低、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燃煤的煤烟中含有大量的烟尘,被排放到大气中,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烟气中携带巨大热量被排放出去、不但造成能源的浪费,还严重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是由烟气管道和除尘塔构成,烟气管道的一端与锅炉排烟口连通,另一端与除尘塔下部连通,所述的烟气管道内部置有螺旋水管,螺旋水管靠近锅炉的一端与外部的储水箱连通、另一端一路与外部的供暖设备连通、另一路与生活用水设备连通,所述的供暖设备的回水端与储水箱上部连通;除尘塔内纵向设有一层以上的布水器、所述的布水器均与外部的供水管连通,供水管下部依次连接水泵、净化器和水箱,除尘塔底部设有出水口与水箱上部连通。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烟气管道内壁上设有隔热层。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储水箱的顶部设有加水管。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各管路上均设有开关阀。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烟气中的粉尘,有利于降低烟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其次最大限度的利于排放烟气中的热能,对其进行余热的二次回收利用,有效地降低了排放烟气的温度。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00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是由烟气管道I和除尘塔2构成,其烟气管道I的一端与锅炉排烟口连通,另一端与除尘塔2下部连通,所述的烟气管道I内部置有螺旋水管3,螺旋水管3靠近锅炉的一端与外部的储水箱4连通、另一端一路与外部的供暖设备15连通、另一路与生活用水设备5连通,所述的供暖设备的回水端与储水箱4上部连通,螺旋水管3的外侧和内侧均能够通过烟气,最大限度的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将管内的水加热,加热后的水使用在生活用水和供暖等设备中;除尘塔2内纵向设有一层以上的布水器6、所述的布水器6均与外部的供水管7连通,供水管7下部依次连接水泵8、净化器9和水箱10,除尘塔2底部设有出水口 11与水箱10上部连通,布水器的作用在于能够将输进的水散布覆盖除尘器内腔,有效的将腔内的烟气进行除尘。所述的烟气管道I内壁上设有隔热层12,避免热量散失,进一步提高螺旋水管3的温度。储水箱4的顶部设有加水管13以进行补充水源。在各管路上均设有开关阀14。
【主权项】
1.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是由烟气管道(I)和除尘塔(2)构成,其特征在于烟气管道(I)的一端与锅炉排烟口连通,另一端与除尘塔(2 )下部连通,所述的烟气管道(I)内部置有螺旋水管(3),螺旋水管(3)靠近锅炉的一端与外部的储水箱(4)连通、另一端一路与外部的供暖设备(15)连通、另一路与生活用水设备(5)连通,所述的供暖设备(15)的回水端与储水箱(4)上部连通;除尘塔(2)内纵向设有一层以上的布水器(6)、所述的布水器(6)均与外部的供水管(7)连通,供水管(7)下部依次连接水泵(8)、净化器(9)和水箱(10 ),除尘塔(2 )底部设有出水口( 11)与水箱(10 )上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管道(I)内壁上设有隔热层(1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水箱(4)的顶部设有加水管(13)。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管路上均设有开关阀(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涉及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领域,是由烟气管道和除尘塔构成,烟气管道的一端与锅炉排烟口连通,另一端与除尘塔下部连通,所述的烟气管道内部置有螺旋水管,螺旋水管靠近锅炉的一端与外部的储水箱连通,所述的供暖设备的回水端与储水箱上部连通;除尘塔内纵向设有一层以上的布水器、所述的布水器均与外部的供水管连通,供水管下部依次连接水泵、净化器和水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锅炉烟气除尘净化余热利用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降低对烟气中的粉尘,有利于降低排放烟气对环境的污染。其次最大限度的利于排放烟气中的热能,进行二次利用,同时降低了排放烟气的热量。
【IPC分类】F23J15-00
【公开号】CN204460257
【申请号】CN201520147484
【发明人】周传勇, 倪福武, 安道远, 刘绍华, 单大睿, 赵文宇, 郭英姿, 张文海, 范立伟, 邱振宇
【申请人】周传勇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