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及使用该部件的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9252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及使用该部件的空气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根据外部湿度环境的变化缓慢释放挥发性药剂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该部件可以广泛适用于防止由于季节的变化或者环境气氛湿度的变化致使霉菌和细菌滋生和繁衍的场所,例如可以用于浴室、更衣室、木屐箱、食品贮藏室、库房、地下贮藏室或者建筑物空调用的加湿用通路、换气用通路等,特别是对于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制冷运转后经常保持清洁状态是非常有效的。
背景技术
关于长时期缓慢地释放被填充的液体状物质的技术,以往曾提出过各种方案。常见的方法是,使该液体状物质浸渗到多孔性的材料中,利用毛细管现象使其缓慢地挥发逸出。所述的多孔性物质是沸石、硅胶之类的无机化合物,或者是聚丙烯、聚酯、纤维素的发泡体或纤维束。此外,还有人提出了将其包接在被称为环糊精的有机物的小孔中使之缓慢释放的方法。上述技术内容记载在特开平5-176733号公报和特开平6-40890公报中。
另外,下列文献中公开了通过微胶囊化而实现缓慢释放的方法特开平6-9377号公报、特开平6-65064号公报、特开平7-89848号公报、特开平9-911号公报、特开平9-12447号公报和特开平9-57091号公报。
此外,在特开昭55-57502号公报和特开昭63-24073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方法,即,作为在驱虫剂领域或芳香剂领域中常用的方法,在使用吸收体的场合,用加热器加热该吸收体,以进一步提高挥发速度。
但是,在采用这些以往的技术方案时,不能随着外部湿度环境的变化而稳定地缓慢释放低浓度的发挥性药剂。初始时药剂的液量较多,药剂的挥发量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药剂的量逐渐减少,释放量也随之减少,因而存在挥发量或释放量不平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是关于可以低浓度的释放速度平均而缓慢地释放药剂蒸气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由于可以充分适应湿度变化,因而能抑制不必要的释放。另外,由于挥发成分分两次从部件中缓慢地释放扩散,即使药剂的液量减少,逸出量也不容易受到影响,。此外,即使在物流环境下曝露于高温状态下,也不会担心由于在包装状态下的药剂释放而引起部件的结合部剥离。
本发明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具有在形成凹型形状的容器和盖体内填充液体药剂的结构,所述的容器是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夹着乙烯-乙烯醇共聚合的共聚物膜的薄板,所述的盖体是在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的表面上配置对湿度敏感的膜而构成,上述盖体的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与上述容器的聚乙烯层或聚丙烯层热熔合连接,上述湿度敏感性膜根据湿度情况控制药剂的挥发量使之缓慢释放。


图1是实施例1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的正面外观图。
图2A是实施例1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的侧面断面结构图。
图2B是突出了实施例1的图2A的厚度方向的视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得到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的异硫氰酸烯丙酯释放特性的曲线图。
图4是实施例1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断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的正面外观图,图2A和图2B表示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的断面结构。为了清楚地说明各构成部件的配置,图2B将各构成部件的厚度表示成实际值以上加以突出。容器1的内部尺寸是50×140×10mm,它是将厚度0.8mm的共挤出片材真空模塑而制成的。共挤出片材由流延聚丙烯(CPP、厚370μm)/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厚60μm)/CPP(厚370μm)构成。挥发性药剂2是用纤维素乙醚将化学物质异硫氰酸烯丙酯固形化而得到的小薄片。制作该小薄片时,向塑模容器中添加纤维素乙醚的粉末(日新化成,エトセルSTD-100、重均分子量18万)7.5g,再向其中添加乙醇15g,放置1小时后添加异硫氰酸烯丙酯15g,在室温下放置48小时。在此过程中,乙醇蒸发,异硫氰酸烯丙酯由纤维素乙醚而被薄片化。形成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挥发控制膜的叠层膜的枕头包装体3是第一透气性膜,用来作为一次控制膜。即,一次控制膜是,将拉伸聚丙烯(OPP、厚30μm)和聚乙烯(LDPE、厚70μm)的叠层膜的配置在内侧的LDPE侧热封而对所得到的40×120×4mm的薄片进行制成枕头包装的包装体。在形成一次控制膜的上述叠层膜中添加5重量%的二氧化钛粉末。
下面说明盖体40。如图2B所示,盖体40是由与容器连接的叠层膜41、作为第二透气性膜的贴合在叠层膜41上的无纺布43、以及涂布在无纺布43上的粘胶膜45构成。由上述结构构成的盖体40用来作为二次控制膜。湿度敏感性膜4是在粘胶加工纸的表面上形成粘胶丝的膜,其是由无纺布43和粘胶膜45构成。盖体40使用在CPP膜(厚40μm)/LDPE膜(厚15μm)上介由人造丝/纸浆无纺布以7g/m2的涂布量形成粘胶膜的结构。盖体40的外周部(图2B的A部),通过将PP侧热封、以5mm的宽度熔接到容器1上。叠层膜3与盖体40形成空间部5。空间部5的空间内容积是40mL。由叠层膜构成的枕头包装体3,通过使LDPE热熔(图中未示出)而固定在容器1的内表面底部上。
由小薄片2挥发逸出的异硫氰酸烯丙酯蒸气,其挥发量受到叠层膜3的抑制,进入由叠层膜3和盖体40形成的空间部5中。例如,在25℃下异硫氰酸烯丙酯的蒸气压是约5mmHg,因此一次控制膜内部立即达到饱和蒸气浓度即约6600PPm。空间5具有与之相对应的浓度梯度,充满异硫氰酸烯丙酯蒸气。因此,如果从二次控制膜逸出的量较小,挥发量就会增大直至达到与一定程度的环境温度相对应的蒸气压特性,最终,异硫氰酸烯丙酯蒸气充满直至空间部5内大致达到饱和蒸气压浓度。在低湿度的场合,异硫氰酸烯丙酯向外部释放的蒸气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湿度敏感性膜4的抑制,因此,空间部5保持在接近于饱和蒸气压浓度的状态。
但是,当湿度升高时,异硫氰酸烯丙酯蒸气容易通过湿度敏感性膜4释放到外部,随着湿度的变化,湿度敏感性膜4的膜组织膨润,变为松懈的结构,异硫氰酸烯丙酯分子容易透过而逸出到外部。为了补充该逸出量,由小薄片2释放出的异硫氰酸烯丙酯蒸气必须进一步通过叠层膜3,充满到空间部5中。透过湿度敏感性膜4由空间部5向外部释放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速度,与由小薄片2挥发的异硫氰酸烯丙酯透过叠层膜3逸出到空间部5中的挥发速度相比,后者的速度更快,因而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释放量不会不足。采用这种构成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在30℃的温度和95%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可以以100mg/日的水平由湿度敏感性膜4中持续地释放药剂。另外,药剂从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中释放逸出的特性,在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残留量达到初始药剂量的10重量%以下之前基本上不变。图3中示出由实施例1得到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的异硫氰酸烯丙酯释放特性。
下面说明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在市场上开封之前的包装形态。由上述构成得到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是用非透气性膜包装后保存的。所述的非透气性膜是由LDPE(厚40μm)/尼龙(厚20μm)/铝箔(厚7μm)/LDPE(厚40μm)构成的叠层结构,其尺寸为200×100mm。首先,采用热封将其3个边缘热封10mm的宽度,然后在15℃、30%PH(绝对湿度3.2g/kg(DA))的操作环境下,将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与4mg的水滴一起插入非透气性膜内,最后采用热封将开口部热熔合10mm的宽度。将用该非透气性膜包装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在60℃的恒温箱内放置3个月。然后,由恒温箱中取出包装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冷却到30℃后,破开非透气性膜,取出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观察其保存状况。结果,即使在通常容易发生剥离的A部(图2B),也没有观察到盖体40从容器1上剥离,构成湿度敏感性膜4的粘胶膜45上也没有发生龟裂等破损。
下面说明在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中使用本实施例1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的例子。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剖面图。通过吸入格栅6、7吸入室内空气,吸入的空气经过热交换器8、9冷却、除湿后,一面由贯流式通风机10吸入送风,一面从最终吹出口11向室内空间提供冷风。在吹出口11上设置上下偏转叶片12,控制向室内空间送风的方向。此时,经热交换器8、9除湿的结露水沿着热交换器的铝散热片到达排水盘部13、14。排水盘部13与室内机的支架15形成为一体,排水盘部14与吹出格栅16形成为一体。在排水盘部13内蓄积的结露水经过支架15流到排水盘部14侧,最后经过排水口(图中未示出)排出到外部。为了提高热交换的效率,在热交换器8、9的铝散热片上设置纵向切口。因此,结露的水在切口部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而形成水膜,难以立即向排水盘部13、14滴下,致使铝散热片的干燥速度变得缓慢。例如,在25℃的温度和90%的相对湿度的环境气氛中,热交换器的铝散热片干燥需要几十个小时,非常不容易干燥。
此时,室内机空间特别是由热交换器8、9构成的送风回路内部处于相对湿度95%或其以上的气氛中,这种环境条件下霉菌非常容易繁殖。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配置在接近于热交换器9的下部上游侧,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的湿度敏感性膜4侧正好与热交换器相对。采用这种结构,经过下面所述的过程,异硫氰酸烯丙酯蒸气充满室内机的内部空间。即,(1)在制冷、除湿运转停止后,当上下偏转叶片12变成关闭状态时,成为高湿度状态的空气充满整个室内机。(2)当高湿度状态的空气到达湿度敏感性膜4时,异硫氰酸烯丙酯从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的内部向热交换器9侧气相扩散。(3)通过铝散热片之间扩散到室内机的内部空间中的异硫氰酸烯丙酯,由于上下偏转叶片12成为关闭状态,向由热交换器8、9构成的空间部缓慢扩散,气体逐渐蓄积而充满该空间部。
经过上述过程,在室内机内部的由热交换器8、9构成的空间底部中可以滞留3~5PPm左右的异硫氰酸烯丙酯蒸气、即使在上部空间也可以滞留1PPm或更多的异硫氰酸烯丙酯蒸气。即,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的滞留在空间部5中的高浓度异硫氰酸烯丙酯蒸气,透过湿度敏感性膜4,向以容积比计为500~5000倍的空间中气相扩散。由于人可以感觉到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气味的阈值是10PPm左右,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浓度是人不能感觉出其气味的水平的蒸气滞留浓度。这样,对于室内空间中存在的芽枝霉属、链格孢属、曲霉属、青霉属、根霉属等常见的霉菌可以获得足够的防霉菌效果。为了在室内机中获得防霉菌效果,滞留的异硫氰酸烯丙酯蒸气在0.5PPm或更高比较好,对于实用来说,最好是在人感觉到气味的阈值即10PPm或更低。因此,在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内部构成的药剂蒸气的滞留的空间部5与室内机内部的空间容积之比最好是1∶500~5000倍。
在实施例1中,只在一面上配置了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的湿度敏感性膜4,而且,该湿度敏感性膜4侧与热交换器的吸入上流面相对。考虑到药剂耗尽时更换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的场合,从便于使用者维护的角度考虑,最好是配置在取下吸入格栅7的热交换器上流侧。另外,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药剂并使之迅速释放,最好是采用本实施例1这样的结构。
实施例2在实施例2中,将异硫氰酸烯丙酯15g和纤维素乙醚按4∶1的重量比混合,增粘至粘度100,000CPS,然后转移到碳酸钙粉末的槽中,形成团状。然后,将形成团状的混合物填充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叠层膜的枕头包装体3内。对于OPP30μm和LDPE70μm的叠层膜,将LDPE侧热封形成枕头包装,得到40×125×约4mm的枕头包装体3。该叠层膜具有第一透气性膜,作为一次控制膜。作为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而容纳枕头包装体3的容器1以及包含湿度敏感性膜4的盖体40的构成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通过将LDPE热熔,将枕头包装体3固定在容器的内表面底部。在一次控制膜和二次控制膜(盖体)之间设置的空间部的大小也同样设计成40mL。
实施例3在实施例3中,将异硫氰酸烯丙酯15g和纤维素乙醚按8∶1的重量比混合,增粘至粘度20,000CPS,然后转移到氢氧化铝粉末的槽中,形成团状。然后,将形成团状的混合物填充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叠层膜的枕头包装体3内。叠层膜的枕头包装体3形成一次控制膜,对于OPP(厚度30μm)和LDPE(厚度70μm)的叠层膜(第一透气性膜),将LDPE侧热封形成枕头包装,得到40×125×约4mm的枕头包装体。作为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而容纳枕头包装体3的容器1以及包含湿度敏感性膜4的盖体(二次控制膜)40的构成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通过将LDPE热熔,将枕头包装体3固定在容器1的内表面底部。在作为一次控制膜的枕头包装体3和二次控制膜的盖体40之间设置的空间部的大小也同样设计成40mL。
将实施例2和3得到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包装在非透气性膜中。然后,把用非透气性膜包装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在60℃的恒温箱内放置3个月。然后,从恒温箱中取出用非透气性膜包装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冷却至30℃后,破开非透气性膜,取出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观察其状态。结果,盖体40没有从容器1上剥离,二者结合良好,同时粘胶膜45上也没有产生龟裂等破损。
在实施例1中,由于异硫氰酸烯丙酯被制成小薄片,填充在作为一次控制膜的枕头包装体3内,因而,当异硫氰酸烯丙酯挥发而药剂量减少时,形成小薄片的片状物大致均匀地收缩。另外,在叠层膜内,为了提高可使小薄片平滑地收缩的润滑性,添加二氧化钛是有效的方法。与此相对,在实施例2和3中,增粘之后用无机粉末粒子被覆而形成的团状物未附着在一次控制膜而收缩。因此,药剂在一次控制膜内部时常处于气液平衡,药剂蒸气的浓度得以稳定,当药剂量减少、一次控制膜内部的空间容积缓慢增大时,只要在一次控制膜和二次控制膜之间设置的空间部5的内容积比在一次控制膜内部形成的空间容积大,由于空间部5随时间的变化而引起的浓度改变就可以抑制在很小的程度。另外,使用者根据小薄片状或团状的体积收缩变化,从CPP/EVOH/CPP的共挤出片材构成的容器1侧就可以发现药剂的数量减少和变化。
纤维素乙醚是以精制纸浆作为原料,用苛性钠使之碱纤维素化后,与乙基氯反应将葡萄糖内的羟基置换成乙氧基而形成的产物,这一化学反应由式1(Eq.1)表示。其外观是白色的粉末,具有基本上无臭的特性。对于本发明来说,纤维素乙醚的作用效果,即,使药剂固形化或增粘化的效果取决于其重均分子量,具体地说,其重均分子量最好是10万或其以上。另外,异硫氰酸烯丙酯与纤维素乙醚的重量比在2∶1时可以固形化。随着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重量比的增大,粘度缓慢降低,当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重量比超过10∶1时,与异硫氰酸烯丙酯原液相比,粘度并没有明显增加。本发明中所指的增粘化是指粘度在5,000CPS或更高。另外,通过在增粘的混合物周围用无机粉末粒子被覆而形成团状,可以提高混合物的处理性,同时,在一次控制膜内部填充的药剂可减少,在混合物的形状变化时,不会粘结到一次控制膜上,从而可以平滑地收缩。因此,异硫氰酸烯丙酯与纤维素乙醚的重量比最好是2∶1~10∶1。
实施例4在实施例4中,用聚乙烯醇缩丁醛将异硫氰酸烯丙酯制成小薄片。首先,在塑模容器中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积水化学工业,エスレツクB:BH-S、重均分子量14万、羟基22%(摩尔)、缩丁醛化度73摩尔%)7.5g,然后添加乙醇15g,放置30分钟。接着添加异硫氰酸烯丙酯15g,在室温下放置48小时。通过这种处理,乙醇蒸发,异硫氰酸烯丙酯通过聚乙烯醇缩丁醛形成小薄片,尺寸是40×120×4mm。将这样制成的小薄片填充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叠层膜的枕头包装体3内。由叠层膜构成的枕头包装体3作为一次控制膜。叠层膜是将OPP(厚30μm)和LDPE(厚70μm)叠层而成,将LDPE侧热封形成枕头包装。在形成一次控制膜的上述叠层膜(第一透气性膜)中添加二氧化钛粉末5%(重量)。在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中,容纳枕头包装体3的容器1是将高密度聚乙烯(HDPE,厚450μm)/EVOH(厚100μm)/HDPE(厚450μm)的共挤出片材(厚度1.0mm)真空模塑而制成的,内部尺寸是50×140×10mm。形成二次控制膜的盖体40,是在HDPE膜(厚度100μm)上通过人造丝/纸浆无纺布,以7g/m2的涂布量形成粘胶膜而制成的。枕头包装体3通过使LDPE热熔而固定在容器1的内表面底部上。在一次控制膜和二次控制膜之间设置的空间部的大小也同样设计成40mL。
实施例5在本实施例5中,将异硫氰酸烯丙酯15g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按4∶1的重量比混合,使之增粘后,转移到二氧化钛粉末的槽中,形成团状。将形成团状的混合物填充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由叠层膜构成的枕头包装体3内。以叠层膜(第一透气性膜)的枕头包装体3作为一次控制膜,对于OPP(厚度30μm)和LDPE(厚度70μm)的叠层膜,将LDPE侧热封进行枕头包装,得到40×125×约4mm的枕头包装体3。作为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容纳枕头包装体3的容器1和湿度敏感性膜4的构成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枕头包装体3通过将LDPE热熔而固定在容器1的内面底部上。在一次控制膜与二次控制膜之间设置的空间部的大小也同样设计成40mL。
实施例6在本实施例6中,将异硫氰酸烯丙酯15g和聚乙烯醇缩丁醛按8∶1的重量比混合,使之增粘,然后转移到滑石粉末的槽中,形成团状。然后将形成团状的混合物填充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叠层膜的枕头包装体3内。以叠层膜(第一透气性膜)的枕头包装体3作为一次控制膜,对于OPP(厚度30μm)和LDPE(厚度70μm)的叠层膜,将LDPE侧热封进行枕头包装,得到40×125×约4mm的枕头包装体3。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是由容纳枕头包装体3的容器1和包含湿度敏感性膜4的盖体40构成,这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枕头包装体3通过将LDPE热熔而固定在容器1的内面底部上。在一次控制膜与二次控制膜之间设置的空间部的大小也同样设计成40mL。
聚乙烯醇缩丁醛是使聚乙烯醇与丁醛反应的产物,其化学反应式由式2(Eq.2)表示。在该缩丁醛化反应中不可能完全转变成缩丁醛,以往最高只能达到81.6%(摩尔)。当未能缩丁醛化而残留下来的羟基的摩尔%较大时,与异硫氰酸烯丙酯的相溶性变差,不能获得所需要的效果。因此,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聚乙烯醇缩丁醛,其重均分子量最好是在10万或其以上,分子中的羟基在25摩尔%或其以下,分子中的缩丁醛化度最好是在70摩尔%或其以上。更优选的是,羟基为20~25摩尔%,分子中的缩丁醛化度是70~80摩尔%。
另外,将聚乙烯醇缩丁醛与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重量比设定为2∶1可以固形化,随着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重量比增大,粘度缓慢降低,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重量比大于10∶1时,与异硫氰酸烯丙酯原液相比,年度并没有明显增加。本发明中所述的增粘化是指粘度在5,000CPS或其以上。另外,在增粘化的混合物的周围用无机粉末粒子被覆形成团状,可以提高混合物的处理性并减少在一次控制膜内部填充的药剂,即使在混合物的形状变化时也不会粘结到一次控制膜上,从而可以平滑地收缩。根据以上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相对于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混合重量比在2∶1~10∶1比较适宜。
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将实施例4、5、6得到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包装在非透气性膜中。然后,将用非透气性膜包装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在60℃恒温箱中放置3个月。然后,由恒温箱中取出用非透气性膜包装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冷却至30℃后破开非透气性膜,取出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观察其状态。结果,盖体40没有从容器1上剥离,结合良好,同时,粘胶膜45上也没有产生龟裂等破损。
在这些实施例中,将异硫氰酸烯丙酯增粘后用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钛、滑石粉末被覆,形成团状,但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无机粉末粒子并不限于这些。只要是对于一次控制膜滑动性良好、随着药剂量减少而收缩时团状物可以平滑地塑性变形即可。另外,为了改善无机粉末粒子的滑动性,其平均粒径在5μm或其以下为宜,优选的是1μm或其以下。
实施例7在本实施例7中,将异硫氰酸烯丙酯吸附在聚氨酯连续多孔体上,使之膨润。此时,向异硫氰酸烯丙酯中添加2重量%的防氧化剂。具体地说,使松密度0.35g/mL、平均气孔径30μm、气孔率70%、尺寸28×90×2.5的聚氨酯连续多孔体吸收异硫氰酸烯丙酯15g,膨润成约40×125×3.5。然后,将膨润的聚氨酯连续多孔体填充到与实施例1同样的由叠层膜构成的枕头包装体3内。以枕头包装体3的叠层膜作为一次控制膜,对于OPP(厚度30μm)和LDPE(厚度70μm)的叠层膜,将LDPE侧热封进行枕头包装。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是由容纳枕头包装体3的容器1和包含湿度敏感性膜4的盖体40构成,这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枕头包装体3通过将LDPE热熔而固定在容器1的内面底部上。在一次控制膜与二次控制膜之间设置的空间部的大小也同样设计成40mL。
在与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将实施例7得到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包装在非透气性膜中。将用非透气性膜包装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在60℃恒温箱中放置3个月。然后,由恒温箱中取出用非透气性膜包装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冷却至30℃后破开非透气性膜,取出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观察其状态。结果,盖体40没有从容器上剥离,结合良好,同时,粘胶膜45上也没有产生龟裂等破损。
在本实施例7中使用了聚氨酯的连续多孔体,但本发明中可以用于这一目的的材料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吸附和保持液状的药剂而体积充分膨胀的材质都没有特别的问题。优选的是即使长期吸附、保持挥发性药剂时也能保持连续多孔体的原有形状,随着被保持的药剂量减少而缓慢收缩的材料。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低的浓度缓慢地释放由植物精油等构成的物质,因而,若问哪一种材料好,当然还是亲油性良好的材料液体保持率高,因而优选加以选用。具体地说,作为连续多孔体的物理特性,希望平均气孔径为10~100μm,气孔率为50~90%。只要具有这样的特性,药剂的液体保持率(体积比)就可以达到100%或其以上,获得体积膨润率200%或其以上的效果。一般来说,具有较多小的气孔径的材料的体积膨胀率大。另外,气孔率大的材料,体积膨胀率当然也会增大,但气孔率过大时,机械强度过度削弱,其形状就会破坏。
另外,作为连续多孔体,除了聚氨酯外还可以使用聚丙烯、聚乙烯、聚乙烯醇等,取决于树脂的种类,保持液体时的伸长难易程度有所不同。最容易伸长的是聚氨酯连续多孔体。这些液体吸收体初始时体积充分膨胀,随着被保持的药剂量减少而缓慢收缩。使用者可以根据连续多孔体从膨润状态的体积收缩变化,从CPP/EVOH/CPP的共挤出片材构成的容器1侧观察到药剂的减量变化。另外,在长期使用的场合,也可以保持连续多孔体的原有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填充药剂的凹型形状的容器1,使用了将CPP/EVOH/CPP或HDPE/EVOH/HDPE的共挤出片材真空模塑制成的容器。此时,只要EVOH的厚度在30μm或其以上,对于填充的药剂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阻气性(气体不透过性)。另外,为了弥补EVOH的耐湿性以及获得对于药剂的足够的耐化学药品性,使用了与聚烯烃系的CPP或HDPE的共挤出的片材。然后,使用真空模塑方法可以将它们加工成任意形状的容器。与容器1连接的盖体40也可以使用与容器材质相同的CPP或HDPE,热封后可以得到足够的结合强度。
在实施例中,用来作为控制药剂挥发量的一次控制膜的第一透气性膜,使用了聚丙烯(OPP)与聚乙烯(LDPE)的复合叠层膜,但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叠层膜不限于此,可以单独使用聚乙烯片材(LDPE或HDPE)、聚丙烯片材(CPP或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A-PET),或者将它们复合制成叠层结构的膜使用。但是,在本发明中,必须使药剂在由一次控制膜和二次控制膜形成的空间部中有一定程度的滞留,因此最好是对一次控制膜的材料进行适当选择,使一次控制膜的药剂释放特性比二次控制膜的药剂释放特性要大。
在实施例中全部使用异硫氰酸烯丙酯,但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茶树油(Tea Three Oil)或桉树油(Eucalyptus Oil)等油。另外,只要是以低浓度的挥发量就可以获得抗菌、防霉菌效果的药剂,都可以用来作为本发明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的药剂。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通过将容器的构成设置为聚乙烯或聚丙烯与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夹层结构,利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的充分的阻气性,可以抑制液体药剂的透过量,同时,利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可以保护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膜不受湿度影响,将从容器1的本体中的药剂透过量抑制成非常少量的程度。设置在盖体40上的湿度敏感性膜4可以根据外部环境的湿度变化控制药剂的缓释量。另外,即使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17在物流环境中曝露于高温状态下,由于是将聚乙烯或聚丙烯彼此热熔合而构成容器1和盖体40,即使过剩的药剂蒸气充满容器1的内部,也可以防止因药剂的溶剂侵蚀而导致盖体40从容器1上剥离。
另外,由于是使药剂在由一次控制膜和二次控制膜形成的空间部中有一定程度的滞留,分两个阶段进行膜控制而缓慢释放药剂,因此可以以20~200mg/日的低浓度稳定地供给药剂。
此外,由于将液体药剂和固形高分子材料混合而固形化或增粘化,可以提高液体药剂的处理性。在固形化或增粘化之后,用无机粉末粒子将其周围被覆,填充到一次控制膜内,即使药剂减少,也不会发生不均匀的现象,可以大致相似地收缩。结果,由于药剂在一次控制膜内保持气液平衡,可以长时期持续保持一定的浓度。
另外,作为用于使液体药剂固形化或增粘化的固形高分子材料,使用纤维素乙醚,其不会产生使用其它高分子材料时可能产生的令人不快的讨厌的臭气,可以使挥发性药剂的效用持续很长时间。由于纤维素乙醚的重均分子量设定在10万或其以上,可以充分地发挥使液体药剂固形化或增粘化的效果。再有,通过将纤维素乙醚与液体药剂混合,还可以获得防止药剂氧化的效果,可以不需要使用防氧化剂或减少其用量。
此外,作为用于使液体药剂固形化或增粘化的固形高分子材料,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不会产生使用其它高分子材料时可能产生的令人不快的讨厌的臭气,可以使挥发性药剂的效用持续很长时间。由于聚乙烯醇缩丁醛的重均分子量是10万或其以上,分子中的羟基在25摩尔%或其以下,分子中的缩丁醛化度为70摩尔%或其以上,可以充分地发挥使液体药剂固形化或增粘化的效果。再有,通过将聚乙烯醇缩丁醛与液体药剂混合,还可以获得防止药剂氧化的效果,可以不需要使用防氧化剂或减少其用量。
另外,作为连续多孔体的物理性质,将平均气孔径设定为10~100μm,气孔率为50~90%,药剂的液体保持率(体积比)可以达到100%或其以上,获得充分的体积膨润效果。
另外,液体吸收体为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或聚乙烯醇的连续多孔体,因而连续多孔体可以保证足够的液体保持能力,即使部件的配置或方向改变,实用时也不会出现问题。在长期使用时,可以保持连续多孔体的原有形状,同时,随着药剂的残留液量变化而逐渐收缩,因而使用者可以通过目视观察确定药剂的残留液量。
另外,药剂的释放量在30℃、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为20~200mg/日,这虽然与药剂的种类有关,但由于可通过在与人可以感觉到气味的阈值相比以下的水平缓慢释放而获得预期的药剂释放效果,所以可给使用者留下很好的印象。
此外,只要药剂的释放量在30℃温度和30%相对湿度的环境下是10mg/日以下,就可以抑制在低湿度条件下药剂的无效释放,可以延长药剂的更换周期。
另外,由于在湿度较低的季节,可以抑制药剂的无效释放,而在湿度较高的季节或环境氛围中,可以以低浓度稳定地持续缓慢释放药剂,从而对于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可以长期持续防止其内部霉菌繁殖。
产业上的应用使用本发明的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可以防止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中霉菌繁殖。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防止由于季节变化或周围环境的湿度变化而导致霉菌、细菌繁殖的场合,例如可用于浴室、更衣室、木屐箱、食品贮藏库、库房、地下贮藏室等,另外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空调的加湿用通路和换气用通路等。
权利要求
1.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该部件具有包含化学物质的药剂、包围该药剂的包装体、容纳该包装体的容器、以及密封该容器的盖体,所述的容器具有阻气性,所述的包装体由第一透气性膜构成,所述的盖体由第二透气性膜和在该第二透气性膜上形成的湿度敏感性膜构成,该药剂缓释部件一面根据湿度控制上述化学物质的挥发量、一面使其缓慢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具有凹型形状,所述容器的内容积比所述的包装体的内容积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包装体与盖体之间具有供透过包装体的药剂的蒸气滞留的空间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度敏感性膜当湿度越高时其透过的药剂蒸气越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度敏感性膜是由人造丝/纸浆无纺布和在该无纺布上形成的粘胶膜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是由用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与乙烯-乙烯醇共聚合的聚合物膜经夹层形成的片材构成;所述的第一透气性膜是选自聚乙烯膜、聚丙烯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叠层膜;所述的第二透气性膜是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透气性膜与上述容器的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热熔合接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物质是选自异硫氰酸烯丙酯、茶树油、桉树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相对于上述化学物质以2∶1~10∶1的重量比配合固形高分子材料的混合物,所述药剂以固形化或增粘化的状态容纳在上述包装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剂是将上述化学物质与固形高分子材料混合而增粘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在用无机粉末粒子被覆其周围的状态下容纳在上述包装体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形高分子材料是纤维素乙醚。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形高分子材料是重均分子量10万或其以上的纤维素乙醚。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形高分子材料是聚乙烯醇缩丁醛。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形高分子材料是重均分子量10万或其以上、分子中的羟基在25摩尔%或其以下、分子中的缩丁醛化度在70摩尔%或其以上的聚乙烯醇缩丁醛。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平均气孔径为10~100μm、气孔率为50~90%的连续多孔体,该多孔体可以吸收并保持上述化学物质,所述的包装体容纳该多孔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多孔体的材料是选自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和聚乙烯醇的材料。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的释放量在30℃和相对湿度95%的环境下是20~200mg/日。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缓释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的释放量在30℃和相对湿度30%的环境下是10mg/日或其以下。
19.空调机,其特征在于,该空调机具有室内机,所述的室内机至少配备了热交换器和用于将通过热交换器进行温度调节的风吹出到室内的送风机,该室内机还具有位于热交换器附近、配置在吸入的空气的上流侧的药剂缓释部件,该药剂缓释部件具有含有化学物质的药剂、包围该药剂的包装体、容纳该包装体的容器、以及将该容器密封的盖体,所述的容器具有阻气性,所述的包装体由第一透气性膜构成,所述的盖体由第二透气性膜和在该第二透气性膜上形成的湿度敏感性膜构成,该药剂缓释部件一面根据湿度控制上述化学物质的挥发量、一面使其缓慢释放。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度敏感性膜是由人造丝/纸浆无纺布和在该无纺布上形成的粘胶膜构成,所述的湿度敏感性膜,湿度越高时透过上述药剂的蒸气越多。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是由用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与乙烯-乙烯醇共聚和聚合物膜经夹层形成的片材构成,所述的第一透气性膜是选自聚乙烯膜、聚丙烯膜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叠层膜;所述的第二透气性膜是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所述的第二透气性膜与上述容器的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热熔接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挥发性药剂缓释部件,其中,液体药剂被填充在形成凹型形状的容器和盖体内,所述容器是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夹持乙烯-乙烯醇共聚合聚合物膜的片材,所述盖体是在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的表面上配置湿度敏感性膜,所述盖体的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与上述容器的聚乙烯层或聚丙烯层热熔合接合,所述的湿度敏感性膜一边根据湿度对上述药剂的挥发量进行控制,一边缓慢地使其释放药剂。
文档编号F24F1/00GK1517127SQ20041000066
公开日2004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16日
发明者沼本浩直, 佐藤成广, 古谷志保, 保, 广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